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赵建红 《求索》2010,(9):80-82
批评家,并且在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和职责是赛义德著作中一个持久不变的议题。在《知识分子论》(1994)等代表性著作中,赛义德对这一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他看来,业余者和流亡者这两种角色能赋予批评家(或知识分子)一种社会和文化批判的有利位置或视角。同时,这样的角色也决定了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他们"对权力讲真话"这一在现实社会中所履行的重要职责。他有关知识分子角色和职责的独特思考对于在中国语境下反思知识分子在现实世界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他们如何处理知识和文化问题,做到"知行统一",面对复杂、多面的现实世界以及认识、回应和把握社会现实等都不无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严国军 《前沿》2011,(6):168-171
陈独秀很早就认识到文化选择与思想革命的重要与必要,这是他五四之前专注于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主要原因。由于厌弃与宪政精神相背离的党派运动,他倾心于无政党的大众自治型"国民政治"。五四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使陈独秀的政党观念发生了转变。在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上,由倡导多数优秀国民直接行动的"国民运动"转而主张社会精英分子组建新式政党以改造政党而改造政治。自此,陈独秀以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再度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努力之中。  相似文献   

3.
刘智跃 《求索》2011,(4):206-208
"官场世界"是王跃文精心构建的独特的艺术世界,寄予了作家对社会、文化和人生的理解。《苍黄》是王跃文的最新力作,它延续了作家创作的一贯思路,并达到了一个较新的高度。具体表现在,它对"官场人生"的悲剧性刻画,对现实政治的焦虑以及知识分子的忏悔心态。  相似文献   

4.
欧阳斐 《求索》2013,(4):111-113
本文立足于顾炎武独特的本体论思想和人性论思想,主通过他对"国家"与"天下"的定义辨析,对"周室班爵禄"的重新阐释,对"君"、"万岁"、"陛下"等语词的溯源考察,以及对君臣提出的政治行为典范,深入论述了政治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胡风反革命集团被徹底揭露是全国人民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而斗争的一个重大的胜利。我们当前的任务是要坚决肃清胡风集团和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并从这个事件吸取充分的经验教训。我们应当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就是必须在共产党员、革命工作人员和一般革命知识分子中间反对只顧业务、忽视政治的倾向。项工作都是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总的目标。任何革命工作都不能同階极斗争分割开来,恰恰相反,它们都是阶级斗争的一环。在阶级社会中,生产斗争也不能离开阶级斗争。我们同敌对阶级进行的斗争正是通过政治、经济、思想等各种领域的各项具体工作而展开的。阶级敌人也是从来不放松对我们的任何部门、任何方面的工作进行破壤的。胡风反革命集团  相似文献   

6.
一九五五年,著名文艺理论家胡风被打成"反革命分子",一些人受其牵连,成了"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成员,含冤多年.一九八○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复审了"胡风集团"案件,并从政治上为其平反,使因此案而受到错误处理和不公正待遇的人恢復了名誉.一九八五年,有关部门对胡风政治历史中遗留的几个问题进行复查,予以平反.如今,中共中央对胡风文艺思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复查后,又进一步予以平反.七月十六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邀请部分文艺理论家、学者、教授,在北京召开了"胡风文艺思想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王冬雪 《前沿》2014,(23):222-223
别林斯基作为第一位俄罗斯评论家,被称作"俄国激进知识分子之父"。在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他的哲学观与艺术观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且二者紧密相连。从哲学基础上讲,别林斯基在不同时期所坚持的哲学观点实现了由"唯心"向"唯物"的转化,由此引发了他对艺术本质(尤其是美学观点)及对生活现象观点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非党知识分子在企业经济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长城铝业公司党外知识分子情况调查如何认识党外知识分子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中国长城铝业集团(以下简"公司")党外知识分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文结合"长铝公司"的情况试对非党知识分...  相似文献   

9.
读书与蠢     
几年前 ,在报上读到一篇阐释为什么说“书越读得多越蠢”的文章。据说 ,之所以批评知识分子 ,乃由于他们脱离实际 ,于是蠢了。读罢很不以为然 ,还打电话同几个朋友讨论 ,朋友们对此文均持否定态度。理由很现成 :建国以后 ,知识分子参加土改 ,参加批《武训传》 ,参加批《红楼梦》研究 ,参加批胡风“反革命集团”,参加合作化运动 ,参加“四清”……可以说 ,没有一次运动知识分子能置身度外。知识分子密切联系实际远远超过历朝历代。能给知识分子扣上“脱离实际”的帽子吗?而“联系实际”的结果呢?以文艺界的柳青为例。他为了写反映农民生活…  相似文献   

10.
杨洋 《求索》2013,(3):141-143
20世纪40-50年代,孙犁的小说创作塑造了数量众多风采各异的女性形象。在他的女性形象谱系中,有普通的劳动女性,有女战士,也有女性知识分子,还有一些颇具"另类"性格的女性。孙犁之所以钟情于女性形象书写,与他童年的家庭影响、个人性格以及文学修养密切相关。对孙犁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研究,应该成为现当代文学孙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论断为我们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和谐世界"重大战略思想,它要求我们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以世界历史理论的广阔视野,对中国乃至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道路给予一条更加明确的路径选择。同时,这也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趋势的到来提供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2.
回顾党执政的历史,以史为鉴,探讨从毛泽东同志到胡锦涛同志所面临的时代任务,寻出历史发展的规律。一个政党执政的有效性在于能够抓住时代的关键任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抓住了怎样建立新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新中国的时代任务。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抓住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抓住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这样的社会的时代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两岸青年的认同问题一直是台湾研究的热点。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塑造青年学生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取向。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美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受意识形态、政治立场等影响,两岸历史教科书所呈现的美国形象有很大的差异,编撰者甚至对同一历史事件有着大相径庭的表述,从而造成两岸青年学生对美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和情感取向。本文通过对大陆"人教版"和台湾"南一版"历史教科书中有关"美国"形象的比较,指出其差异以及这种差异阐释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艳 《青年论坛》2011,(4):78-82
人们在认识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长期贯穿着———"怎样教育"、"如何教育"及"用什么教育"的思维模式。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阶级教育为基本教育手段,以党内教育和军队教育为着力点,以政治理论灌输和学习运动为核心路径的模式而展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由学习教育、辐射全民、典型示范、舆论导向、法制保障和学科建设六种要素构成的一套比较完备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重大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蒋渭水是日据时期台湾本地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经历总督府医学校、文化协会、民众党三个人生历史阶段,其反殖民斗争思想逐渐走向成熟,政治上定位于中间偏左派。在为争取台湾人政治权益而斗争的同时,蒋渭水身上还体现出广大台湾民众所具备的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抵制殖民同化政策的坚韧民族性格,历史的事实足以证明所谓日据时期台湾社会走向“脱中国化”的“台独史观”是多么的荒谬。  相似文献   

16.
在解决两岸政治定位的结构性问题上,可以思考以“当局”作为起点来进行探讨,从而避免“骑马找马”、“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局.两岸在过去数十年都已经用“当局”相互称谓.从政治语义学上分析,“当局”正视了两岸公权力行使的事实,包容了两岸之间的“承认”抑或“否认”政治分歧,保留了未来开放性讨论政治地位的空间.从政治现实来看,两岸“当局”之间发展政治关系没有违背一个中国框架,两岸互称“当局”的身份可以体现平等协商、对等谈判,两岸可以从“当局”出发探讨最终政治定位并达成共识,两岸“当局”的政治定位可以为当前两岸发展政治关系提供灵活性安排.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经了群众运动、不搞运动和公民政治参与三个历史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走势,从自上而下的动员“群众”到自下而上的“公民”自治,从运动性的“大民主”走向建设性的有序参与,从突击式的民主“跃进”走向稳步推进的民主建设,从行政主体的“权力操控”走向官民互动的“民主恳谈”。外部压力与内生动力、技术推力与精神动力的有机整合,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洁 《青年论坛》2010,(1):10-14
"第三条道路"是吉登斯的重要理论。它既是一种新的社会思潮,也是被欧洲各国竞相采用的政治策略。通过对"第三条道路"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其理论内容、实践政策的回顾,可知"第三条道路"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奉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民主主义者们必须提出相应的应急政策,才能渡过难关。同时认为,任何一种政治思潮、政治力量,能否生存和发展,能否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和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能否制订和推行与其自身价值和政治取向一致并与特定环境条件相吻合的理论纲领和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台湾政治转型以来,其民主政治的步伐基本上还处在以“选票”为中心的阶段,“选民文化”强过公民文化,而“省籍-族群-本土化”的政治进程更加剧了这些倾向,造成了“省籍-族群”间矛盾的激化,政治文化偏重于对抗,政治悲情被滥用,不仅在重大的价值与政治问题上而且在很多社会议题上也无法达成共识,政治陷入空转。为改变这种情况,台湾建构公民社会的力量进行了相当的努力,推动“协商民主”的实践,如提出公共新闻学、公民论坛、公民会议、社区协商等,尤其是进行“省籍-族群”间的沟通与和解活动,希望以此厚植台湾的公民文化,匡正“选票民主”的疏失。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6.25”重要讲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出发,明确强调必须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党的十七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四个“坚定不移”的科学内涵。四个“坚定不移”,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关键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特殊的时代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紧紧围绕大局,全面、深入、持久地落实四个“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