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权力腐败,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视腐败为最严重的政治雾霾,对防范惩治腐败有越来越高的期望。”2月10日在沪召开的中共上海市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郑重强调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
腐败危害之烈的莫过于权力腐败,而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扼制腐败的诸种监督中,人民的监督则是最有效、最根本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吏治,指通过对官员作风和政绩的考核,从而形成的对官员选拔、任免、监督、弹劾、惩戒的体制。吏治的实质是通过对官员队伍的治理,进而达到对国家的治理。国家的治理,实则是治吏。吏治是否清明,实属国家盛衰之系,安危之计,存亡之道。吏治为国家治理之源头,吏治为百治之首。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事实说明,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当前,吏治腐败已成为影响人心得失的主要矛盾,已成为最严重的不稳定因素,已成为制约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要澄清吏治,赢得人心,必须选…  相似文献   

4.
试论权力腐败与制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一种最危险的腐败。因为这种腐败发生的主体是各类管理机关和政府公职人员,而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又是该主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像一个窗口无时不在透过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为,反映着我们党的形象。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因此,执政党要巩固自己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树立一呼百应的威信,必须从消除腐败的源头制度抓起。一、权力腐败的表现滥用权力,是当今少数领导干部的一大通病。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症状:一是权力私有家天下,…  相似文献   

5.
张维迎 《各界》2014,(5):31-31
腐败一词,是当今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百度搜索,有关腐败的新闻就有近百万条。腐败的种类五花八门,政治腐败、官员腐败、公司腐败、司法腐败、学术腐败、教育腐败,甚至足球腐败……举不胜举。但有一类更为普遍、其危害性也更为严重的腐败,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是语言腐败。  相似文献   

6.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公共权力是柄双刃剑。改革开放以来,在制约公共权力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这已经成为影响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一个难点。我们认为,破解权力腐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完善民主制度,民主是遏制公共权力腐败的最大利器。  相似文献   

7.
李抒望 《民主》2008,(6):21-23
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虽然很多,但腐败乃是社会中最不和谐的因素。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对短缺。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6,(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减少存量,遏制增量,同时需要关注和重视尤其是控制影响反腐败的变量。一、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抓了大"老虎",拍了小"苍蝇"。面上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海星 《党政论坛》2008,(13):43-44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具备一般文化形态的建构要素,自身表现为一种开放的存在体系;作为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的一种战略举措,廉政文化又具有自己特有的理论品质和实践意义。因此,廉政文化既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个重要目标,同时又是整个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保障机制。如果说存在腐败文化,即一种系统的倡导腐败的文化价值理念和运作机制,那么,廉政文化就是它最直接的反面。这就是说,廉政文化首先在实践中向人们提供—个明确的行为标准,在价值判断中回答什么行为是廉洁,什么行为是腐败。  相似文献   

10.
试论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的特点卢亚东,于耀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反腐败的斗争。我们重温毛泽东反腐败的思想,研究其特点,对于今天党下大决心,以最有效的措施遏止腐败的扩展,进而最终彻底消除腐败,恢复党在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腐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切实提高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水平,有效防止和克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弊端及不正之风,是当前党建领域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已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蔚然成风,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反腐倡廉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追根寻源,树立清正廉洁的党风和政风应该是建立清正廉洁之束治的必然结果。因此,探讨建立清正廉洁的吏治机制,并通过这一机制推进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最严区的腐败是交治的腐败腐败的类型有多种多样,在不同时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态。但是,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目前最大的腐败当属吏治的…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以来连续赢得十余次大选,长期执政50多年。处于贪污严重、腐败盛行的东南亚地区,新加坡不仅在较短时间内抑制住腐败并长期保持政府廉洁高效,成为东南亚各新兴国家中政治最清廉稳定、经济最繁荣进步、社会最和谐安定的国家,创造了政治奇迹,而且,相比东南亚和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执政党的腐败和衰微,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却始终保持纯洁性,充满朝气,令人称奇。人民行动党保持纯洁性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做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腐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谈到反腐败问题时提出,“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十五大报告有10余处提到监督的问题,并强调对领导干部要严格监督。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反腐败的规模和声势虽大,但腐败之风还很盛行,腐败因素还很活跃,腐败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社会三大热点问题之一。199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SO%的老百姓最不满意的问题是“干部腐败”,反腐败可称中国百姓第一忧。反腐败的关键是监督,要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一、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相似文献   

15.
官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障碍,这不仅表现为它对商品经济的限制、对民主政治和民主文化的压制,更表现在从揭露出的领导干部腐败的新特征诸如:“一把手”腐败,腐败主体集体化,腐败呈现“三高”、“三最”、“三贪”发展态势,“全家腐”的“家族式”腐败等来看,无不与官文化的深刻影响有关.彻底根除腐败已经成为摆在我党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要想根治腐败就必须标本兼治,要预防、监督、严惩“三位一体”,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异化现象,目前腐败问题从行为主体上,从时间、空间、数量上正在向外发散弥漫,其特点是:1腐败行为主体由个体腐败发展为集体腐败。依腐败行为的实施主体,腐败可以划分为“个人腐败”、“集体腐败”,即“政府腐败”、“企事业单位腐败”。所谓集体腐败,是指多人乃至团体合谋违纪违法,中饱私囊的腐败行径。综观时下风行的这种集体腐败现象,其表现形式和数量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集体行贿,公礼之风盛行;集团截留,私设账外“小金库”;集体走私,明目…  相似文献   

17.
《廉政文化研究》2010,(3):94-95
政府采购腐败风险是政府采购权力的行使者违背政府采购制度基本原则,使政府采购的实际结果与政府采购的预期目标相偏离的可能性。具体可表现为职权划分的腐败风险、制度执行的腐败风险、方式确定的腐败风险、信息发布的腐败风险、人员自身的腐败风险等形式。其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腐败滋生的漏洞;政府采购权力本身的腐蚀性,  相似文献   

18.
程士华 《党政论坛》2011,(12):26-26
随着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一种新的腐败类型逐渐浮现,这就是信息腐败。信息资源的独特性,使得信息腐败与备受公众关注的贪污挪用公款、卖官买官等腐败行为相比,更具隐蔽性,是一种难以察觉的腐败新“黑洞”。  相似文献   

19.
"反腐"略论     
我们党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而腐败的滋生蔓延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德治党,合理划分权力结构,建立权力监督网络,并辅之以法纪,治腐用重典,形成一种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也不敢腐败的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20.
治理腐败的根本途径——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越兰 《理论导刊》2001,(12):36-38
本文通过对腐败产生的客观基础和原因分析,阐明制度的差异决定腐败程度的差异。认为中国的腐败,属于制度性缺陷腐败。根据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制度缺陷,提出通过不能为、不必为、不敢为、不愿为的制度创新综合治理腐败。一、腐败产生的客观基础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历史上各种阶级社会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中。人们常说的腐败包括很多种行为,比如,行贿受贿、官倒、挪用公款、贪污、用公款吃喝嫖赌、公费旅游等等。纵观种种所谓腐败行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具有经济人特征的代理人凭借委托人授予的权力,用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