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二十九军将士在卢沟桥痛击日寇挑衅,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1931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东北军不放一枪,拱手让出了东三省,而六年以后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揭开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序幕。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日益觉醒。促成这一觉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中国共产党奉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正确方针,对二十九军开展了大量的统战工作,则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中国共产党纠正“关门主义”的“左”倾错误,是争取二十九军的必要前提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全国各地各阶层民众掀起了一场反蒋抗日的巨大浪潮。但  相似文献   

2.
解放厦门,是我军有史以来头一次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也是一次成功的大规模岛屿进攻战例.我人民解放军参加厦门之战的部队,有第十兵团的二十九军和三十一军的四个师:八十五师、八十六师、九十一师和九十二师。并配属有若干炮兵.兵团部署三十一军从厦门岛西部北起石湖山南到鼓浪屿突破,二十九军从厦门岛北部西起神山东到五通道地段突破。当时我任八十五师师长兼政  相似文献   

3.
《前线》1986,(2)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我国守军奋起抵抗,中国革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二十八日、三十日二十九军从北平天津撤退,华北两大城市相继沦陷。抗日战争一开始,党就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进行全民全面抗战。北平沦陷后,许多大学南迁,上层人物纷纷南下。在形势突变的情况下北平地下党市委组织了一批批青年学生开赴抗日战场。大部分由天津乘船经青岛转赴济  相似文献   

4.
《湘潮》1995,(5)
中国共产党与卢沟桥抗战一般认为,卢沟桥抗战是国民党二十九军广大官兵在全国抗日热潮的推动下,自觉抵抗日寇的爱国表现。事实上,卢沟桥抗日烽火的燃起,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重要成果。"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与此...  相似文献   

5.
第十兵团奉命进军福建,在地方党政机关和广大群众支援下,继解放福州、泉州、漳州之后,接着组织二十九军与三十一军协同作战,于1949年10月15日夜间,同时渡海向踞守厦门岛之敌发起攻击,先后突破敌阵,直扑市区。17日10时许结束战斗,全歼守敌,厦门完全解放。当时我是二十九军八十五师参谋长,参加了战斗的全过程。总政  相似文献   

6.
卢德峰 《世纪桥》2010,(8):40-43
<正>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在广袤的三江平原上,发生了一起震惊敌伪政权、令敌酋伪吏心惊胆颤、使抗日军民备受鼓舞的大事件。这就是伪三江省公署梧桐河金矿局矿警队武装起义。起义军高举义旗,加入抗日联军,被改编为第六军四师二十九团。而这次起义的组织领导者之一,就是中共佳木斯地下市委梧桐河小组负责人马克正。  相似文献   

7.
1949年5月27日解放上海战役结束,我十兵团就奉令冒酷暑进军福建,在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的率领下,二十八军、二十九军、三十一军于苏州、常熟、嘉兴一带进行紧张人闽作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和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序幕。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经历了由"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相似文献   

9.
报刊文摘     
丛德滋早在求学时期,就开始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丛德滋从东北大学毕业以后,被介绍到国民党政府军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1934年,丛德滋发表文章揭露蒋介石卖国投降和内战行径,于当年6月被逮捕。直到9月,才由张学良将军亲自下令释放,安排在东北军总部办公厅任机要秘书。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到西北围剿陕甘革命根据地后,丛德滋随军到了西安,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后,成立了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联合办公厅,丛德滋负责特种宣传组工作,并创办了《解放日报》。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囚禁后,丛德滋…  相似文献   

10.
卢德峰 《世纪桥》2010,(2):51-54
<正>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曾有一支抗联部队从东北抗日战场辗转来到西部边陲——新疆。这支来自白山黑水的部队主要由原东北抗联第3军1师、9师和第6军4师28团、保安团组成,总数约500余人。1938年2月肇兴镇战斗失利后,他们暂时转移到苏联境内。苏联政府没有同意他们继续回到东北抗日战场的  相似文献   

11.
赵尚志和方正抗日根据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江 《世纪桥》2009,(20):43-46
赵尚志,1908年10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喇嘛沟村(今尚志乡尚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到抗日斗争洪流中。历任珠河(现尚志市)反日游击队队长、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务。  相似文献   

12.
于天放,原名于九先,黑龙江省呼兰县人。1929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一党,任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1932年由北平市委派回东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于1945年“九三”光复前,先后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巴彦抗日游击队特派员、北满省委龙江特支书记。东北抗联十一军政治部主任、三路军总政宣传科长、三路军六支队政委、&指挥部军政特派员等职,为东北抗日武装斗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40年冬至1941年.我有幸在小兴安岭与这位抗B名将相识、相处了一年。时间距今虽已四十多年,但那烽火年代里的子天放同志,对我们…  相似文献   

13.
1936年9月18日,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从抗日大局出发,为解决中国共产党对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问题,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东北民众抗日联合军总司令赵尚志建议并组织在抗联三军被服厂召开了有中共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和抗联第三军、六军党委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简称"珠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4,(3):35-35
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沈阳市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驻沈阳的东北军发动进攻。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人民拉开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序幕。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从1931年10月开始,陆续派出省委、省军委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杨林、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赴南满、东满和北满等地组织了10余支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5.
五、成立抗日救亡组织,开展群众运动,推动东北、西北两军抗日为了用群众抗日运动推动东北军、十七路军走上武装抗日的道路,并争取两军对抗日群众的支持,东工委和西北特支共同努力,积极开展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6.
陆平同志长期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文化大革命”后是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他2002年11月28日逝世,享年88岁。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悲痛之余,我回忆起了62年前与陆平同志的第一次相遇。 1939年冬天,我从北平投奔平西抗日根据地肃克任司令员的挺进军,从一个女中学生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组织上派我到华北联大学习。当时联大在冀西北坪村,校长是成仿吾,著名的社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九日,闽西地方国共两党的代表在谈判协议上签字,标志着闽西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它是闽西地方国共两党由十年内战走上团结抗日的历史转折。(一)国共两党闽西地方组织诞生于第一次国  相似文献   

18.
1949年我二十九军二六一团进军福建后,兵分两路,由副团长杨增同率一营及团直部分连队随军、师主力参加福厦金等战役,团部率二、三营城防南平及维护闽沪通道安全,巩固后方,起初,由我四连在南平担负城防.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二日长沙“文夕”大火前几天,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聂洪钧同志征求我的意见,要我随“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撤到沅陵,继续编辑《中苏》半月刊。我则希望去抗日前线,他同意了。遂由省委秘书长帅孟奇同志写了封信,介绍我到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会工作。从这时起,我在边区搞了二十九个月的地下工作,直至一九四一年三月才离开这块老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抗联名人志     
陈久荣(1904—1937)黑龙江宁安人。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入东北军当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士兵投奔抗日救国军,任新编第五连连长,多次参加打击日军的战斗。1933年2月率部到宁安参加李延禄领导的抗日救国游击军,任军部副官。7月部队改称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1934年初任代理军政治委员,丰部进行抗日游击活动。同年秋,被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6年秋回国后被派到饶河,以东北抗日同盟军第二师为基础,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任军长兼第一师师长。1937年3月率部队伏击日伪军,予敌以很大杀伤。在指挥部队突围时,于饶河西北小南河天津班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