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解构“青年时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社会,青年时尚似乎无处不在,究竟何为时尚?何为青年时尚?让我们透过这纷繁复杂的时尚现象,认清青年时尚的分类、特点、社会效用,并对其缘起进行社会理论分析,这样才能从容地应对时尚潮流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史丽琴  李长贵 《求索》2013,(3):106-109
德国社会学家齐奥尔格.西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一书中细致地描述了现代城市人的形象:社会关系上的陌生性和情感生活上的"忧郁的栖居者"(前者是现代城市人的重要特质,后者是现代城市人的生存状态)。现代城市人的这般形象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根本的推手、手段对目的的殖民是价值观上的永恒悲剧。现代城市人要走出困境必须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建构良好的陌生人社会。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出现以高中时髦女生为主流的时尚现象.人们追逐她们的时尚选择.这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低迷,人们购买力下降,中学女生能够以低消费创造出美感;大学女生面对工作压力,无暇参与引领时尚的竞争;日本人具有娇宠的社会心理."酷族"现象冲击了传统的时尚理论,表明以追求差异为旨趣的时尚观念正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酷族"现象也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审美视角的独特性.应承认,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酷族"的存在的确制造着流行现象.  相似文献   

4.
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建构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治国 《前沿》2010,(23):125-129
目前各种风险或危机的肆虐,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然而又无法预测的后果,引起了世人的普遍焦虑和畏惧,"风险"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话语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德国社会学教授乌尔里希.贝克认为,当今人们所面临的风险是一种具有独特内涵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当代社会的基本属性,这标志着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现代性发展新阶段——"风险社会",并对"风险"和"风险社会"的涵义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由此建构了其风险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5.
张金福 《求索》2011,(7):132-134
语言哲学于哲学与语言的相互碰撞中形成,以弗雷格量词理论为代表的现代逻辑学的诞生使语言哲学成了具有本体地位的一门显学。而后,语言哲学发展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两次历史性转型。第二次转型期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等研究成果构筑起了语言与哲学对话的新平台,促成了现代语用哲学的形成与日臻完善。"语用学转向"作为一场语言哲学思维发展的重大变革,促成了语形、语义、语用三个语言哲学维度的完全对接,为社会实在性构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为社会政治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人类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卓琳  罗观翠 《求索》2013,(11):223-225
现代意义上的"认同"是一种个体心理防御机制,指代个体无意识地模仿他人,在心理上与群体的价值和规范趋于同化的过程。"认同"理论发轫于弗洛伊德心理学,而后经埃里克森得以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学者亨利·泰弗尔提出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被用来分析产生群际歧视的社会因素以及个体对歧视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而后,社会认同理论在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当下,随着社会集群行为的不断演进与发展,社会认同理论得以跟进,为解释社会集群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在社会个体行为、社会群体现象、社会结构系统之间搭接了可资借用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7.
于秀斌  孙铁骑  王志刚 《前沿》2011,(23):238-241
"纲常新论"的内容为"一元六本十德",它是弓克先生回顾历史,结合现实,深思熟虑,精雕细刻,字斟句酌,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提炼出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的新的纲常理论。将新的纲常理论应用于现实人生活动中,可以更好地解决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人生安全问题,也就是"心安居"问题。"纲常新论"的思想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发扬光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用。  相似文献   

8.
在美女崇拜的社会大潮下,当今城市社会形成了一种以城市职业青年女性为主体的、以"形塑女性美、展示女性美"为主题的女性美女时尚现象。美女时尚文化的历代承袭、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休闲社会的来临等是现代美女时尚生成的宏观社会基础与条件,美女社会建构下的女性社会分层策略的选择则是现代美女时尚生成的直接微观原因。城市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美女时尚现象是青年女性挖掘身体资本、利用身体资本实现其社会地位升迁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传统与现代对话中的“修己安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蓉 《求索》2011,(5):101-103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使孔子的"修己安人"思想在现代有了新的落脚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转型汲取传统思想精髓的借用平台。本文在阐释孔子的"修己安人"思想的内涵及体系基础上,评析了孔子的"修己安人"传统管理哲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指出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借助人性本善及人性可塑理论,赋予人力资源管理以"成就人之道德善性"的力量,从而借此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进而在传统与现代对话中,推进人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正义是当代中国诸领域之最高的德性价值新话语。当代中国社会正义观的建构,必须先行明确使"正义"作为一个问题——非正义性现实的症结、难点、实质所在。从根本上讲,中国社会的正义难题,在于没有形成一种有完善而有力的社会"公共价值"体系,以此来应对、规约日益膨胀的私欲对于社会公共财富的侵占和不断的"合法化"要求。在现代政治哲学视域内,我们需要探寻一种由准"富裕社会"到"美好社会"的价值通道,以此化解"财富"与"正义信仰"之间的严重的冲突,从而切实回归公共价值实现的真实目标——中国民众之普遍而真实的福祉。从制度安排上讲,则要立足现代政府之实施正义能力形成的角度,从"权力政治"形态走向"权利政治",体现现代人本政治的公共性旨趣;从社会治理理念上讲,是遵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共同富裕"、"改革成果人民共享"等理念,紧紧抓住当代中国社会正义问题的根本性症结——财富分配问题,做出属于中国学者自己的智识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获得成功是每个青年人所期望的,更是大学生所期望的,不少大学生也尝试从“成功学”中获得成功。虽然部分大学生对“成功学”有认识上的误区,但是“成功学”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矛盾,“成功学”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成才目标的实现。高校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与创业、素质拓展计划中应用“成功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李京 《桂海论丛》2010,26(5):16-20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学说,但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政权都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所取得,因而在传统意义上一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关于革命与斗争的理论,于是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思想长期被深度地遮蔽起来。廓清我们党从"革命马克思"向"和谐马克思"重大历史转变的脉络和走向,澄清曾经被历史误读"革命马克思"的传统认识,重新认识马克思和谐社会的思想本质,重塑当代中国"和谐马克思"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旨在帮助高校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但是,高校“青马工程”的开展,在培养实践过程应该更好的总结经验,采取多层次、立体化、互动学习的培训模式,要立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视角,立足于大学生全面成才发展的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设置符合“青马工程”培养需求的创业教育机制,建立“青马工程”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从而完善“青马工程”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正确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实,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因此需要坚持批判性建构教学理念。批判性建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要将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社会现实"相关联,通过对否面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批判"来实现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正面"建构",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2012年的新刑事诉讼法出台,证据概念被重新界定,传统"事实说"被"材料说"所取代。新定义下的证据虽然是材料,需要查证属实方能作为定案根据,但真实性仍然是不可抛却的证据属性。从反思何家弘教授早前关于对证据真实性要求的批评,到从认识论与盖然确定的角度分析"真实",我们从动态的、时间推演的角度来使用一种实践理性层面的证据真实性。这种实践理性的真实性要求亦有实体法层面的规定与之相呼应,理论上亦为"可信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而“冲突论”和“一致论”在界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上无疑都具有片面性,基建与此基础上的“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整合思路也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文化与公民文化具有内在的粘合作用,因而在现代公民社会中培育新的公民文化应当是解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习惯如何成为习惯法的问题必须从界定"习惯"、"习惯法"这对概念入手,而不同的定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对该问题的态度或立场。社会认可说与国家认可说是人们在回答上述问题上的两种立场或学说,它们背后各自隐藏着一幅研究者据以解释经验事实的理想图景。其中国家认可说与文化研究中的"大传统"模式、制度研究中的"现代化"范式相互支持,极大地阻碍了习惯法研究。上述讨论启示我们,在习惯法研究中必须确立正确的方法论立场,才能比较客观地还原习惯法的本质和拓展习惯法研究的深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仁”以及儒家德育方法中的“动之以情”的情感教育法。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为当今德育服务,实现儒家德育思想与高校德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何妍 《青年论坛》2011,27(1):147-150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启发引导、问题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探究武的教学法很适合对于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要求不断求新的政治理论课。本文以高校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实践为例,讨论了探究式教学法在高校政治理论课中的理性思考与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20.
赵洁 《青年论坛》2010,(1):10-14
"第三条道路"是吉登斯的重要理论。它既是一种新的社会思潮,也是被欧洲各国竞相采用的政治策略。通过对"第三条道路"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其理论内容、实践政策的回顾,可知"第三条道路"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奉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民主主义者们必须提出相应的应急政策,才能渡过难关。同时认为,任何一种政治思潮、政治力量,能否生存和发展,能否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和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能否制订和推行与其自身价值和政治取向一致并与特定环境条件相吻合的理论纲领和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