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湘潮》2017,(7)
正1968年5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正与首都群众共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毛泽东见到萧克时,亲切地握着他的手,笑着谈及湘南起义后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说道:"我们是在龙溪洞见面的,那时候,你们有多少人?多少枪?"萧克没有想到,40年过去了,毛泽东还记得他们的第一次见面,还记得"宜章独立营"这支农民武装。他激动不已地向毛泽东报告:"男女老乡加在一起,有五六百人,六七十条枪,300多杆梭镖。"毛泽  相似文献   

2.
彭绍辉:英勇善战的独臂虎将彭绍辉在47位荣获3枚一级勋章的开国上将中,是唯一与毛泽东同属湘潭县的老乡。他的家瓦子坪距离毛泽东家的韶山冲只有8公里。彭绍辉最初的革命萌动是在1926年夏参加家乡的农民运动,当时他是农民自卫军的一名战士。而他真正具有革命信念是从1927年夏追随毛泽东之旅开始。当时,正值长沙发生"马日事变"之后,农民运动处于低潮之际。茫然中,彭绍辉想到了自己崇拜的家乡英雄、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博采之窗     
毛泽东与他的英文教师 章含之 1963年对于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来说,是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年:她成了毛泽东的英文教师。 这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0寿辰。除了亲属,毛泽东只请程潜、叶恭绰、王季范和章士钊四位湖南老乡去赴家宴。毛泽东在邀请时特意说明:不带夫人,但可带一名子女。章  相似文献   

4.
在跟随毛泽东参加革命的众多的湖南老乡中,有一位“将军大使”深得毛泽东的喜爱和赞赏,见面后常戏称他“小老乡”。他就是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原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国防部长耿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调耿飚到外交部工作。耿飚成为首批驻外国的“将军大使”之一。 1949年冬季的一天,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的办公室,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近期外交工作的情况。 听了周恩来的工作汇报,毛泽东点燃一支烟,说道: “我们的外交工作要  相似文献   

5.
赵志超  肖剑平 《湘潮》2006,(2):20-22
1969年国庆节,毛泽东正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模范。这时,一位身着戎装的独臂军人走到毛泽东面前,向他敬了一个军礼。毛泽东笑容满面,亲切地握着来人的手说:“你是我的真老乡啊,是瓦子坪的,是个看牛娃!”这位被毛泽东称为“真老乡”的人叫彭绍辉,1906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韶山市离毛泽东故居韶山冲仅4公里的杨林乡瓦子坪村。因在战斗中失去一只手臂,被称为“独臂将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彭绍辉虽身居要职,但仍时常挂念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关怀着家乡的生产和建设。他曾4次回到家乡视察,看望乡亲,留下了许多桑梓情深的动人故…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第一次听到阿尔巴尼亚语时,好奇地问范承祚:“这是什么语言”王海容在外交部核心小组会议上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向小范问好”周恩来对外宾说:“范承祚是我的老乡”  相似文献   

7.
<正>王首道,湖南浏阳人,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与湖南老乡毛泽东结下了深厚情缘:早年在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亲耳聆听毛泽东讲课,踏上革命征程;在艰辛的革命斗争岁月中,得到毛泽东的多次具体指导;新中国成立后,两人仍保持着书信往来……  相似文献   

8.
周谷城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学家,毛泽东通晓历史。他们俩既是老乡,又曾一度是同事,因而他们也是一对老友、一对学者。 周谷城大发感慨:毛主席真是一个念旧情很深的人! 1921年,周谷城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执教英语。当时,毛泽东在一师附小任主事。同在一个学校里,彼此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常常是晚饭后毛泽东来到周谷城处,促膝长谈至深夜。有一次,毛泽东看到周谷城的书架上有英文版的三卷《资本论》,很感兴趣,说:“你读这个,不怕引起麻烦吗?”周谷城笑而不语。从此,毛泽东对周谷城刮目相看,还不时地从自己那里拿一些关于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9.
左右为难     
正我正在办公室赶材料,有两个中年妇女进来找赵局长。这段时间,市里正开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活动,我忙热情问她们有什么事儿。年龄大点的妇女说:"我们是赵局长的老乡,找他有点私事儿。"我忙领她们去了三楼赵局长的办公室。我敲开门,满脸笑容地对赵局长说:"赵局,您的老乡来看您了。"赵局一脸茫然,对那两个妇女说:"我好像不认识二位。"那两个妇女进了办公室,笑着说:"我们是来替四海酒楼要账的,不说是您的老乡,会找到您吗?"我一听头都大了,看到赵局长在瞪  相似文献   

10.
李龙生 《湘潮》2006,(9):55-55
据有关部门反映,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施正可曾于1927年在岳阳见到并护送过毛泽东。为核实并考证这一史实,岳阳市委史志办的几位同志专程赴武昌采访了施正可。施正可,原名施铠,岳阳市云溪区人,1914年出生。在施正可家中,施正可回忆起他当年见到毛泽东的情况:“我的父亲施中谷,1894年生,小毛泽东1岁,与毛泽东是湖南一师同届同学。因另一位云溪老乡李文明与毛泽东为同班同学,因此父亲得以与毛泽东交往,且关系不错。父亲考入湖南公立政法学堂后,曾与毛泽东主办过长沙文化书社。当时,在家经常听父亲谈起毛泽东,父亲称他为咏芝。家里还有毛咏芝的书和…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不喜欢的那碗红烧肉 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乘坐的火车驶入山东境内,望着窗外的田野和村庄,他突然通知停车,说道:“我要到老乡家吃一碗红烧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与刘少奇是只隔一重山,相距80里,同饮湘江水长大的湖南老乡。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们互相支持,紧密配合,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 毛泽东与刘少奇第一次相会在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畔的毛泽东家里。那是1922年4月,刘少奇奉命从莫斯科回国到上海任平民女校  相似文献   

13.
李立三和毛泽东是湖南老乡。在近半个世纪的日子里,这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有过几段并非为人所详知的交往,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同志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2,(8):31-31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一家有7人在红都瑞金工作。除毛泽东、贺子珍夫妇外,还有他的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及其妻子贺怡,岳父贺焕文,岳母杜秀。当时,一家人分散住在叶坪,平时很少聚在一起。一天,毛泽覃、贺怡夫妇来看望杜秀,恰好杜秀正和毛泽东在老乡谢来庆家门口坐着。谢来庆的老婆见他们来了,就端了几张木凳出来,毛泽东便让他们坐下。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与章士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 0年 ,毛泽东急需一大笔钱去筹备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和资助一部分革命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 ,他想了多种方法也无法筹措够。情急之下的毛泽东想起了湖南老乡、岳父杨昌济的同事好友章士钊先生 (字行严 )。这位章老先生乐于助人 ,在社会上颇有威望。毛泽东找到章士钊后 ,恳切地说 :“先生 ,有一批有志为国的湖南青年人想到欧洲勤工俭学 ,需要一笔不小的款子。一时 ,我们无法募集到这么多钱。我们这些湖南后辈想请先生帮忙。”正坐在书桌前的章士钊 ,虽清瘦但精神很好 ,听了毛泽东的话后 ,略微沉吟了一会 ,说 :“要多少 ?”“最好是两万…  相似文献   

16.
刘斐,字为章,1898年出生于湖南醴陵。早年,他就学于广西南宁讲武堂和广东西江讲武堂.后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投身北伐。大革命失败后,刘斐到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任广西民团干校教育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国民政府对日作战大本营作战组中将组长、军令部作战厅厅长、国防部参谋次长等职,是国民党中坚决的抗日派人物。抗战胜利后,他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内战独裁政策而辞去职务。1949年,刘斐作为南京政府和谈代表之一,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为国家建设和祖国统一作了很多贡献。1983年,病逝于北京。  相似文献   

17.
刘斐将军生于1898年10月,19岁投身于桂系白崇禧部。因聪明精干、有文化有抱负,刘斐深受李宗仁、白崇禧赏识,屡受提拔,不久就成为桂系的骨干。1926年,他东渡日本留学考察。1934年春回国,帮助李宗仁、白崇禧从事抗日反蒋活动,促成“两广事变”。  相似文献   

18.
<正>1946年到1949年的3年间,中国大地风云变幻:先是蒋介石把毛泽东赶出延安,后是毛泽东把蒋介石赶出大陆。回顾这场浩大的战争,人们不禁感叹:"毛泽东用兵真如神!"《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毛泽东改为:"知彼知己者,百战百胜。"毛泽东重视的"知己",包括保卫工作;"知彼",那就要靠情报工作。中共领导人中不乏有人用谍亦如神。秘密电台"钓鱼"毛泽东撤离延安,却不肯离开  相似文献   

19.
<正>在现代史册里的众多将军和名人中,刘斐虽为国民党要员,但他深明大义,与共产党同心同德;他曾任国民党的高级将军,却毕生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他的言行,他的贡献,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和平将军。刘斐1898年10月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他早年就学于广西南宁讲武堂和广东西江讲武堂,以后受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影响,投身革命,北伐期间曾任总  相似文献   

20.
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工作生活期间,先后五移住所。 1937年1月,毛泽东随中共中央机关由保安(今志丹县)迁到延安,住在城西凤凰山下的李家窑院。这是一孔在石崖上凿成的方形窑洞,十分阴暗潮湿,居住环境较差。为此,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和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劝他换个地方,他总是说:能有这个地方住就不错了,不要再去麻烦老乡了。在这孔窑洞里,毛泽东会见了英国记者贝特兰,向他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并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不朽的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