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布什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白宫于2002年9月20日发表的布什上任后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自“9·11”事件后,继《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核态势评估报告》之后的又一事关国家安全政策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至此,体现“布什主义”的重要文件已基本齐备。  相似文献   

2.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的霸权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11事件”以来,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布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学说。这是与克林顿政府不同的、具有“布什主义”特征的战略理论。伊拉克战争是实施这一战略理论的初步尝试,并进而使其成为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方针。现将该学说的主要论点介绍如下。一、“失败国家论”与“政权更迭”。冷战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安全战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2002年9月,布什政府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安全战略转变的标志。该报告提出,当前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是恐怖主义网络与拥有大规模…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布什9月20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宣称美国将改变在冷战时期奉行的“遏制战略”,取而代之的将是对那些阴谋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怖分子和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这表明美国已经把“军事至上”主义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中心,并把打击恐怖主义及庇护者作为“重中之重”。基于这种思想,美国加紧在其所有的战略利益空白点和  相似文献   

4.
2002年9月20日,美国布什政府全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浮出水面。美国共和党政府向国会递交了布什上任以来的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标志着美国安全政策重大调整的报告,指出了“9·11”事件后美国面临的新的威胁和敌人,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美国应对新挑战的战略,即拟对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敌对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式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25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国土安全法案”,国土安全部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美国自1947年设立国防部以来,美国最大的政府机构调整。在白宫举行的签字仪式上,布什总统发表讲话说,成立国土安全部的法案是为保护美国和美国公民免受新型威胁所采取的“历史性行动”。  相似文献   

6.
丛林 《观察与思考》2004,(22):22-23
美国的反恐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轰然坍塌、五角大楼浓烟四起,美国民众一日之内陷入极度恐慌之中。惨痛的教训使美国人真正意识到本土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因此,“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迅速将国土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最优先位置,并为美国国土安全加上了四把“保险锁”。第一把锁:出台《国土安全国家战略》。2002年7月,布什政府正式公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国土安全国家战略》报告,对美国国土安全政策作出  相似文献   

7.
覃辉银 《湖湘论坛》2007,20(1):108-110
冷战结束,美国各界就美国未来的全球战略选择进行了思考和争论,逐渐确定为确保其世界领导地位.美国历届政府都明确地追求这一战略目标:布什的"世界新秩序"主张是初步设想,"克林顿主义"对其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布什主义"又走向了极端."新帝国主义"的困境在于过高估计美国实力以及战略手段和目的之间不协调,布什第二任期的战略向自由主义有所回归.  相似文献   

8.
“9·11”的废墟虽清理完毕,但它留下的影响却长久难除。“9·11”后,美国在“反恐”的旗帜下,对外战咯从“邪恶轴心论”发展到了“先发制人”,布什的反恐战略思想也成了“布什主义”。然而,“布什主义”在世界上受到的是广泛的批评。  相似文献   

9.
<正> 今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提交了他上台后的第一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报告不仅确定了维护美国安全、推进美国利益的总目标,而且确立了国家安全的具体战略目标:①维护并加  相似文献   

10.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戈尔12月13日晚在华盛顿发表电视讲话,承认自己在总位选举中失败,并祝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得克萨斯州州长布什当选下届美国总统。  戈尔说,“为了人民的团结和民主的强盛”,他承认自己竞选失败,并接受总统选举结果。他表示将与“新总统”布什进行合作,并希望尽快与布什会面,以“弥合双方的分歧”。他还呼吁美国人民为了国家的利益,把“党派争吵放在一边”。  在戈尔承认自己竞选失败后,布什作为当选总统当晚也在得克萨斯州众议院发表讲话,表示“竭尽全力”履行总统职责。他呼吁美国人民“把政治…  相似文献   

11.
三、构成美国战略的三个“恒定因素”:理想、实力、手段一般都把乔治·W·布什政府上台后的国际战略,特别是“9·11”后的外交,归纳为极端美国主义的“新保守主义”。不论从它的政策表现和制定政策的核心班子看,这一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新保守主义”的外衣下,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美国战略的坚硬内核——现实主义。布什第一任期内美国新保守主义政策的突出特点有三: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更迭别国政权。“9·11”事件使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由其对外战略的工作次重点变成了首要任务。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国土安全法》(2002年11月…  相似文献   

12.
“先发制人”自卫论作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形成于布什。国际社会对其基本上是反对的。从法律角度看没有联合国的授权,先发制人的自卫虽然符合美国国内法但不符合国际法。  相似文献   

13.
“9&#183;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声称:“每个地区的每个国家现在都要做出抉择。你们不是站在我们这一边,就是站在恐怖主义分子那一边。从今以后,任何继续庇护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都将被美国视为敌对政权。”从这种以是否支持美国反恐怖来划分敌友的论调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反恐怖问题上是不赞成搞双重标准的。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声称:“每个地区的每个国家现在都要做出抉择。你们不是站在我们这一边,就是站在恐怖主义分子那一边。从今以后,任何继续庇护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都将被美国视为敌对政权。”从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2月,美国公布了《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美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利益、战略目标以及政策策略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报告宣称,在人类走向ZI世纪时,美国将奉行与新世纪相适应的国家安全战略,这项战略有二个主要目标:加强美国的安全,促进美国的经济繁荣,推动国外的“民主”与“人权”。实施这项战略的手段是:加强军事实力,致力于美国外交,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稳定,强化世界“民主”力量。美国在世纪之交制订和公布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意在确保新世纪是‘表国世纪”,其霸权心态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6.
文化安全的基本内涵徐九仙撰文指出,2002年9月13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在第57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时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安全问题。在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的要求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六中全会把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共同列为国家的四大安全。文化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安全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宣布为保卫美国本土和海外驻 军及其盟友的安全,下令军方着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NMD),并使其于2004~ 2005年间开始运行,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造成“灾难性破坏”。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6,(1):49-50
2005年11月19日,应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美国总统布什乘坐“空军一号”专机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访问。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于2005年11月20日上午和中午会见了布什总统。这是布什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第三次来华,也是他连任后首次访华。  相似文献   

19.
张薇 《湖北社会科学》2004,6(4):100-102
布什主义作为现今美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具有单边主义、先发制人和谋求强大的军事打击能力三大特点。在外交政策上表现出明显的单边主义倾向,总是毫不犹豫地单独行动;在安全战略上,强调先发制人,采取先下手为强的进攻型措施;在干预手段上,强调军事力量的关键作用,谋求强大的军事打击能力。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即是布什主义策动下的两场战争。布什主义对当今国际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体现在它对现今国际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给国际社会增添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当阿富汗战争进入尾声,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军是否能最终抓住本·拉登之际,美国东部时间12月13日,美国又传出惊人消息: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务卿鲍威尔、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的陪同下,来到白宫玫瑰园,向等候在那里的众多官员和新闻记者发表讲话。布什宣布:美国已正式通告俄罗斯,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ABM)。布什称,该条约阻碍美国为可能的恐怖袭击而发展防御手段。消息传出,世界为之震惊。这不仅是美国自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一次退出一个重要的国际协定,而且意味着持续了近30年之久的禁止战略防御的国际机制从此崩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