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银,作为一种财富的象征以及用银制作高级的工艺品,在我国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苗族人民素有佩戴银饰、挑花刺绣的美好习俗。黄平苗族至今仍保持了佩戴银饰的隆重习俗。这些银饰的形制既是财富和美的象征,又是苗族古风的体现。黄平苗族佩戴的银饰以花样多,做工精巧,形制华贵,份量重而著称。银饰在姑娘紫金色的服装映衬下,显得格外雍容富丽,古朴典雅。  相似文献   

2.
苗寨访绣     
身为苗族,我自然对苗族充满了感情,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是必去无疑的。只要一走入花山场,我就会被身穿五彩斑斓衣裙的同胞姐妹们深深吸引,禁不住地与她们融为一体。看着她们绣满各种花纹图案的衣裙,自然忍不住想去寻访各种花纹图案的来龙去脉,去了解苗族服装制作的整套工序,渐渐地对苗族服饰文化热爱有加。秋末初冬的一天,为了了解云南苗族服装制作的整套工艺,我只身来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马关县都龙镇保良街田坝心岩头村的姑妈家。岩头村距离都龙镇约有30公里,坐落在半山腰,下了汽车还得爬上1小时的山路。当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步…  相似文献   

3.
试论苗族妇女服装的类型、演变和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族妇女服装各类型之间,不仅有差异性,更有同一性。苗族妇女服装的主要类 型,保留了中国古代服装的上衣下裳制。以此为基本类型,形成了不同的款式。本文把苗族妇女 服装划分为贯首装、对襟装和大襟装三种类型,分析了它们的演变,形成的各种款式,并推断了 它们的形成时间:贯首装是最古老的服装,对襟装各款式在明代,大襟裤装在清代。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08,(21):F0003-F0003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滋生的手工刺绣发展至今,童装产业逐步成为织里镇的第一大产业,也是湖州市最具特色的产业。织里童装专业市场历经八次扩建后,至今形成了以童装、棉坯布和家具建材三大市场为主体,床上用品、服装辅料、物流等市场相配套的较为健全的市场体系。随着近几年投资环境的日趋完善,产业集聚效应的进一步明显,织里已经成为承接杭州湾、长三角各地区。  相似文献   

5.
再论苗族妇女服装的类型、演变和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苗族历史上的迁徒、苗族古歌、民间传说和苗族妇女服装款式和类型的关系,对照中原服饰等几具方面,推断苗族妇女服装类型形成时间的上限在宋代。并对《试论苗族妇女服装的类型、演变和时代》一文中划分的苗族妇女服装类型,作了一些补充和更正。  相似文献   

6.
苗族妇女服装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是苗族的婚姻标志。本文将分别讨论苗族妇女服装在苗族婚姻三个阶段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民族学家迪斯在《山地的移民》一书中写道“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这是句实话。在你深入了解苗族之后,你恐怕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苗族命运的转折大约来自5千年前。那时,中华大地上最为强大的部落联盟有两个,一个是以黄帝为首领的汉族先民,一个便是以蚩尤为首领的苗族先民 九黎。当时,黄帝尚“以玉为兵”,而蚩尤即能以金为兵,制作剑销矛戟。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铜头铁额”,“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  相似文献   

8.
芦笙是苗族人民特别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在苗族地区广泛流传.芦笙承载着苗族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苗族文化的象征.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芦笙的需求越来越少,芦笙制作技艺濒临失传,亟待保护和传承.对国内享有盛誉的芦笙制作村--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展开实地考察,研究芦笙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技艺,提出芦笙制作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可行路径,为有效地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制作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洪能 《今日民族》2013,(10):13-15
屏边的少数民族有着绚烂的传统服饰,也掌握着传统的手工技艺。苗族、彝族、壮族、瑶族等世居民族的服饰带U作精美,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刘和明 《今日民族》2016,(11):30-33
正摩梭手工面临失传和云南的许多民族手工艺一样,纳西族摩梭人的手工纺织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面临失传的危险。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市场的渗透,现代化方式制作的衣服和原材料已经占据了最基础的乡村集市,那些原本穿自制麻布衣服的摩梭人开始改穿这种更为"时髦"和方便的成衣。加之随着大麻的禁种,麻线的数量有限,传统的手工纺织在大多数家庭慢慢被冷落。摩梭手工艺人阿七独支玛回忆,"1980年前后,大家都不再做了,只有祖母偷闲时织一点,我常坐在  相似文献   

11.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四千多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居住生活。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能耕能织并能绣。 贵州是苗族聚居区,同时也是苗族刺绣丰富多采的地方。在黔东南一带,刺绣是以花卉纹样最闻名的有凯里、台江、雷山、剑河、黄平、施秉、麻江、丹寨等县(市)。几千年来,各地都有很大变化和发展,绣法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平绣、绉绣、辫绣、绒绣、布贴、绫叠、编织、挑花等,体现在服装的装饰、被面、背带、挂包、童帽、手帕、带子、鞋  相似文献   

12.
芦笙作为苗族文化的特有象征,芦笙词中蕴含了苗族千百年来的文明,芦笙舞里包涵了苗族世世代代的传统,在当代社会与文明进程中,传承与保护苗族传统芦笙舞蹈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其方式可以通过设立芦笙艺术节和芦笙大赛、建设芦笙博物馆、制作芦笙纪录片,保护民间老艺人,注重芦笙文化的传播力量,及在现代校园和教学体系中传承苗族芦笙舞蹈与芦笙文化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有学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为继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之后的第三国策,这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守望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傣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保护?以傣族传统手工艺为例:手工艺品是物质的,而制作手工艺品的技艺是非物质的,有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就有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传统手工艺品只有作为人们需要的物品进入市场,传统手工技艺才能得到可持续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苗族的服饰     
在中国西南和中南部的贵州、湖南、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居住着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苗族。这个有五百零三万人口的民族以他们绚丽多彩的服饰著称。苗族的服饰花色纷繁,过去人们曾根据他们的穿戴而称呼他们为青苗、白苗、红苗、花苗,以及长裙苗、短裙苗等等。他们的穿著往往因地而异,如贵州西北部的苗族男子,穿著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氈;广西地区的苗族男子则穿亮布(用蓝靛和蛋青调染、干后布面发亮)对襟短褂,著长裤,头裹两丈长巾;居住在湖南西部的苗族妇女,上身著大襟右袵衣,下身穿裤子,衣袖、衣领和裤腿都镶有宽阔的花边;广西地区的苗族妇女则是上身著小领、右袝短衫,无扣,用布带系之,胸部罩一块棱形绣花胸围,腹部围一条围兜,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会综合多种元素,吸收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和民族传统,同时超越时间和国界的限制,借助古今中西的服装设计经验进行后现代服装的自由设计。后现代服饰的设计灵感很多是来自于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苗族和土家族的民族服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元素和文化元素,将后现代主义融入到民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对贵州黔东南苗族服饰及其工艺的市场化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以该地区苗族传统服饰及其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并非只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它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并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市场化方式。作者以台江县施洞市场和新庄的例子说明,传统服饰及其制作技艺比较早就已经对市场产生了依赖性,而且还出现了新庄这样的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的染料的商品化生产。特别是新庄的例子,一方面显示,传统的技艺可以依赖市场获得光大;另一方面也显示,传统技艺过去所依存的市场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市场,那时的蓝靛消费是市场的大众化消费,是以大众所具有的手工染布技艺为基础的一种大众化消费。换句话说,当全社会的主导经济发生变化,某项大众消费减弱时,原本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某种技艺也就逐渐衰落成为仅有少数人掌握的技艺。在这一点上,当我们在倡导非物质文化资源保护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试谈苗族芦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能歌善舞的民族,不论是节日祭扫、喜庆丰收,还是婚娶丧葬、喜迁新居、大爱示偶以及农闲空余,都要尽情的吹舞唱跳,其中最隆重最普及的要数芦整舞。千百年来,苗族芦笙及其伴之而兴盛起来的芦签舞和芦笠曲,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贯穿着整个苗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成为苗族密不可分的民族精神支柱和相互间联系的纽带。芦整和芦签舞虽然不是苗家人所独有,但是苗族对她的酷爱程度和流行力度则超过其他任何民族,并已提高到了吉祥物的地位。芦签、葫芦笙、箫、竽等竹管乐器极其相似,其制作原…  相似文献   

18.
清至民国时期,黔东南苗族民众具有较强的证据意识。其较强的证据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发挥中人的证明作用;二是重视契约的制作与保存;三是将官府"减负"告示等刻碑留存。苗族传统纠纷解决文化、国家诉讼法律文化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对黔东南苗族民众较强证据意识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黔东南苗族传统的证据意识在当前的民事诉讼改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了解黔东南苗族民众较强证据意识的形成机理,对当前人们民事诉讼证据意识的养成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析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苗族服饰的研究,论著颇丰,但研究者多以服装或饰品分列立足点论之,鲜有总论苗族服饰的文化特征。本文以苗族聚居地——黔东南的苗族服饰作为分析的立足点,对苗族服饰的文化特征进行了阐释,力图勾画出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文化特征,以丰富苗族服饰的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第三届广西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龙城柳州市举办。本届竞赛由自治区残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柳州市残联、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竞赛共设计算机、工艺美术、服装、手工制作、其他等5大类17个竞赛项目和盲人计算机操作、茶艺、中式面点等3个表演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