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国有企业资金为什么紧张今后1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要实现,关键是要实现带有全局性的两个根本转变,这就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  相似文献   

2.
从深圳市国企改革中产权管理、企业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可看出,贯彻十六大关于国企改革的精神,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资产经营公司要实现从管理国有企业向管理国有资产转变,国有企业要实现从经营国有资产向经营企业转变,国有企业员工要实现从"企业人"向"市场人"转变。同时,要深化国企改革,必须在国有企业内部实行业务重组、资债重组和产权重组,推行企业管理创新,并认真解决妨碍改革的思想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管理基础、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职能、管理形态、管理过程、管理运作、管理组织、管理技术、内部管理等十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发生的变化加以考察发现,管理基础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管理思想实现了从服务于革命事业向公共利益至上、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变;管理体制实现了从过度集权向集权向扩大分权的转变;管理职能实现了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管理形态实现了从党政一体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转变;管理过程实现了从注重过程向注重结果的转变;管理运作实现了从政府单一主体向社会多元参与、从政府垄断运作向引入市场机制的转变;管理组织实现了从纵向运作的官僚制结构向纵横交织的官僚网络结构的转变;管理技术实现了从手工业作坊式的管理向电子政府和网络行政的转变;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从干部制度向公务员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长治久安的跨世纪宏伟纲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点与对策段瑞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必须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中央围绕改革和...  相似文献   

6.
建国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曾经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转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目前正处在第三次转型,即从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向公平、可持续发展即科学发展的新体制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实现科学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是从"强国"到"富民"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确定工作中心转移的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历史时期。回顾2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看出,改革是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展开的,而经济改革从总体上看,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微观来说,则主要是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的。从放权让利到实行各种形式的企业承包制,再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国有企业体制发生了并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突出强调了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实行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两个转变,实际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已经开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要成为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就必须全面推进战略性改组。改组的重中之重是培育规模经济型市场主体,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开展规模经济基础上的竞争;改组应从结构调整入手,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提高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社会化水平;改组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实现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另外要加快企业体制改组,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体制基础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军队党内监督机制存在着诸多弊端。其深层原因是:我们长期没有搞清楚监督的本源意义,导致监督指向失偏, 监督体制不顺, 监督方式滞后。完善军队党内监督机制必须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 在监督对象上, 实现从监督党员的个体行为向监督权力行使者用权行为的转变; 在监督体制上, 实现从监督主客体一体化向建立党内异体监督体制的转变; 在监督方式上, 实现从思想品德的教化向强力性制约机制的转变。其理想的监督机制模式是:利益驱动与精神激励相融互动的动力机制、权责统一的制约机制和信息沟通、过程监控、效益测评层层相依、环环相扣的监督工作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了今后15年的主要奋斗目标。这就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15年的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将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将取得明显进展,为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笔者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这个战略转变呼唤方方面面工作与之相适应,必然会碰到一些过去没有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此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尤其是我们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分会和部门工会,怎样改革才能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各方面配套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给工会维护职能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切实履行维护职能需注意处理好哪些关系?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一)工会工作遇到的新课题及对策第一,会员队伍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政工干部要实现三个转变沈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的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的历史性的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历史性的根本变化,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论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刘炳瑛市场经济意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我国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中,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必须增强市场经济意识,驾驭市场经济,更加自觉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贵阳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各项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也进一步向纵深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长入国有经济,民营企业注入国有企业,实现多种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有小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杨善修一、国有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容迟缓搞好国有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当务之急。没有国有小企业改革的成功,就不可能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本质上讲,国有小企业是数...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认识"资本" 长期以来,无论在理论上或是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都把资本作为反映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特有范畴,同资本主义私有制联系在一起.这种理论上、认识上的模糊和偏颇,是在产品经济、计划经济的禁锢下形成的.当前,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对资本一般含义应当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8.
加强企业资本经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方式开始由单纯的商品生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这是经营方式的第二次重大变革。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相比是一种更高级的企业经营方式,它与较发达的市场经济相联系,是社会资本运动的客观要求,也...  相似文献   

19.
只有体制彻底转轨增长方式才能根本转变贺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之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引起了经济界...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将中国推向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变时期,这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突出的特征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原有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