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我们把历史的年轮暂时先往回拨到上个世纪初。 1901年,慈禧太后66岁大寿来临之际,袁世凯花了1万两白银,从香港购置了一辆1898年由美国人杜里埃兄弟设计制造的轿车,献给了慈禧太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人慈禧太后要和外国人"一决雌雄"。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正式向各国宣战。面对义和团斗争的高涨形势和八国联军的威胁,清政府内部产生了意见分歧,慈禧太后开始举棋不定,连续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和战问题。6月17日,直隶总督裕禄奏报:洋人力索(强要)大沽炮台,慈禧太后闻此甚为生气。这时,载漪、  相似文献   

3.
<正>1928年7月,慈禧太后定东陵和乾隆帝裕陵的宝库被军阀孙殿英盗掘了。这些宝物后来到底都弄到哪儿去了?孙殿英分得宝物11箱孙殿英盗陵活动正式动手在1928年7月8日,持续到7月10日。根据事前的部署,果断结束盗陵行动,将所  相似文献   

4.
1902年,张之洞举行慈禧太后万寿庆典,时为张之洞幕僚的辜鸿铭感叹:"满街都是唱《爱国歌》,未闻唱《爱民歌》者"1901年9月7日,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订立。同年10月6日,慈禧太后从西安动身回京。当时火车只通到直隶正定,其余路途,皇室一行都乘黄色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清朝乾隆皇帝(一七一一——一七九九年在位)和慈禧太后(一八三四——一九○八年)的御用宝印是由名贵的福建寿山石雕琢而成的;其中“慈禧太后御鉴之宝”寿山石印如今还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寿山石雕是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工艺品,历来享有盛誉.在历史上,它的技艺鼎盛时期是在清代(一六四四——一九一一年),当时石雕名手辈出,品种多样,既有印章、文具和器皿,又有人物、禽兽和镶嵌饰品.  相似文献   

6.
<正> 张培刚教授在香港大学作演讲时说,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维新派的领袖人物问题。明治维新很现实,拥护明治天皇,实行改革。可是戊戌变法人物,改革精神可嘉,但却找错了依靠的对象,他们找到光绪皇帝,没有找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假如当时找慈禧太后,尽管她比较保守,但她基本上是同意维新派的改革主张的,她实行20%——30%的改革,比不当权的  相似文献   

7.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变法。由此,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揭开序幕,新政在政治上最重要的动作就是预备"立宪"。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17)
正甲午海战爆发的这一年,慈禧太后60岁。她生日的同一天,日军攻占大连。这让她筹办多年、耗银近一千万两的生日派对只能草草收场。赔太多钱,慈禧也不在乎,反正这又不是她的私房钱。她要那么多私房钱干什么?近读清史,读到这么一个细节:李鸿章察觉到了日本选择甲午年发动侵略战争,其原因之一就是:"日知今年慈圣庆典,华必忍让。"所谓"慈圣庆典",是指1894年,大清帝国掌国者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日本人确实太懂中国了。  相似文献   

9.
宣勇 《中国减灾》2006,(2):22-23
1669年(清康熙八年),安徽举人王致和进京会试落第,为谋生计,发明臭豆腐工艺。传说因慈禧太后喜欢,将其列为御膳小菜,取名“青方”,从此身价倍增。  相似文献   

10.
侯宜杰 《中国人大》2010,(12):46-47
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均严厉禁止人民结党立会。清王朝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害怕汉人反抗,禁令尤严。1898年戊戌变法时维新志士发起成立了极少数团体,不久被慈禧太后严禁。  相似文献   

11.
慈禧赈灾     
专制的慈禧太后,竟然也做过一件善事。  相似文献   

12.
《春秋》1996,(1)
近年来,围绕“中山”舰的打捞问题,在舆论界连连爆出了举国关注的热门话题。为什么一艘已在长江江底长眠了56年的“中山”舰,在社会上引起了如此强烈的反响呢?1895年2月17日,由于清廷的腐败,使颇具规模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1898年,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首先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光绪皇帝接受了康有为的建议,并在颁发“明定国是”的诏书中强调:“国家讲究武备,非添设海军,筹造兵轮,无以为自强之计。”还下旨向各省筹款188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建造舰艇之用。可是,此计划因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而夭折。慈禧太后不但镇压了变法的领导人,还挪用了大量的白银。1908年,慈  相似文献   

13.
《中论·贵言》中有句话:“君子,责其言,尊其身,重其道,立其效。”最近与朋友聊天,聊起一位两个人都认识近20年的好友。朋友说这位女士在公司有个称号“慈禧太后”。我听了哈哈大笑!记得在哪部戏剧脚本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当你想扼杀你的潜在敌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赋予其想象空间的代名词,久了,当事人就被大众丑化成你想像的对象。”当人心险恶时,真是莫以为过!可是你仔细瞧我那具“慈禧太后”美名的朋友,却在她的公司里不仅快活的干了近20年,  相似文献   

14.
一百年前的中国,正忙着一件大事:慈禧太后办六十寿辰。  相似文献   

15.
欲望的双刃     
有人视欲望为野心,有人视欲望为动力,其实欲望是野心,欲望也是动力。武则天篡权,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是野心膨胀;关公千里走单骑,诸葛亮鞠躬尽瘁就是动力使然。那么,我们评判欲望双刃的标准是什  相似文献   

16.
小资料     
△第一个接到奥运会邀请书的是中国的光绪皇帝(1896年)。因慈禧太后及下属弄不懂“田径”一词的含义而未参加。△第一个奥委会中的中国委员是王正延(1922年),他曾是中国驻美国  相似文献   

17.
李月辉 《乡音》2011,(1):45-47
慈禧太后(1835~1908),叶赫那拉氏,乳名兰儿,生于北京。满州镶蓝旗人,父惠征,曾为安徽候补道员。咸丰二年(1852)被选入宫,封兰贵人,四年(1854)封懿嫔,六年(1856)生咸丰帝唯一之子载淳,晋懿妃。第二年晋封懿贵妃。在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  相似文献   

18.
徐国保 《现代领导》2011,(12):11-11
晚清的那些事儿,众说纷纭。对主政者慈禧太后更是褒贬不一。其中就有代表性的“回天乏力”说。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一首国歌《普天乐》歌词(部分):一统江山,亚细亚文明古国四千年!最可叹:犹太、印度与波兰,亡国恨,谈之心寒……【背景】创作于1880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是清末著名外交家,曾出使英、法、俄等国。曾纪泽提出谱写国歌的建议,除了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还有一件事的触动。一次,慈禧太后出巡沈阳,途经天津,地方官为了对慈禧表示敬意,派军乐队奏乐欢迎,由于一时不知奏什么乐曲好,就演奏了一曲法国的《马赛曲》。曾纪  相似文献   

20.
戴永夏 《春秋》2012,(5):37-38
1894年,慈禧太后迎来了60大寿。为慈禧庆寿,成为当年清政府头等重要的大事。全国各地的高官显贵们也借机大送寿礼.争表忠心。跟清廷有着特殊关系的孔府。自然也不甘落后。在孔府档案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孔府主人衍圣公及其家人赴京祝寿、受到慈禧多次接见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