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立 《团结》2008,(2):53-54
1991年,刚刚28岁的王冬华就成为哈尔滨市民革当时最年轻的党员。一晃17年了,可是,每每回想起那神圣的时刻,都令她激动不已,她曾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述心声:“加入民革是我的一种追求,一种缘分,民革是我成长的乐园,进步的动力,精神的伊甸园。回首17年的人生里程,我由衷地感恩与崇敬。是民革让我走出了思想的懵懂;  相似文献   

2.
王新同 《侨园》2011,(10):22-23
美丽的伊甸园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是世界第四大岛,面积59万平方公里,人口1 900万.201 1年7月,记者一行到这里采访,刚登上岛屿,就被当地的瑰丽景色所震撼.只见洁白无瑕的海滩安祥地延展;一艘艘离港出海的帆船划破清晨宁静的天空,也挑开了蔚蓝色的印度洋海面;面包果树和其他叫不出名字的热带树木融合成深深浅浅的绿色,与湖泊、悬崖峭壁重重叠叠,每一种变化都风情万种.此时你只能感慨:大城市只属于人类,而马达加斯加却是地球上每一个生命——人、动物、植物共同拥有的乐园.  相似文献   

3.
《中国应急管理》2011,(4):F0003-F0003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从繁衍生息到衣食住行,从四季更迭到人类健康,气候无时不在影响着、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注气候就是关注我们自身。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气候。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课题,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人类必须协力同心,共同制定出激励或约束人类行为的行为规范,而制定激励或约束人类行为的行为规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因此,研究和确定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者们的重要任务。主要讨论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协调性原则问题。所谓协调,是指事物之间的协同一致性。可持续发展是充分发掘人类的潜能,规范人类的行为,协调人类与宇宙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以保证人类与宇宙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条件共同得到不断完善的发…  相似文献   

5.
摇滚乐与青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迪克斯坦在《伊甸园之门》中曾说:“摇滚乐以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方式代表了60年代的文化。听摇滚乐‘它使你想动’。摇滚乐是60年代青年人的集体宗教。所有这一切集合构成一个单独的自我表现和精神旅行的仪式。“另一位美国学者则说得更清楚:“什么是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就是流行歌曲,就是摇滚乐。”  相似文献   

6.
学界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侧重于纵向社会形态的演变,忽视其横向融合一体化。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纵横向的统一。重视和加强人类社会发展纵横向统一性问题的研究,应立足物质生产原理,确立国家关系的人类系统结构,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与国家间竞争合作性的逻辑统一,由此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态平衡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向自然索取自己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也日益先进,但与此同时给自然造成的环境破坏也与日俱增,严重地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协调机能。如果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将遭受毁灭性的灾难,人类的生命线不久也将脱落。面对此种境况,我们必须重新确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应当把自然仅仅置于一个被奴役的地位。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活动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使自然与人类和睦相处,协调发展,这样人类社会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共同体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迄今为止以民族国家为成员的人类社会最大的共同体,是全球化运动的必然结果。当代全球化的主要任务就是破除以往虚假的普遍性,重建真正的普遍性,这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代全球化的建设性逻辑。这种新的普遍性即人类共同价值。从其本质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指世界各民族在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善”,是一种新的普遍性;从其产生和形成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在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中历史地自然形成的;从其思维方式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以国家和民族主体间性不同于霸权理性的“交往理性”为核心,以“协商主义”为原则的思维方式;从其内在结构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应包括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是二者的统一;从其基本内涵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文化共性和文化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核心共同价值的构建,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人类的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需要从新文化价值、新文明范式和新文化经验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边飞飞 《学理论》2023,(3):33-35
公共性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基本属性,是衡量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类前途命运的必要维度。建构平等、公正及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公共性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价值诉求。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理论本质内蕴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人类实践的公共性特质,积极维护公共安全,追求公共利益的合理化最大化,并努力寻求公共价值的生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一追求充分释放和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共性维度以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天下谋大同的公共情怀。  相似文献   

10.
人类利用自身发达的智慧创造出超越纯自然进化的奇迹,并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取得了主动地位。人类的继续进化将在依赖自然的基础上以更加复杂的方式展开,而自然环境的发展也已经离不开人的作用。人类不可能依赖现有的自身结构和能力水平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无限控制和作用。随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人类将刻不容缓地再次调整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并重新评价这种关系。可以断言,人类在对自然环境的再认识和再改造中,也必将实施对自身的再认识和再改造。  相似文献   

11.
地震武器     
《求知》2001,(2):36-36
科技是一面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的幸福,关键看人类如何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地震武器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人类应当永远感谢历史上那些勇于创新的人们。感谢第一个直立行走的猴子,由于他的创新,人类才成为人类。感谢公元前四千年的祖先们;他们居然能够熔化出铜和铁,由于这个天才的发明,人类才进入农业社会。感谢哥白尼,如果没有他的“日心说”,我们可能至今还在被直感所欺骗,把旭日东升,日薄西山当作真理。感谢瓦特的蒸汽机,由于他的发明,人类与自然的位置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变化。世界真奇妙,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永无穷尽。在这个无穷的认识过程中,时针转到了1999年,人类正迈向21世纪。世纪的交叉点本来只是一个计时中的数字…  相似文献   

13.
(一)提高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是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21世纪初,还将要出现更多的科技成果,并将更快地应用于社会、应用于现代生产和管理,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更深刻、更强烈的冲击。可以说,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首先,科学技术呈现出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趋势。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的9…  相似文献   

14.
廖飞 《学理论》2009,(32):67-68
有关人类行为的原因,在心理学上,各个心理学派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他们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本文从进化心理学、人类行为生态学、文化心理学、社会生物学及基因一文化共同进化说等几个方面对人类行为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略加评述与整合。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9,(52)
据军事科学院副编审胡文龙预测,未来人类太空探测的脚步并不轻松。多少年来,人类重视航天探索,重视宇宙空间开发。因为,宇宙空间有着太多令人神往的秘密,有着巨大的物质资源。现已被人类认识和开发的,只是沧海一粟,而未被人认识的,远胜过浩瀚的海洋。在人类即将进入对世纪之际,空间资源越发重要。正因如此,世界许多国家不惜耗资探索和开发空间,为的是尽早占领未来科技和军事的制高点。自古以来,人类想象开发宇宙空间,总是先想到了月球,以及与地球环境有某些相似的火星。据载,人类从1959年开始探索月球起,到90年代初,已发射…  相似文献   

16.
一、环境现状对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和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主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然而,也使自然环境遭到了难以承受的干扰和冲击,人口、资源、环境及其发展关系,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在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人的全球化”,人是具有“全球性的”人,从人类个性的角度对全球化加以认识和剖析,可以看到全球化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化语境下人类个性实现的基本要求出发,分析全球化语境下人类个性实现的个体向度和社会向度,牵引出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培育中国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货币之力     
楚钢 《理论视野》2012,(11):36-37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创造和使用工具是从动物进化至人类的关键一步,文字的产生和运用使得知识得以传播、积累和传承,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文明历史,但货币的产生及其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却往往被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忽略。作为资源配置和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货币的诞生甚至可能早于文字,货币的发展也一直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文明历史纵横交织。人类文明史几千年来,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变○武晟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对包括其自身在内的社会有机体的发展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念和基本看法,即人类社会的发展观。概括归纳起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念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说...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经济开拓了崭新的价值世界随着人类价值观念的更新,新的价值世界的拓展,人们对“财富”这一概念内涵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对“财富”的观念变化,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能力的不断提高,不断满足人类物质精神文化需要而不断拓展的,也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经历了四个经济时代,即石器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也有人把人类经济文明划分为劳力经济时代、自然资源经济时代与智力经济时代。在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财富是猎物、水果等,创造财富的主要因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