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谈管理中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发挥各种管理功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机构的效能,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过程。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管理的本质。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现代企业,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上下级之间,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之间,特别需要彼此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2.
沟通是一门学问,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传播思想、传达情感的过程,有效的职业沟通已成为我们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能力。论述了职业沟通的作用以及如何在职场中进行口头语言沟通,旨在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3.
借助职工影响力 全面提高工会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工影响力,也称为雇员影响、职工影响,是指职工的意志和行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产生的影响力,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提高与职工的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寻找一条适宜的与职工沟通的路径,是企业的内在需要。工会作为职工的法定代表,在与职工的沟通和了解上具有特有的优势,而且由于其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也可以有效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工会完全有条件也有能力在这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笑的魅力     
李素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感人之处是多方面的。然而!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她那微笑的公力。微笑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人们都期望相互理解沟通,于是,便都渴望生活中能充满微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微笑都是美好动人,使你能得到欢乐、愉悦和开心的。且不说那些奸笑、阴关、冷关、嘲笑以及各种各样的友关内不笑,令人生厌,就是*些商家那种以微笑为幌子,眼睛0住你的钱袋,一旦你不会分文而去!欢颜骤变恶脸的势利式的*微笑」,也令人生畏。至于那种为了兜售假冒伪劣或漫天要价,对…  相似文献   

5.
何新 《学理论》2009,(14):182-183
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也是一种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目前职业学院的学生和重点大学的学生的家庭亲子沟通状况有较大区别。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与父母的沟通内容、沟通频率、出现零沟通状况的原因等方面。家长应更新观念,争取沟通机会、加强感情沟通等,从而改善沟通状况。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2)
由于文明的差异,中国与欧洲国家在人权问题、台湾问题、对华军售问题、西藏问题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误解和认识上的不足。本文以中英人文交流机制为例,阐述了"人文交流"在沟通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理解中所起到的作用,人文交流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心灵和感情的桥梁,也是增强国与国之间理解和信任的纽带。通过"人文交流机制"的不断完善,推动中英、中欧关系不断的、可持续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雷田田 《学理论》2013,(14):361-362
交往、沟通是人类集体活动的基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可以说没有交往和沟通,人类早就灭绝了。人们只有在交往、沟通中才能学习和生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只能依靠交往和沟通去把握。从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合入手,让人们更多从交往的视角去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交往的理念为指导,注重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谈话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品质和道德水平,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暐 《党政论坛》2009,(15):53-55
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往往在客观上存在地位、语言、心理、认知、环境和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干群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因此,领导者一定要掌握沟通艺术,提高沟通能力,提升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除了语言沟通技巧外,高明的领导者往往更深谙肢体语言即体语在干群沟通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人面对外国客户谈判的时候,有几个特点:第一,沟通比较直接,他直接问你公司赚多少钱,多少钱卖给他,沟通方式非常直接;第二,他沟通的方式虽然直接,可是他不一定在一开始就把底价拿出来;第三,喜欢单独跟外国人谈;第四,因为太注重事情的结果,比较忽略跟人的接触,所以美国人不可能跟你掏心掏肺,不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与你建立太多联系;第五,比较注重短期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1人际障碍是一种不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非对抗性矛盾,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由于传统因素、心理因素等所造成的相互理解机制上的一些不沟通,以及由此产生的在认知某个人时,认知的主体对客体形成了非正常的否定。人际障碍现象作为组织人事工作中的一个现实问题,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得到了一定消除,但是在妇女领导干部选拔中,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普遍性突出问题。2目前,我们对妇女领导干部的选用方式,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的方法。这样,妇女领导干部的发现和鉴别就必然要经过两道关,一是推荐关,二是考…  相似文献   

11.
沟通,现在已成为组织行为学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有行为学家这样强调:“沟通是世界上的一种大力量。”这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质,也体现了现代人们的一种行为方式。所以,现代行政管理学将沟通视为现代领导的重要功能之一,把沟通看成是实现领导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沟通──一种基本行为方式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人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接受的信息比以往要多得多,思想比以往要活跃得多,观念比以往要开放得多。因此,以信息交流传…  相似文献   

12.
沟通是一种规范性的交往艺术,它体现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社会领域.人际沟通的核心内容是表现在对交往对象的尊重上,沟通成功与否体现在沟通的技巧上.  相似文献   

13.
慈玉鹏 《党政论坛》2012,(20):28-28
第一,宣传公益事业。企业提供人、财、物、资源,促进公众对某项公益事业的了解和关心,支持相应的募捐活动。科特勒认为,“说服性的沟通是这类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承担着教育人、管理人的重要职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辅导员的工作,是开导人的思想的工作,也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作.辅导员要搞好工作,必须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5.
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其中比较棘手而又带普遍性的就是如何加强干群之间的沟通。这是我们每一个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所谓干群之间的沟通 ,主要是指干部和群众相互之间通过语言和文字以及非语言文字的其它形式 ,交流各种信息包括思想、观念、感情等 ,以达到增进了解和信任、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形成 ,加上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 ,各种利益的再次分配 ,使人与人之间的心距拉大了 ,人与人的沟通…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3)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与学生间良好的信任关系能够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与前提,辅导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沟通协调能力,灵活运用沟通方式和策略,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构建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良好、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公共危机处置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安队伍整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能力和水平。应当加强外向沟通能力建设,其中包括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能力、加强与有关利益群体的沟通能力建设。除此外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信息管控能力建设和危机控制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21,(6):58-65
政治沟通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但在治理评估研究中却长期被忽视。地方政府沟通指数将政治沟通纳入地方治理评估过程,以"平台—政府—民众"为框架构建指标体系,以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实现对各级地方政府沟通水平的测算和排名。从测算结果看,当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与民众在不同层面上开展沟通,但呈现较为明显的不均衡、不充分特点。作为衡量地方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指标,地方政府沟通指数不同程度地受到地理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政治资源配置等因素影响。通过构建和测算地方政府沟通指数,既可为我国的地方治理评估引入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也对提升地方政府沟通能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使得双方的利益沟通成为必要和可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沟通,在宪法上表现为一种宪政程序。作为一种正当法律程序,沟通是一种民主协商和对话机制,意味着地方对中央的政治参与,通过沟通可以表明各方意见,衡平各方利益,实现利益的协调。沟通还是一种全方位的沟通,即包括事前沟通,也包括事后沟通;即包括正式沟通,也包括非正式沟通。  相似文献   

20.
杨慧 《学理论》2014,(9):41-42
《约伯记》以义人约伯无辜受苦为叙述线索,探究了上帝的公义和人为何信神这两个问题,实则确立了人与神的差距,揭示了"智慧"究竟为何、"智慧"如何沟通神与人。"智慧"作为沟通神和人的媒介,内涵丰富,包含了"信神"与"善"两个方向。从《约伯记》文本入手,区分并解释其中"智慧"、"神性的智慧"、"属人的智慧"及其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