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亚林 《求索》2014,(11):101-104
以CBOT(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大豆和小麦期权1986-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基于农产品价格风险规避视角,对玉米、大豆和小麦期权定价进行研究。实证评估表明,CBOT玉米、大豆和小麦等农产品期权均显示有定价过高的现象,农产品期权是通过不同的交易策略来获得高溢价收益。通过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和回购策略的综合分析,表明CBOT玉米、大豆和小麦期权定价主要受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且这些农产品期权市场是有效的,其市场效率程度主要受期货价格走势影响。由此启示,我国在开发农产品期权交易品种时,首先应选准农产品期权品种,合理设计期权合约;其次要加强市场主体信息披露和期权定价过程的全方位监管,使农产品期权定价公正合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的角度出发,并引入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净现值法,分析了钢铁投资热潮产生和一些影响因素。为减少钢铁投资中盲目投资极低水平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损失,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并应合理投资。  相似文献   

3.
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消费贷款定价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海明  邓太杏 《求索》2007,(2):21-23
消费贷款定价是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期权理论研究消费贷款的定价模型,分析消费贷款违约率、贷款抵押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影响消费贷款利率的诸因素中,消费贷款利率对抵押物价值波动率变化最为敏感。消费贷款蕴涵的潜在违约率比实际统计的不良贷款率要高,只是消费信贷的风险显露有一定滞后性。银行通过提高利率还是要求借款人增加担保来控制消费贷款风险,取决于消费贷款利率对担保的边际替代率(弹性)。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建立股票期权激励制度,通过分配上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产权重新界定,达到对公司现有管理层进行有效激励与约束,实行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期权理论,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建立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曾力勇  裘亚峥 《求索》2005,(10):18-20
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的现有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指出了运用实物期权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利用实物期权理论研究和指导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存在生搬硬套国外的期权定价模型现象,并不能建立符合我国实情的房地产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方法及模型。本文指出应该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的前提入手,利用分解的方法找到我国房地产企业投资标的资产价值V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服从已知的随机过程确定出房地产项目价值V所服从的随机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不确定性条件下适合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各种类型的投资决策模型,进而为提高我国房地产企业投资的决策水平提供科学而切合实际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6.
投资项目评价的离散型期权博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倩霖 《求索》2011,(4):18-20
期权博弈评价模型是期权博弈思想应用于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成果。为了平衡项目可行性判别的简明性与期权博弈模型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寻求更为简单的项目期权博弈评价模型,建立相对简明的项目价值判别方式,是项目期权博弈评价理论的发展主线。为满足投资项目评价的实际需要,本文以Smit、Ankum和Trigeorgis的系列性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了一种项目评价的离散型期权博弈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鹏 《求索》2010,(8):25-26,173
本文以风险投资价值评估为研究背景,介绍了实物期权的相关理论,指出实物期权方法的优点以及在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模糊数学相关理论推导出了模糊实物期权价值评估模型,从而将模糊实物期权方法引入风险投资项目决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介绍Merton模型基础上,指出传统期权法度量违约概率模型的缺陷,进而结合我国实际,把违约看成是分别由以现金流为标的、债务为行使价和以违约成本为标的、违约收益为行使价的两份期权,提出从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两个方面度量违约概率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广波  马超群 《求索》2007,(4):27-29
股票期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有效、灵活的激励形式,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适合的情形与股票期权激励的正负效应;提出了几种新型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理股票期权在我国刚刚起步,由于相关法律的限制,导致我国股票期权的激励形式五花八门,非常不规范。信托机制比较好地解决了股票的来源和流通问题,同时使得股票期权更具激励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樊炳清 《理论月刊》2003,(1):123-125
本文对股票期权方案的设计原则、方案的制定、期权的来源、期权的授予和行使、以及期权的执行和管理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勾画出股票期权方案的基本框架,为正在实施或者准备制定和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使股票期权计划更好地发挥其长期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玉娥 《前沿》2006,(10):39-41
股票期权计划是指公司通过与其经营者之间约定在将来可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的股票,以达到公司经营者的收入与其业绩挂钩的目的。为了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加强对经营者激励制度的改革,我国对股票期权激励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本文分析探讨了股票期权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相当大部分地区和企业已开始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其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作用已初步显现。但在我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经济环境方面还须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生权  周游 《求索》2013,(2):33-35
通过风险函数对不完全信息下竞争对手先行技术创新的风险进行测度,运用期权博弈理论构建模型,从而确定企业技术创新最优时机。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股票期权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约束经理人而采取的一种报酬支付手段,被形象地称为经理人的“金手铐”,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始试行。近年来,“金手铐”失灵的现象频频发生,股票期权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股票期权的内在缺陷及其在我国特定环境下实施的障碍两方面来分析我国股票期权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袁辉  潘谭锐 《求索》2011,(2):72-74
20世纪以来,全球地震灾情比过去任何一个世纪都要严重。由于中国所处地理位置及其地质构造环境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地震频发,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对于地震灾害的经济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研究内容上,现有文献主要研究地震灾害对经济物质系统的影响以及地震灾害对经济制度系统的影响等方面。本文拟突破传统的研究路径,利用期权定价理论对地震灾害产生的经济影响及地震巨灾风险管理展开量化研究,拟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建立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探讨了“经理股票期权”的激励原理 ,分析了在我国推广应用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朱国华  方毅 《求索》2010,(9):1-4,65
考虑股本稀释效应的权证定价模型不仅在操作上较为复杂,在理论上也等价于Black-Sholes期权定价公式。我国沪、深两市的权证交易规则要求在正股除息除权时对权证合约条款进行修正。本文证明了除权规则不影响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的成立,而除息规则要求对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中的执行价格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定价公式对我国权证市场进行定价,发现流动性需求会导致市场价格高于理论价格,且价格偏离程度与权证存续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19.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法律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玲利 《理论月刊》2005,(5):111-1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管理者经营表现的好坏对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激励企业管理者,使他们的利益得失与企业的经营效益好坏直接挂钩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国目前很多企业参照国外的做法,采取了股票期权,期股等股权激励形式,其中股票期权受到特别的青睐。由于我国公司法的严格限制以及配套制度的原因,在实行股票期权制度上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本文将分析这些主要的法律障碍,并试着探讨可行的变通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期权腐败行为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权腐败即权力的期权化,是一种追求非生产性利益的权力寻租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发展期,政府强制性权力微观干预过多是导致大量期权腐败现象的根由。解决之道:通过制度创新,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使领导干部不能、不敢和不愿利用权力进行期权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