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警察本色     
从警26年的祝建国,只在家吃过一顿“年夜饭”;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11年间。他亲自调解的纠纷就有1300多起……祝建国凭借对事业的无限忠诚,担当起人民警察沉甸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1915年12月,我出生在福建上杭县通贤乡周源村一个贫农家庭。为了养活全家,父亲经常到百里之外的龙岩去做泥瓦工,母亲在家向地主租种几亩薄田。每年秋收交了租、还了债所剩无几,常常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我们弟妹4人,因为全年收入养不活全家,两个妹妹就早早送人当了童养媳。父母亲深深体会到没有文化的苦,决定让我上私塾学校去念书。只读了一年,《三字经》也没有读完,因为交不起学费,只好辍学在家。7岁上山割草喂牲口,12岁跟着父亲做泥瓦工,全家人仍然无法糊口,穷人真是无路可走。  相似文献   

3.
彭学明 《学习导报》2012,(12):49-51
那时吉首大学虽然并不起眼,却是学生福利待遇最好的大学。不但不要一分钱的学费,每个月还给学生发伙食费、生活费和粮食。就是说,只要踏进这所大学的门,吃、住大学全包。这对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地主资本家的生活。而娘和妹妹却依然过着清贫艰苦的生活,除了过年,娘和妹妹是不会吃一口肉的,甚至连油都舍不得多放一滴。  相似文献   

4.
彭学明 《新湘评论》2012,(12):49-51
那时吉首大学虽然并不起眼,却是学生福利待遇最好的大学。不但不要一分钱的学费,每个月还给学生发伙食费、生活费和粮食。就是说,只要踏进这所大学的门,吃、住大学全包。这对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地主资本家的生活。而娘和妹妹却依然过着清贫艰苦的生活,除了过年,娘和妹妹是不会吃一口肉的,甚至连油都舍不得多放一滴。  相似文献   

5.
王洁 《世纪桥》2012,(18):51-57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海林地区掠夺了大量满拓地、开拓地和军用地。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海林地区后,一部分地主逃到外地,另谋生路;一部分地主则充当汉奸,变本加利地压榨、盘剥贫苦农民。从1933年开始,日本侵略者强行低价收购和抢占土地。两年多时间,满洲开拓团、日本自警队就在海林地区抢占土地约占全地区耕地面积的40%以上;汉奸恶霸地主占有土地约占30%以上;没有房子、土地、牲畜的农民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6.
艾迪 《党课》2014,(3):100-102
工作很累的时候,我们总是爱说,好好吃一顿犒劳犒劳自己吧。有减肥的人,也就有热爱美食的人。但大家都以为吃得好营养就好,殊不知长期饱食和营养过剩,非但不能增进健康,反而会加速衰老。  相似文献   

7.
裴周玉     
裴周玉,1913年1月4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龙门乡枫树下村.因家境贫寒,仅读了两个月的私塾即辍学,在家放牛、砍柴、干农活。12岁给地主做零工、打月工,受尽欺凌。13岁拜师学泥瓦匠,日吃百户饭、夜睡千家床,小小年纪即饱尝人世艰辛。1926年,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平江兴起,裴周玉任乡儿童团团长。他带领儿童团斗地主。吃大户,使土豪、地主的威风扫地。1927年,裴周玉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龙门少年先锋队队长。同年9月,带领儿童团员参加秋收暴动,捣毁了龙门的警察署、区公所、挨户团等反动机关,镇压了十多个土豪劣绅,有力地配合了…  相似文献   

8.
我入党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想带领百姓早些致富,早些过上幸福生活!——王家元昔的春风村是这样一种景象:“有女不嫁猫耳湾,那里只有乱石山。土地贫瘠路难走,一天只吃一顿餐。”如今的春风村是这样一幅画卷: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生机勃勃;满山石头缝里种植的李子丰收在望;农家乐的生意红红火火……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不足1800元提高到2010年的82107元。  相似文献   

9.
一顿“金银饭” 1959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的侄儿周秉钧从北京空军医院病愈出院。,临回部队前,他来到总理家,向伯父伯母辞行。总理一见周秉钧,便高兴地说:“好久不见,十分想念,今天我请你吃顿金银饭!”  相似文献   

10.
我们义和村紧靠102国道,有620户人家,2904口人,党员28人。几年来,我们党支部坚持耐心细致地做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使我们村变了样。现在,家家户户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全村是:砖瓦房,亮堂堂;砂石路,硬邦邦;着彩电,使冰箱;做饭不冒烟,三顿是细粮;出门摩托车,电话业务忙;下棋扭秧歌,农民喜洋洋。一、用知识武装人,引导农民发家致富前些牛,我们计比较穷。农民住的是土坯房,透风漏雨,墙壁上霜;吃的是苞米面、高粱米、大葱蘸大酱;穿的是带补丁的衣服,过年的时候大人小孩才能添件新衣裳。穷则愚。那个…  相似文献   

11.
凡人彩照     
《正气》2001,(1)
张满元:富裕村中“穷”支书  碱滩坪村在兴县甚至在贺家会乡都算不上大村,然而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满元勤政廉洁、兴村为民的事却在兴县广为流传。  57岁的张满元,从 1976年入党后,一直担任碱滩坪村党支书记。从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就给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不贪吃、不多占。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多年来,来客下乡,他从没有吃过一顿陪客饭,抽过集体的一包烟;到城里出差,常常是步行 20多里,尽量找便车,万不得已才坐班车;就是到乡政府开会,他也没有用公款上过一次饭店。 1996年,儿媳不幸去世,不久后儿子也因打井挫伤…  相似文献   

12.
文力 《党员文摘》2007,(6):24-24
过年了.我们这家由美国人投资的公司也入乡随俗,邀请相关的客户到餐馆吃一顿.美其名曰:感情投资。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月26日,县纪委书记黄广谋受到中纪委嘉奖的消息像插了翅膀传遍了麟游县的千家万户,老百姓争相庆贺,都说黄书记受之无愧。“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1997年,黄广谋被任命为麟游县纪委书记。他一上任就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坚决不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他说:“反腐败首先要杜绝嘴上的腐败。”在基层工作时,他下乡在群众家里吃饭,最喜欢的就是吃一顿搅团。任县纪委书记后,下乡坚持在机关灶就餐。1…  相似文献   

14.
1947年8月,我太岳四纵十二旅奉命南下。根据部队到新区作战的特殊需要,该旅以宣传队为主体,旅民运料和供给处分别抽调干部参加,专门组建了一支工作队。队长由民运科长侯峰担任,我任粮食会计。当时工作队担负的任务是筹粮、城工和群众工作三大任务。行军作战以筹粮和发动群众为主;打开城市后则以做城市工作为主。筹粮的方针是取之于地富,取之于敌。即在打开城市前,部队吃粮主要是向地主筹借,其次是富农;打开城市后,就吃缴获敌仓库的粮食。发动群众主要是宣传党的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时筹的粮食多了,也开仓济贫,给贫苦群…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而定期吃顿没有食盐的午餐或晚餐,会给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科学家认为,定期吃顿无盐餐不仅可以减少盐摄入,也可清理肠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5,(10):19-19
张月英(1909~1938),女,宁夏豫旺(今同心县)人,190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一家四口全靠父亲给地主打长工养活,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衣不遮体,饥寒交迫。反动阶级的压迫和奴役,使张月英从小饱尝了劳动人民的种种苦难.1936年6月红军西征解放盐池、豫旺时,她和丈夫苏明升参加了革命。不久,张月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陇东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批妇女骨十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海文 《湘潮》2012,(1):28-32
卢冬生,190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七都一甲,一个贫穷而风景秀丽的山村。卢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父亲背井离乡下窑当窑工,母亲租了几亩薄地,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几年内母亲又连续生下了两个弟弟,生活更加艰难。为了糊口,卢冬生7岁就到湘乡二都柳树做了牧童。  相似文献   

18.
文婧 《廉政瞭望》2014,(24):67-67
殳俏写过一本《吃,吃的笑》.文字鲜美生动。看似写的是厨房美食,其中亦不乏人情世故,还专门提到“每个人都需要一本点菜宝典,以此注意饭桌上的政治学和良好的点菜礼节。”我倒认为,不仪点菜,在各种精装“吃”类图书中,如果有人潜心出一本领导饭桌攻略,势必会大卖。怎么和老板吃顿饭?这是个既矫情又实用的问题,在文人眼里,简直阿谀地要命。不过让老板高兴,就是让周围人日子好过,从这个角度上说,和老板吃顿欢乐餐,给周遭带来愉悦的影响,也是造福同仁的好事。  相似文献   

19.
1951年至1953年整党运动曙初民占多数,但觉悟不高,领导权被坏人掌握,造成组织不纯;第三类是地主、反革命分子拼凑的假支部。对第一、二类型的支部,主要是学习动员,交待政策,进行党员标准教育;结合检查党员的思想作风、阶级立场和观点,用总结工作的方式进...  相似文献   

20.
彭一是个不一般的学生,他身高和我差不多,但身形却超我一半。据他父母说,他一顿一个人能吃一只仔鸡,也许正是这种优越的家庭条件,使他过早的在身体上“发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