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瞭望》1998,(26)
“一国两制”运作顺畅———写在香港回归周年之际本刊评论员又到盛夏7月,振奋中华民族的香港回归祖国历史大事件转瞬已届周年。周年之际看香港,中国人民足以自豪:前无古人的“一国两制”运作顺畅,“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切实得到落实,香港社会稳定,在亚洲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2.
现实的选择写在中国和南非建交前夕刘也刚中国和南非,这两个亚洲和非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终于要建交了。尽管进入圣诞假期,但南非副总统办公室和外交部仍在加班加点,扫榻以待,等候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来访,签署建交公...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4,(40)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圆满完成,达成协议。这是一件对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本刊记者特为此写了这篇新闻评述。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3,(14):29-29
“亚洲世纪”是近年国际舆论的热词。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四小龙”、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崛起,及至本世纪亚洲延续了崛起势头,并在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冲击下仍能保持快速发展,这使得本世纪成为“亚洲世纪”的预言有了更多的论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陈先奎 《党政论坛》2012,(12):24-25
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在中国与周边以及亚洲大国之间挑拨离间、分化瓦解,给中国周边外交以及亚洲大国外交构成了严重挑战。中国周边外交迫切需要从运筹全局的高度,进行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调整,其中一条就是把印尼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一个重要战略环节,即把印尼作为中国周边外交和亚洲大国外交的重要战略支点国家。  相似文献   

6.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12,(22):25-25
美国高调宣称“重返亚洲”,名义上是为了“威慑”中国的崛起对亚洲既有秩序可能产生的“威胁”,从而维持亚洲秩序,但结果则刚好相反。美国宣布“重返”没有多少时间,亚洲秩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并且不是变得更稳定了,而是出现失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庞中英 《党政论坛》2011,(18):32-33
亚洲合作的6种构想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关于亚洲(陆地的亚洲和太平洋的亚洲)地区合作和地区秩序的一些有意思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1998年拉美国家在厄尔尼诺现象(损失100亿美元以上)和亚洲及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又一次陷入困境。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亚洲和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国际初级产品比如石油、食品、矿产品需求不旺、价格下跌,严重地影响了拉美国家的出口收入;亚洲国家的货...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8,(12):F0003-F0003
2008年10月14日至16日,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22届年会在天津召开。本届年会由亚洲开放大学协会主办,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承办。20个国家的157位外宾和300余位国内代表围绕“亚洲与国际开放远程教育的新进展、新趋势、新使命”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10.
旨在增进亚洲各国、亚洲与世 界其他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 的高层次论坛2月27日在风光秀丽的中国海南省博鳌成立,并决定博鳌是这个高层次论坛的永久所在地,因此,这个类似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亚洲论坛被称为“博鳌亚洲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为亚洲和关心亚洲事务的政界知名人士、企业家和学术界精英提供一个共商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和环境等问题的高层次对话、加强合作的适宜场所,将对促进亚洲各国之间以及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发挥重要作用。江泽民主席说:“亚洲各国国情虽不相同,但抓住机遇、迎接挑…  相似文献   

11.
三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经济出现严重倒退。曾有人预测说;复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仅仅三年过后,亚洲经济便已走出危机的阴影,出现了全面复苏的迹象。亚洲曾在20世纪后半期创出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并在世纪末的三年时间内,迅速渡过金融危机,再次走上新的发展。但是,形势的发展仅仅是刚刚出现转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种种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许多国家还背负着沉重的外债,银行呆坏账居高不下。这些都时刻提醒亚洲国家;不可盲目乐观,路正长,前车之鉴不远。亚洲经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渡过危机走向复苏,除了得益…  相似文献   

12.
徐秀红 《求知》2002,(4):41-42
经历了金融风暴之后的亚洲经济刚刚开始显露复苏迹象,就又遇到西方国家普遍的经济不景气局面,这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西方市场的亚洲经济再次带来沉重打击。我国经济情况与其它亚洲国家不尽相同,主要靠刺激内需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人们普遍相信今后中国经济仍可保持这一势头。  相似文献   

13.
王建 《瞭望》1998,(23)
亚洲金融风波未解之谜与欧元启动王建破解亚洲金融风波未解之谜欧元统一是关键的外在因素亚洲金融风波未解之谜与欧元启动●王建亚洲金融风波以来,国内外媒体刊载了大量有关研究和分析文章,大都把产生这场风暴的起因,归结到受危机影响国家内部的制度或机制因素。例如,...  相似文献   

14.
军国主义沉渣再度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100多名国会议员不顾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 反对,在 4月 21日公然集体参拜供奉着东条英 机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在此以前,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口出狂言,对一些亚洲国家与地区进行无端的诋毁和攻击。这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荒谬言行,严重地伤害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激起了中国、朝鲜、韩国等亚洲国家乃至日本国内舆论的强烈谴责和愤慨。 关于日本政要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历来为曾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亚洲国家人民所反对。50多年前,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  相似文献   

15.
列宁这篇著作,是在1913年3月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三十周年而写的,它最初发表在“启蒙”杂志第三期上.列宁写这篇文章时,无论亚洲还是欧洲都在开始一个新的革命高潮.此时,俄国由于1905年革命失败而转入低潮的革命运动,又逐渐走向高潮.而反革命势力却用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除其本身制度与法治的原因外,也是八十年代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这一特定历史背景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同时反映了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合作严重滞后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国际社会就如何防范和控制国际金融危机的争论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历时近两年的时间,还没有结束的迹象,而且从各方面开始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严重的压力和影响。中国需如何应对亚洲金融动荡呢?如何既能免使中国陷入危机,又能对亚洲经济作出贡献呢?第一,努力实现中国政府提出的“三大目标”,是有力应对亚洲金融运荡…  相似文献   

17.
一、亚洲金回风暴的实质是综合经济实力的较量1997年7月始发于泰国的亚洲金融风暴,迅速席卷东南亚,并波及香港,给有关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杀伤力,成为全球议论的焦点。这场金融风暴的成因,大多数人认为是经济结构失衡和机制不健全所引发,而《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的文章指出,亚洲金融危机是美国全球化经济模式的危机,是美国模式和亚洲发展模式之间发生的冲突所致。尽管议论纷呈,但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人类的经济掠夺已从以往的入侵土地、强占资源等发展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巧取豪夺了。信息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运…  相似文献   

18.
民富则国强     
对我来说,羊年可说是个丰收年,过得还不错。从4月以后,我前后离京外出考察13多天,走了10个省,还写了《凉山行》、《包头行》、《侨乡行》和《吴江行》等考察报告。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一个客观形势——人心向上,积极乐观,沿海地区这种气氛更为浓重。内地和边区,大家也都在讲经济发展,很想争取更上一层楼。 当前的国际形势对我们的稳定是有利的。在世界范围内,亚洲的经济呈上升趋势;而在亚洲,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引人注目。经济繁荣,生产增长,全国政治、社  相似文献   

19.
冯朝奎 《党政论坛》2012,(16):16-16
正当美国吵着要“重返亚洲”之际,“脱亚”近一个半世纪、原本就身处亚洲的日本却未见其“重返”迹象。现在的日本政府已经很少提“东亚共同体”了。  相似文献   

20.
一年前,当有的亚洲国家指责美国对冲基金是引发亚洲金融市场危机的重要导火线之一时,受到了美国经济界的无情讥讽,有的挖苦说,亚洲经济竟如此不堪一击。一年后,当这些对冲基金在俄罗斯市场上严重受创,向美国大杀回马枪时,美国的金融市场不再固若金汤,开始受到震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