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匡宁 《党史文苑》2010,(1):19-20
抗战时期,中共为了争取抗战宣传战的胜利,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了广泛宣传,中共报刊便是宣传途径之一。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中共报刊作所作的抗战动员宣传工作以及取得的宣传效果作了梳理与简析。  相似文献   

2.
抗战爆发前后,中共在福建创办了众多抗日救亡报刊,这些报刊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这些报刊为载体进行的抗战文化宣传,形成了以永安为中心、向全省辐射的舆论阵地。这不仅吹响了福建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号角,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而且维系和巩固了统一战线,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群众基础与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3.
全面抗战时期是中共宣传思想工作日趋成熟的重要时期。《群众》周刊以宣传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旨,在国统区的宣传工作,体现了中共宣传的灵活性和原则性。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主要侧重于两党"合作"方面,宣传内容上侧重宣传国民党的正面抗日,同时对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提出一些批评与建议。抗战中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主要侧重于两党"矛盾"方面,宣传内容上对国民党反共、对日妥协倾向进行抨击,同时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又侧重于两党"合作"方面,要求民主反对独裁,继续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4.
全面抗战时期是中共宣传思想工作日趋成熟的重要时期。《群众》周刊以宣传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旨,在国统区的宣传工作,体现了中共宣传的灵活性和原则性。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主要侧重于两党"合作"方面,宣传内容上侧重宣传国民党的正面抗日,同时对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提出一些批评与建议。抗战中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主要侧重于两党"矛盾"方面,宣传内容上对国民党反共、对日妥协倾向进行抨击,同时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又侧重于两党"合作"方面,要求民主反对独裁,继续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5.
一、抗战爆发后中共报刊活动的迅速恢复及成因历史就有这么巧合,抗日战争时期闽西中共报刊活动的恢复是与抗日战争的进行几乎同时开展起来的。还在抗战爆发后的第5天,由闽西地方党组织的最高机构——中共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即在其机关报《红旗》第18期上,集中大部篇幅,刊登有关文章,对争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进行探讨,从此迈开了抗战时期中共报刊活动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6.
杨必军 《湘潮》2011,(11):36-39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境内曾创办过诸如《抗战日报》、《中苏》(半月刊)、《时事动态》等宣传抗日为主题的报刊。在诸多的抗战宣传报刊中,还有一份鲜为人知的报纸《洪江晚报》。  相似文献   

7.
洪富忠 《党的文献》2019,(6):110-116
由于国民党的全面封锁和对舆论的控制,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中共国际形象存在缺失和被误读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建构中共国际形象上作了许多努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二是为信息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渠道,在这些渠道中,大后方的外国记者,尤其是英美记者,是中共国际形象建构的重要中介。通过一系列举措,中共向国际社会展现了自己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真实面貌,其政策主张和英勇抗战事迹得到了国际社会相当程度的认可,抗战之初中共国际形象缺失和被误读的状况得到了改善,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中共的国际知名度也逐步提升。虽然中共加强对外宣传及海外人士对中共有关事迹和信息的传播,对中共国际形象的建构和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高举全民族抗战伟大旗帜,总计创办报刊80种以上,构筑了抗战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抗战报刊还极大丰富了东北抗日文化和中国新文化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战时壁报工作服务团成立并创办发行《壁报》,以其快捷、高效的发行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上海人民尤其是下层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精神,颂扬上海军民的英勇杀敌事迹。《壁报》突出全民抗战、全面抗战、抗战到底的指导思想,宣传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凸显了中共在抗战初期试图引领舆论走向的政治觉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共的影响力和声望。  相似文献   

10.
潘琦 《党史博览》2018,(3):47-51
正毛泽东说:"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其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抗战时期省港地区的进步文化工作者,在中共的领导和推动下,为民族生存和祖国独立,同军事战线协同作战,其活动遍及各个文化领域。他们建立了文化团体,创办进步报刊,进行空前繁荣的文艺创作,以及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宣传活动等等。抗战期间,中共领导下的省港文化活动对祖国抗战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并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战时壁报工作服务团成立并创办发行《壁报》,以其快捷、高效的发行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上海人民尤其是下层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精神,颂扬上海军民的英勇杀敌事迹。《壁报》突出全民抗战、全面抗战、抗战到底的指导思想,宣传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凸显了中共在抗战初期试图引领舆论走向的政治觉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共的影响力和声望。  相似文献   

12.
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的对日作战上,也体现在唤起民众、宣传抗日、鼓舞士气、瓦解敌军等宣传工作方面,中共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在整个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抗战初期,在团结、进步、抗战的氛围下,中共在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大力宣传抗日、进步思想,培养了一批深入乡村的基层力量,促成中共党组织在桂北的成立、发展,扩大了党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桂北武装起义的发动奠定了组织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的对日作战上,也体现在唤起民众、宣传抗日、鼓舞士气、瓦解敌军等宣传工作方面,中共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在整个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1938年2月,国际反侵略运动总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世界援华制日大会,中共领导人积极参与、陕甘宁边区各界热烈响应、中共中央机关报刊持续关注。中共对世界援华制日大会的态度,表明了中共坚持独立自主与全力争取国际援助相结合的策略方针,是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6.
段俊 《理论学刊》2020,(4):160-168,封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纸期刊作为华北抗战戏剧的重要传播媒介,直接参与了戏剧的发展历程,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戏剧救亡宣传的平台。围绕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报刊记载和存储了在华北地区产生并传播的珍贵剧本资料,引介先进的戏剧理论,刊载各类戏剧研讨会议情况与理论文章,借此开展深入探讨和广泛论争,构建了大众化的戏剧理论体系。报刊媒介推动了抗战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的蓬勃开展,对戏剧的广泛传播和抗日救亡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1931年11月至1940年2月期间,参与领导了东北抗战,努力贯彻落实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抗战路线,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条重要的抗日战线,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孤岛"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沦陷上海进行的抗战宣传,以其不凡的实绩,不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也在中共宣传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今天的宣传工作,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云南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与文化的宣传中心.民营报刊作为云南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抗日救国,启发民众思想,发动群众运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尝试根据抗战经历的三个时期,从云南民营报纸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内容,初步考察党的统战思想如何对云南民营报刊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美外交是抗战时期中共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但在抗战前期及中期,由于美国对华采取了完全支持、依赖国民党的政策,中共对美外交并没有施展的余地。直到抗战末期,才得以进入实施阶段。本文试就此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