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传承》2016,(11)
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对高校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和德育效果带来了严峻挑战,媒介素养教育时不我待。高校应该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理论水平,开展媒介素养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媒体工具,理性认知媒体信息,提高媒介素养,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随着传播方式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新闻媒体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社会生活和思想的重要因素,面对全新的媒体环境,大力提高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对于领导干部越来越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意义。一、培育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对大众媒体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具体包括正确全面地认识大众媒体及其重要性,包括媒体的运作、特性、正负功能,媒体控制、传播规律等;正确利用传媒发布政务信息,动员民众力量,引导社会舆论,平息公共危机,树立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3.
张界 《今日海南》2016,(9):39-39
9月1日,我省服务社会投资百日大行动正式启动。刘赐贵省长明确要求,对大行动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对于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引导、氛围营造,过去我们主要依靠主流媒体、传统媒体,这是必要的。但也要与时俱进,发挥新媒体的巨大能量。8月30日,以传播正能量、营造文明网络舆论环境为主旨的深圳自媒体联盟成立,从此自媒体在深圳有了"正规军"。这条新闻对于一个有着百万活跃粉丝的微博主,或百万关注者的微信公众号,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分发到数百万人的手机中。  相似文献   

4.
从“素养”到“媒介素养”:历史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树 《前沿》2010,(19):194-197
从"素养"到"媒介素养",其核心为对媒介的认知及其使用,"素养"的培养就是为了传受双方建构一个共同的经验世界,其目标是为了传播。"素养"的建构历史,实际上就是媒介的认知史,新技术及精神上对新技术的接受是"素养"不断拓展的基础。各种媒介对人们亲临现场机会的剥夺,一直是人们对传播进行反思的一个起点,实际上是对技术影响交流的担心。现代社会对信息急切追求,掩盖甚至使人们忘却了其目标是为了交流(传播)。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媒介素质是信息时代合格人才的内在要求。尽管大学生是我国国民中整体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但是其在媒介素养上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尽快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6.
潘娟 《重庆行政》2014,(4):87-89
正新媒体的发展、媒体格局的变革以及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发展,使政府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给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新形势下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已成为加强其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和媒介素养含义的基础上,解析了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内涵,归纳了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现状,最后从宏观-环境与制度、中观-媒介素养基石、微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媒介素质是信息时代合格人才的内在要求。尽管大学生是我国国民中整体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但是其在媒介素养上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尽快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8.
党政干部的媒介素养与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党政干部的媒介素养,会影响执政为民理念的确立,影响政策试探功能的发挥,影响社会预警机制功能的效果,影响执政党对舆论阵地的主导作用,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众形象。党政干部对传播环境、传播事业、传播过程、传播效果等方面的认知,是党政干部媒介素养的主要内涵。必须通过建立健全信息传播制度、新型选拔党政干部制度、聘请媒体传播顾问、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和创新培训方法等途径,不断提高党政干部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媒介为主导的信息社会,媒介化警务工作的发展对人民警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公安民警主要接触和使用媒介的手段,公安民警普遍对媒介信息持谨慎态度,借助媒介互动、解决问题的频率较低,应对媒体能力较弱,学习意愿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其背后原因包括民警群体宣传缺乏主动性,警媒关系"新旧矛盾"交替出现,提升媒介素养驱动力缺乏,公安机关对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不重视,科学媒体应对机制缺乏等。建议转变传统媒介素养观念,提高媒介素养意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完善媒介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自媒体开始走进大学生的生活,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日常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而这也必然会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为目的,对自媒体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以问题为导向,从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媒介素养培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等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各样文化知识便利的同时,也给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客观审视与分析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和认真梳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扩大有利因素,剔除有害因素,充分运用新媒体创造性的开拓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型阵地、不断深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和引导、建立健全媒体信息管控、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自我教育监督是当前新媒体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伟 《青年论坛》2014,(6):53-56
精英媒体发展到个人媒体,高校共青团建设在新媒体场域下面临着信息传播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进入数字化生存、传播的即时交互性和分众化等的冲击.要实现思想性的主导、组织性的主体和服务性的核心三个向度的时代担当,高校共青团的建设路径选择上就务求对接新形势转变理念,构建新媒体信息平台,强化引导,整合资源,综合运用新媒体载体,提高媒介素养和影响力等方面提高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对大众传播媒介日益依赖的今天,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通信时代,消解了传统媒体间的壁垒、实现了信息资源整合后的最大化,使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点上发生的事情可以瞬间上天入地遍全球。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媒介的长时间依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它展示的是介于虚拟与真实之间的内容,所以应该正确地、合情合理地去认识媒介化时代的媒体。  相似文献   

14.
林芳 《桂海论丛》2005,21(6):81-83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文化攻势,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大众传媒环境已成为大学生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大众传媒出现的媚俗化倾向给当代青年带来了负面影响,除了净化媒介环境之外,当务之急是把媒介教育纳入整个大学教育之中,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对媒体信息的判断力,从而能够自觉抑制不良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闻媒体的报道监督有利于促使刑事案件获得公正的审判,但是无限制的媒体报道也可能损害司法独立,进而妨害司法公正。认清对媒体报道刑事案件予以限制的必要性,合理设置媒体报道的范围,对维护司法权威.实现社会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嵌入媒体”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首创的一种舆论战战法。根据这一战法,在战争与媒体的关系上,军队不再使用堵截的思维来控制媒体,而是采取一种合作的方式来影响媒体,通过一种开放的“互利”方式,成功地设定媒体的议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因其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公开及时等特点,已经越来越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刑事司法领域,媒体介入,特别是刑事侦查和审判阶段的介入,已然成为社会所热议的焦点和专家学者所研究的热点。媒体介入是一把双刃剑,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既能表现出监督司法机关诉讼活动、培养民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等有利的一面,又能体现出阻碍侦查活动、妨碍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出现"媒体审判"等不利的一方面。必须通过重点分析媒体介入对刑事诉讼的影响,才能提出媒体介入刑事诉讼所应坚持的原则,以便协调舆论媒体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敬蓉 《思想战线》2003,29(2):119-122
大众传播媒介是传递信息、实现沟通、促进交流、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媒介图式来自大众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媒介地区图式是由特定地区相关信息构成的,是对该地区特征的综合概括;媒介地区图式反映在受众头脑中,形成了媒介地区形象;媒介地区图式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刻板印象,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和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新媒体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拓展了载体、提升了实效,也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凝聚力和影响力。高校要通过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多媒体融合、切实提高新媒体素养等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刘辉  王越 《青年论坛》2014,(1):6-11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持续加深,也给人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发展带来尖锐挑战。对处于成长发育时期,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青少年来说,新媒体素养教育已是迫在眉睫。我国新媒体素养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严重滞后于蓬勃发展的各种新媒体,但也有不少有价值的实践。从已有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我国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几种模式,并将其与国外成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相比较,对于构建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策略和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