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伴随着晚报、晨报等都市报纸的兴起,地市党报的发行越来越难,因此地市党报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一下发行市场,找出自身的“卖点”,在稳定发行量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党报的政治优势,在发行市场的夹缝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党报姓党”仍是竞争优势和强势党报是党的喉舌和耳目。党报作为主流报纸,其政治优势是非主流报纸不可比拟的,它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地市党报作为党的地方性机关报,其特性和任务决定了它只能姓“党”,必须围绕地市党委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新闻报道。这一特性和任务既规定和限制了地市党报的服务定位,也赋予地市党报生存竞争的优势和强势,使之具有都市报等休闲报纸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都市报迅速崛起,不少地市党报发展出现困境。从本质上讲,地市党报作为新闻信息资源的载体,与都市报具有的报纸功能是基本相同的。地市党报与市场化报纸相比较主要是在观念上、体制上和机制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地市党报要实现拓展市场,必须准确认清自身存在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地市党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读者,赢得更大的市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三贴近”上做好文章。本文论述了落实“三贴近”是增强地市党报权威性和真实性的需要,也是扩大地市党报影响力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分析了落实“三贴近”提高地市党报竞争力的若干途径,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无锡日报社实践论地市党报可持续发展的地域性战略》一文,是作者在南京读研时花数年心血所完成的研究课题,本刊选载的部分为论文的第四章,更是作者前后作了一年多时间调查、研究后写成,有自己的独创见解。该文之所以将《无锡日报》作为个案研究,是因为其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无锡日报》的今天也许就是其他多数地市党报的明天”。作者力图从地域的研究上探索一些影响地市党报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原文的四大章节分别为《地市党报可持续发展扎根的土壤——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地市党报可持续发展必要的助长剂》、《社会文化环境——地市党报可持续发展永恒的卖点》、《地市党报可持续发展蕴藏的巨大潜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地市党报同样要走市场之路,要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机遇。为了适应地市党报向市场的转型,报社的会计人员应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财务理念,积极投身到报社日益扩大的经营活动中去。一、地市党报财务工作现状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地市党报办报与经济工作的双重发展,会计工作在报社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传统的记帐、算帐、报帐的“簿记式”会计已不能适应报社经营管理的需要,今天的会计要上升到战略管理会计的高度。我们知道,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直接承担者,他  相似文献   

6.
随着多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报纸跨区域创办政策的放开,加上一些大城市的都市报到地市抢占市场,地市党报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的报业市场中,地市党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传播优势,其区域影响力是垄断性的。然而,近几年来以市场为指向的一批批都市报迅速崛起,其市场覆盖率、绝对发行量不少都超过了当地党报。那些走向成熟的晚报、都市报,功能定位正,努力从“拾遗补缺”、“茶余饭后”向主流报纸转变,向地市党报的“老大地位”提出了挑战。另外,随着网络对生活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7.
面临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地市党报确实发生了较大变化,新闻的时效性、信息量、服务性,都得到了一定增强。从市场的信息反馈看,特别是与同是党报的《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等相比较,许多党报无论是从版式还是内容上,还是缺少浓郁的现代气息,贴近市场还是不够。一、地市党报贴近读者与贴近市场是一致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的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新闻工作者职责所在,但地市党报的导向决非仅限于政治上,也应反映在社会生活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上。  相似文献   

8.
当前,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要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好民生新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既能够使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又能够在读者中产生更强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出自身的特色,提升地市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报业行列里,一些地市党报目前的处境十分尴尬,有时甚至是“四面楚歌”:领导不满意,群众有怨气,读者不想看,客商不青睐。寻求地市党报的办报变革,在中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那就是要看看上级党报的动态,尤其是要参照我党的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因此,每一次《人民日报》的改扩版不仅受到读者的关注,也受到我们这些地市党报人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面对报业市场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局面,身处基层的地市党报纷纷调整发展思路,试图通过扩充信息量、增添趣味性等改版尝试,做大做强党报事业。虽然改版后,报纸版面增加了,内容增多了,但是,从调查回馈表明,读者对一些地市党报的改版结果并不十分认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舆论影响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组成部分,提高舆论影响力是地市党报最根本的任务。当今,机关报只有走出机关才能适应市场,只有走出机关才能实现“三贴近”,只有走出机关才能提高舆论影响力,已成为广大地市党报报人的共识。那么,作为地市党委机关报的地市党报如何才能走出机关? 根据我报经验和兄弟报社的成功探索,我认为有八条途径可行可寻,即搞活动、进社区、上报摊、登机舱、入闹市、送农户、跨校园、当赠品。  相似文献   

12.
地市级党报是我国报业家族中庞大的一支,也是覆盖国土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支。300多家地市报,覆盖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进入新世纪后,地市报面临的竞争态势愈加激烈,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在此形势下,探寻地市党报的发展之路是非常必要的。地市级党报面临的困境目前我国地市级党报面临的局势,简言之,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一)我国地市级党报面临的内忧 1.新闻采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不足与人才外流的矛盾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新闻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除部分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带的地市党报外,绝大部分地市报都既缺新闻采编人才,又缺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西部广大地区情况尤其严重。而一  相似文献   

13.
一、新形势下地市党报主流媒体地位面临挑战 在媒介业发达、价值观多元的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必须有自己的主流媒体,以传达社会主流声音,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报毫无疑问是我国的主流媒体。中央党报是国家的主流媒体,各级地市党报就是区域主流媒体。在我国,党报可分为中央级党报、省级党报和地市级党报,从数量上看,这三级党报约占我国报纸总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分报业,一分党报,党报始终都是以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主流媒体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伴随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过去那种龙头"老大"的地位不断受到冲击。不仅本埠晚报、都市类报纸不断强大,分得"一杯羹",一些省会媒体也来到地方"抢滩"。在这种情况下,地市党报作为党政喉舌,应在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党报研究》2004,(3):42-43
与中央级媒体及城市生活报相比,舆论监督一直是地市党报的薄弱环节,表现为畏难情绪大、监督声音弱、社会效果差,地市党报普遍认为自身处于“难监督、监督难”的窘境。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外因,亦有内因。外因来自社会环境、领导  相似文献   

16.
地市级党报是一张面向基层干部、面向群众的党报。从根本上来讲,地市党报的发展除硬件建设外,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加强队伍建设,这是地市党报发展之本。地市党报要建立起强大的队伍,必须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专业队伍建设,一手抓业余队伍建设,只有这样,地市党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编辑部进人要把住“进口”关,这是地市党报加强队伍建设的基础,忽视这一点,新闻队伍整体素质就会受到影响,队伍建设速度将延缓,甚至造成日后难以弥合的后遗症。本人在十堰日报编辑部工作十多年,对报社近年来愈来愈深入的人事制度改革感到欣慰,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一支高素质队伍所产生的巨大效应。从1998年起,十堰日报把选人用人的着眼点盯在人才市场上,大胆进行改革,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面向社会选配编辑记者。凡选调的编辑记者,一律不办理人事调动手续,其档案由本人转交到当地人事中心代管,报社不接受任何人事档案。所选调人员,经过一个时期的实习和见习,参与报社优化组合,竞争上岗。聘任期间同工同酬,在什么岗位,完成什么任务,拿多少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都市类报纸、电视的不断增加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地市党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挑战,地市党报要继续保持主流媒体的地位,需要主动走市场化道路,主动与读者贴近,做足做好民生新闻,把党报办成读者的“贴心”报,以改变可读性差、贴近性弱、发行量下降等颓势,增添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是为适应其受众需要而办的;如果一种媒体不能适应其受众的需要,不被其受众所认可,它就不仅没有市场,而且连存在的必要都没有了。由于各种媒体的性质、特点、定位不同,其受众构成、受众需要也有所不同。以报纸为例,全国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不同,党报与晚报、都市报不同。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报纸,都只有对自身受众的需要有所了解,并针对自己受众的实际需要采取对策,才可能赢得受众的认可。本文仅就地市党报的受众需要及适应对策谈一点浅见,以期得到行家指教。一、地市党报的受众范围从理论上讲,地市党报作为地市党委的机关报,它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喉舌和耳目,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它应该是面向全体人民群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报纸版面的增多,地市党报的稿件需求量越来越大,新华社是我们国家最大的通讯社,担负着代表国家发布新闻的职责,是中国最权威的“消息总汇”,充分利用新华社播发的稿件,精心打造新华社稿件落地平台,成为办好地市党报重要的一环。怎样打造新华社稿件的落地平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世纪,不断扩张,已成为党报发展之必须。走扩张之路,得有一定的条件,或雄厚的经济基础,或优越的地理环境等。沿海城市党报和内陆地区大城市党报,组建报业集团,发展第三产业,扩张发展搞得红红火火。没有条件的内陆地区中等以下城市的党报,由于地方小,报纸影响不是很大,年广告额总是在几百万元内徘徊。经济收入上不来,扩张发展从何谈起?由此可见,广告制约了内陆地区党报事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内陆地市党报提出了一个课题——在稳定本地广告的同时,向外招商,走好扩张发展的第一步棋。在世纪交换之际,常德日报为走出扩张发展的第一步棋作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尝试,开了内陆地市党报向沿海等大城市招商的先河。调查了解市场不搞盲目招商把招商的地点定格在沿海和大城市上。早在去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