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切实加强选拔任用干部责任制——从汾西县买官卖官案看干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中共临汾地委委员、纪委书记王万年发生在吕梁山中的汾西县买官卖官案,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买官卖官者利用这个县党内监督机制上的薄弱环节,把行贿受贿的腐败行...  相似文献   

2.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最遭人痛恨。在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的节骨眼儿上,更是如此。人们痛恨用“乌纱”换银子的卖官者,而对拿银子换“官帽”的买官者,痛恨之外还加不屑。在一般人眼中,买官是可恨的:因为这意味着劣马淘汰良马,庸人挤掉能人;买官也是可耻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没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被各地揭露出来的数起买官卖官现象,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下大力气纠正买官卖官现象,已成为当前反腐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令人震惊的买官卖官现象现在干部队伍中比较流行这样几句话:“生命在于运动,当官在于活动”,“不跑不送,降格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只送不跑,提拔不了;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买官卖官已成为一些人发财升迁的重要手段。买官卖官一般都是“一对一”交易。为了增强隐蔽性,买官卖官之间多为直销,很少有中介组织插手。某地纪检部门曾对20多例买官卖官案件进行剖析,发现这种交易一般都选择在晚上,地点选在家…  相似文献   

4.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3):14-18
面对买官卖官顽疾,中央高层掷地有声:“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5.
郑发 《党建文汇》2001,(9):26-26
中央组织部近日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甘雏仁“买官”案、河北省平山县原县委书记刘秀田“卖官”案、山西省吉县原副县长姜建仲“贿选”案发出通报。  相似文献   

6.
中纪委、中组部近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陕西省商洛市委原常委、商州区原区委书记张改萍通过为他人晋升职务牟利等7起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张改萍的典型与他人不同,她的卖官居然有清单,而且条目清楚,她“批发”出去的27顶官帽都标明了相应的金钱数目以及27个官帽拥有者。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官员竟然是靠贷款来买“帽子”。把买官人卖官人都公诸于众,在官场而言,似是一件违反“潜规则”的咄咄怪事。卖官案的发生早已不只一起两起了,每逢换届时节,总是有一批人或闻风而动,或蠢蠢欲动。但卖官窝案我们常常看见,却始终不知道这…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查处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案件有数十起之多。像河南省新乡市委原副书记王德水,在担任荥阳县委书记、新乡市委组织部长、新乡市委副书记期间,多次收受他人“买官”款物折合人民币26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甘维仁“买官”案,是在查处成克杰案件时发现的,他为了谋求升迁,先后通过成克杰的情妇李平向成克杰行贿人民币27万元,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买官卖官顽疾,中央高层掷地有声:"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修补干部选拔用人制度,出台4项监督制度,健全防范打击  相似文献   

9.
《兵团党校学报》2010,(3):80-80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贯彻实施四项干部监督制度视频会议上指出,全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继续以最坚决的态度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加大对违规违纪用人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开展买官卖官问题专项整治,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12,(30):56
画外音:近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加大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力度,但买官卖官现象仍然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在一些买官者看来",官帽"只不过是用金钱换来的"商品",当他们用金钱敲开了官场的大门,如愿以偿戴上"官帽"后,便会以商人的眼光来看待、用做生意的方式来运作手中的权力。在恶性循环中,有些人甚至将市场法则中的拍卖方式移植到了选人用人中,买官者争相抬价,卖官者则待价而沽,谁出的价钱高,就把乌纱帽批给谁。如此疯狂的买官卖官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09,(9):34-35
被称为“白宫书记”的原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因买官卖官、打击报复举报人和受贿落马。然而,当初买官者却并未受到影响,目前均继续稳坐各自官位。  相似文献   

12.
观点     
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据报道,安徽阜阳法院卖官买官受贿案中不仅卖官者被依法判刑,参与买官的两位县级法院院长亦被查处免职,投机钻营者名位双失,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此案从开始送钱到被查处经十年之久,终究东窗事发,受到惩处。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中纪委、中组部联合通报了陕西省商洛市原市委常委、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卖官”等几起“买官卖官”的案例。深入剖析近年来发生的一件件“卖官”案例,一个普遍而突出的现象,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程序空转”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党委及纪检、组织部门的重视。选拔任用干部是一项政策性、程序  相似文献   

14.
<正>李云忠的贪腐有些特点:因为收钱"不倦",他慢慢变成了买官者的"牵线木偶";同时,他的胃口越来越大,连90万元这样不算小的数目,都被他斥为"打发叫花子"。买官卖官是公认的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恶劣现象,腐败之尤。近年来落马的"老虎""苍蝇",或多或少都有买官卖官之类的问题。买官卖官的交易很隐蔽,以卖官巨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严肃指出: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用人方面存在的这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党内外影响极坏,危害极大。必须严格整肃,坚决刹住这股歪风,坚决惩治这种腐败现象。”惩治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特别是不少地方仍在蔓延的“跑官要官”问题,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当务之急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读了《党建》第4期《狠刹不良风气坚持求真务实》一文列举的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了一些思考。我认为导致一些党员干部不求真务实的原因有三:其一,弄虚作假出政绩,欺上瞒下能升迁。在一些地方追名逐利,玩数字游戏,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顾群众死活,只顾取悦领导,此做法竟能频频得手,而且官位不断升迁。这样就引来众多效仿者,令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者心寒。其二,买官卖官者“智”,求真务实者“愚”。在一些地方因买官卖官者屡屡得逞,使得一些干部不务正业,专走上层路线,热衷于跑官要官,且被众人视为“智”;而…  相似文献   

17.
《新民周刊》刊登潘多拉的文章说,近几年来,县委书记岗位似乎在安徽成了腐败“第一重灾区”。仅在以阜阳为中心的皖北地区,就有18名在任和原任县(区)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查处。其中,定远县委原书记陈兆丰卖官案是受贿数额最大的一起,涉嫌向陈兆丰买官并如愿以偿的干部达110人,涉案金额15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8.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3):19-20
“买官卖官是危害最大、影响最坏的腐败现象,被人称为‘腐败之母’。它直接动摇和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中南大学廉政与法治研究中心李满春教授说,“虽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党组织不断加大对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力度,但买官卖官现象仍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买官卖官"现象严重,造成卖官者卖官或供给官职的前提条件主要是有私心的当官者拥有择官权以及现行的监督与惩罚手段相对滞后、乏力.而治理"买官卖官"现象应当强化反腐败的制度创新,如推进社会文化意识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创新、利益分配制度创新、监督和惩戒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20.
梁爱平 《党建文汇》2014,(12):26-26
谁在买官?谁在卖官? 案例:据检察机关指控,河南省安阳原市委书记张笑东从2003年到2013年,受贿单笔100万元以上的有9起.20万元以上的有20起,最大的一笔200万元,大部分在5万至10万元之间;牵涉人员多,共33人;犯罪类型集中,主要是买官卖官。在给张笑东行贿的33人中,28人来自党政机关,除两起为工作调动外,其余都是为工作升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