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怜的智慧     
张鸿雁 《侨园》2014,(1):54-54
魏晋之际,社会动荡,战火蜂起,生灵涂炭。每当人类陷入苦难深重之时,总有人在拷问着个体生命的意义以及国家与民族的出路,于是就有了哲人。他们呕心沥血,著书立说,奔走传道,在寻求着救赎他人的方法的同时完成着自我救赎。当我们仰望历史的苍穹,任诞傲世的“竹林七贤”就像—个耀眼的星座,历经1700多年,依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
宗承灏 《各界》2011,(4):49-52
公元873年秋,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在不阴不阳、不死不活的晚唐背景下,这样的季节总是让人生出一种无力的苍凉感。在颓废的历史面前,个人的运道只能是船过水无痕。就在这一年,把佛事做到极致的唐懿宗下诏遣使到法门寺迎佛骨,希望通过佛祖的法力,来拯救速坠的王朝,拯救自己不甘速朽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宋明理学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所倡导的"万物一体"思想不仅从本体论上探析了人与自然的同源同体同本,更从境界论视域揭示了深刻的成就"大人"的生态理念、拯救社会的生态目标以及救赎万物的生态责任等生态伦理意蕴。从一定意义上讲,本源构成上与物同体、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及其在逻辑推导、证成方式上与物同体,总是要让位于差等的现实安排。也就是说,要深入把握万物一体之仁和人与物之间轻重厚薄的差别与统一,进而实现宋明理学"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霍克海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奠基者,他可以算是批判西方工业文明技术的第一人。我们在读他的《启蒙辩证法》的时候可以深刻感受到他的批判和核心之所在——文化进步走向其对立面的各种趋势,从而通过对启蒙理性转变成为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盛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技术的异化和人性的丧失进行深刻的批判。为了拯救文化的进步走向其对立面,找到人类生存的价值基础,霍克海默怀着救赎的激情,开始了他的技术批判理论的旅程,让我们反思现代的文化进步,并对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5.
在地缘政治领域,忧郁的言论总能找到市场。近日,这种“忧郁生意”更是相当“红火”,英国《经济学人》、美国《外交》以及其他许多没那么大牌的刊物都满载各种悲观看法,认为全球秩序正在崩溃,认为美国拯救全球秩序的能力(和意愿)正在彻底下降,认为未来十年避免重大冲突的希望相当渺茫。  相似文献   

6.
张朝松 《党政论坛》2003,(10):26-28
张朝松的文章提出,人类的认识总是在发现、提出问题中前进,社会总是在解决问题和矛盾中发展的。哲学上所说的问题首先是指现实中的客观矛盾,其次又是客观矛盾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问题意识体现了哲学智慧,是哲学发展的推动力,它开启了理性思维的探索之门,它使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推进没有问题意识,就失去了认识的法力,泯灭了理性思维。这就是问题意识的哲学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几大经济板块中,曾创造战后经济奇迹而成为经济巨人的日本,如今却像一个巨大的谜团,时常传出的一些相互矛盾的信息,让人觉得看日本经济犹如雾里看花,以至于在近年来的各种世界经济走势预测中,它总是扮演一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的角色。 日本的一些经济现象,以及由经济问题演变而来的政治、社会、外交现象耐人寻味。比如日本经  相似文献   

8.
马颂     
苗连贯 《侨园》2014,(1):53-53
马一仰首,就显示出高贵的姿态。马与人面对面相觑,目光炯炯,十分坦诚,表达出善意和遵从。马与人相处,绝不像狗一样黏人,作为可托付的朋友,马与人亲近而不失身份。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本质上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时期,在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社会矛盾追根溯源都可以归结到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这个根本点上来。因此,能否在明确的理论指导下,寻求对各种冲突和重迭的利益的法律调整和协调方法,对于抑制和消除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江 《党政论坛》2013,(2):39-39
《孔子家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制定了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被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肯出钱把这些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买回来,可以凭“发票”到鲁国国库领取“国家补偿金”。这个法出来后,大大推动了鲁国人的救赎行动,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萧沉 《求知》2007,(3):34-3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一重要论断,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社会矛盾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徐文婧  赵玲 《学理论》2009,(7):32-33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价值观突变造成的行政伦理和道德失范现象,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本质应该是自身职能的重新定位。本文根据公共行政伦理理论,分析当前地方政府伦理困境的诱因,认为地方行政机关必须从西方行政伦理实践中寻求切入点.通过制度监督和道德教育并用的方法直面行政伦理矛盾,将内外部约束机制结合起来,并借助民主行政理念.从而得到一条解决地方政府伦理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困难、风险与希望、机遇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有的人总是想逃避前者而追求后者,但又适得其反,时时被困难所困绕,被风险所胁迫,而有些人直面风险,迎难而上,反而将困难制服,赢得机遇,充满希望。1998年我国就是在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灾害的冲击之后,才继续保持了适度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使国民经济充满了希望,可见,不畏艰难,迎难而上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 困难与希望总是相伴而行,此消彼长。世上绝没有无困难的希望,1999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从国际上看,国际经济环境对我们的挑…  相似文献   

14.
对人和事,有争议不怕,就怕因有争议而“搁一搁”。这一搁,有时就经年累月,甚至于此人此事也许就此落入“阴山背后”,永不叙议了。人总是在克服缺点中成长的;事总是在矛盾转化中解决的。这就是说,人和事既然存在着矛盾,要不争议也就不可能。即以人而言,如果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观点说,那末,没有争议的  相似文献   

15.
李先宇 《学理论》2009,(29):242-243
白氏的同志小说,经历了青春期梦幻般的呓语到群体的爱的救赎:父子的相互放逐与寻求,“兄弟姐妹”无语的集体狂欢,再到第三性世界的孤独,白氏的情感是异常复杂的,而贯穿其中的是他情感流变的焦虑、困惑与无奈。一方面它表现子自我认同的危机,另一方面也是现代性悖论的一种或隐或显的体现。通过这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其作品中的情感变化在某种意义上与其独特的情感经历与体验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理论视野》2009,(1):64-64
《北京晚报》2009年1月4日刊登梁小民的文章指出,经济信心对实际经济影响相当大,所以,拯救经济必先拯救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今天在中国经济遇到最大困难的一年时,拯救人们的信心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陈子舜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总是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运行机制和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就现代社会来讲,社会经济本质上是商品经济,因此考察当代人的发展问题,就必须着重研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这里的矛盾从根本上说就是利益的对立与统一,就是利益的冲突与和谐.同样,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利益差别、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弥合利益差别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冲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党内思想上的各种矛盾。党内思想上的矛盾纷繁复杂,如果不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并抓住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而是在解决矛盾过程中平均使用力量,那么思想建设则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因此,认真分析党内思想上的矛盾即党内本质矛盾,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是党内本质矛盾共产党和其他事物一样,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但是在各种矛盾中,规定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只能是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因为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先…  相似文献   

20.
诸葛彪  于明晖 《学理论》2009,(20):115-116
随着生命感觉的萎缩,现代人越来越倾向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寻求精神和心理的刺激。于是,各种冒险游戏或运动应运而生,那么在这些相对安全的味觉冒险、情色冒险和危险的生命冒险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深层动因呢?笔者试图用齐美尔的冒险理论来解读冒险活动背后深层的社会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