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资本论》,只要脱去其资本主义形式,就是一部完整的商品经济学。《资本论》体系不仅是一个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的体系,而且还是—个反映商品经济原理的一般劳动过程范畴的体系,而前者是以后者为基础的。这种商品经济一般体系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成为其一般基础。这个一般基础加上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的体系,就结合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体系。因此,发掘这个一般基础应是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是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宏著。它不仅对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把握时代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对商品经济的科学分析,对社会化大生产的科学分析,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基本功能的科学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信用理论对我国正在深化的国有企业改革,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信用是商品买卖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信用产生的前提是借贷资本的出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资本的借贷关系,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资本主义形式,是货币资本家为获取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商品,是一种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借贷资本的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进行全面批判,从而发展出他自己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同时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马克思承认由政治经济学提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相对有效性,但又指出其局限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发展了阶级关系和价值关系借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再生产中表现的中介,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基础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由干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醒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忽视了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理论研究,看作是对东方田园生活的留恋和对世界革命发展进程的幻想,是“不可饶恕的学究气”。(2)割裂了马克思早年社会主义理论与晚年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反对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的革命”,(《青年葛兰西论历史、哲学和文化》第123页)或“在东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股份制,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马克思没有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的思想,我国要不要实行股份制,只能根据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来探索和论证,不可能从《资本论》中“引经据典”。 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认识问题和研究工作都不能从已有的原则出发,而必须从事实出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确没有提出社会主义股份制的思想,他甚至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商品、货币,《资本论》中也没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但马克思主义理  相似文献   

6.
王宪章 《奋斗》2014,(12):56-58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一、《资本论》的写作背景1.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哲学方法论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一、《论十大关系》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卓越运用 列宁在概括《资本论》的方法论时,认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细胞”商品出发,因为它已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已经包含着资本主义的尚未展开的一切主要矛盾。由此出发,马克思一步一步揭示了这些矛盾以及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复杂关系和自始至终的矛盾发展过程。列宁的这一概括,说明了从哲学方法上看,《资本论》运用的一个主要方法是矛盾分析法,即把反映  相似文献   

8.
对于资本主义劳动和劳动关系的论述,是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石。其巨著《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灭亡的规律,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劳动和劳动关系本质剖析的基础上的。一方面,阐述了劳动和劳动关系的特殊———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特征,另一方面揭示了劳动和劳动关系一般的理论。正确把握和领会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关系一般的理论,对于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及劳动关系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在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和其他重要著作中,他对劳动和劳动关系一般的论述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1.…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是马克思光辉的经济学经典著作之一,马克思的供给理论贯穿于《资本论》中。《资本论》第一卷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了商品和货币的供给及其表现形式;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劳动力的供给,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进而论证了资本主义供给相对过剩的客观必然性;资本积累理论论述了资本供给,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如何改善供给,实现有效需求,在动态中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是马克思供给理论的核心。当前,我国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马克思的供给理论为基础,充分地发掘《资本论》中供给理论体系,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见成效,实现预期目标。同时,深入研读马克思的供给思想,也是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是马克思在极其艰辛的条件下花费了毕生心血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理论巨著,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集中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完美统一了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发现。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灭亡论",预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通过对三种典型错误理论的驳斥证明《资本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有科学的出发点,这是因为他把生产劳动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通过对人们的物质资料生产的研究,揭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政治经济研究的生产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它研究的出发点便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资料生产。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自然是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6页)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科学考察的《资本论》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的物质的商品,作为《资本论》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劳动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便是生产物质商品的劳动。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对经济相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问题,理论界讨论得十分热烈,许多有见地的文章澄清了人们对“补课论”的糊涂认识,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进行了理论论证。但是,也有一些观点欠严谨,如把马克思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称为西方社会主义理论,而把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阐述,称为东方社会主义理论,这就很值得商榷,笔者谨就此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有关消费的理论马克思没有作专门的论述 ,但散见于他的著作中。特别是在《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马克思所论及的消费内容是极丰富而深刻的 ,它从不同侧面形成了马克思消费理论。现在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 ,对于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消费理论 ,指导我国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的消费理论马克思首先把消费分为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认为 :“提出生产的消费这个规定 ,只是为了把与生产同一的消费跟原意义上的消费区别开来。”①在《资本论》中说 :“这种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区别在于 :后者把产品当作活的…  相似文献   

14.
资本和剩余价值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核心范畴。马克思创造和运用了这些范畴,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为了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赋予了它们资本主义的特性。由此,我国经济理论界长期以来,把资本和剩余价值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是仅仅用来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从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绝对不容许存在这些东西,承认它们的存在,就等于抹杀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于否定了社会主义。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却越来越迫使人们打破传统的观念,应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等范畴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全国党校系统《资本论》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于1990年7月11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年会以“《资本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主题,就《资本论》的现实意义,《资本论》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资本论》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现实意义与会者一致认为,《资本论》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她不是教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他的巨著《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了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三个理论,这三个理论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和资本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实现条件,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灭亡的规律。但是,单就这三大理论本身来说,如果去除资本主义这一特殊性质,从普遍意义上看,为促进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向前发展,它们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活动,仍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资本论》,本文就社会资本再生产这一理论,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间题谈点粗浅认识。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从简单再生产入手,通过对社会总资本  相似文献   

17.
石建水 《求实》2016,(1):21-27
《资本论》根源并从属于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等文献群为代表的唯物史观建构的早期理论历程。《资本论》是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研究中的应用,通过这一具体应用,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而且强有力地验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因而,《资本论》也是唯物史观建构历程的重要理论环节。在此意义上,《资本论》就是一部浓缩版的唯物史观,因而不存在所谓早期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断裂、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与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的断裂。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指引着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终于找到了从本国实际出发的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思想基础,它体现了《资本论》所阐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原则、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同时它又把这些基本规律具体化了,从而也就进一步丰富了这些方面的内容。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国以来,…  相似文献   

19.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的物化导致人与人的现实关系向物与物的幻化关系让渡。马克思在对商品物化现象的批判中提出"商品拜物教理论",该理论是《资本论》中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颠倒与异化的利器。本文在把握商品拜物教科学内涵中厘清其机理,并对商品拜物教进行科学外延,以商品拜物教为理论基础反思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这是马克思主义史上一个空前的新课题,我们必须也只能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积极而又妥贴地解决好这个历史性的课题。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的、辩证的、历史的剖析。这个剖析,揭示了社会的大生产发展导致的由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也勾划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则是言简意赅地对整个《资本论》的方法论作了概括,重温《序言》所阐述的一系列方法论原则,对于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探索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