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参与制定“一国两制”大政方针,力促港澳率先回归祖国怀抱 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实现香港、澳门回归,是叶剑英终生奋斗的目标之一,也是他晚年的最大心愿。他花费大量心血,参与研究、制定党和国家对港澳和台湾的大政方针和特殊  相似文献   

2.
前言 在进入正题之前,有几点必须先说明一下。第一,给予笔者的课题如标题所示。但这个问题并不是2004年一年的问题,而是更为长期的问题,因而不得不集中于原理上的考察。第二,尽管如此,单一年度的动向也是引人注目的,因此拟先撇开自由贸易协定(FTA)问题,简单地叙述一下华人经济的动向。第三,华人经济有着各种各样的意思,本文拟将此作为华侨、华人经济的简称。华侨、华人总计达到3 500万人左右,占压倒多数的是华人,华侨只有200-300万人。华侨是指出生于中国的第一代、讲中文(包括各种方言)、具有中国国籍、居住在海外的中国人,而华人则是在侨居国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等、讲侨居国语言、具有侨居国国籍的中国人。但是,因本特辑(2004年世界经济展望)中没有关于香港、澳门、台湾的论文,因此在考察(中国)大陆外华人经济的动向时,也将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经济统合理论不足以解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一个"跨越界限(空间),跨越产业,跨越世纪(时间)"的发展协作现象正在中国人地区(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开展。这里称之为"中华经济协作系统"(The Coordi-  相似文献   

4.
我们不应把当代海外华人问题仅仅看成是海外华人自身的问题,而应把它看成包含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华人在内的更广义的中国人问题。这样我们才能了解海外华人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政策是一个关键因素.它的政策底线是台湾问题必须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和平解决,对统"独"结果持开放态度.其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思路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中美关系状况和两岸关系状况.  相似文献   

6.
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一件彪炳史册的盛事.从广西与台湾经贸合作的角度看,香港回归对桂台两省区经贸关系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台湾经济离不开香港 与内地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台湾是以出口为导向的海岛型经济,其发展离不开香港.1988年至今,台湾对香港累计投资金额已达40亿美元.自1990年开始,香港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及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五大转口地,1991年双边贸易总值达143亿美元.1992年总计突破160亿美元,1996年台港贸易总额达285亿美元.台贸易顺差高达251亿美元,占台湾全球贸易顺差额的17%,今年1至5月,香港向台湾出口额为7.6亿美元,台湾向香港出口额则达109亿美元.香港回归后,对香港的出口并入大陆地区计算,随着香港与大陆经济的共同繁荣,大陆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的第一大  相似文献   

7.
购物在澳门     
如果身在“购物天堂”的香港人,周末假日都舍近求远搭着快艇到澳门来“血拚”,就不难想像,澳门购物魅力无法抵挡.低税率政策、地理条件与低消费水准,造就澳门物美价廉、处处充满惊喜的购物环境.澳门是自由港口.再加上实行低税政策,对各项进口消费品征收的税率相当低.或许这样的条件与香港无太大差异,但是澳门的消费水准低,工资低、店租更比寸土寸金的香港低了许多,同样物品,在澳门买可能会便宜二到三成.若要推荐值得购买的物品,古董、古董表、金饰珠宝、当地代工(OEM)的名牌服饰、葡萄牙进口瓷器、葡萄酒等,都是最具特色,而且是物超所值的.而当地具有特色的小吃、手信也不少,例如百年传统糕饼、各式烤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制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思想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指导思想.21世纪初的国际风云变幻给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学习邓小平关于祖国统一问题的论述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朱小平 《海内与海外》2012,(9):12-14,32
1925年3月,诗人闻一多在美国纽约留学期间创作组诗《七子之歌》,将被西方列强掠夺的七处"失地"喻为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澳门、香港、台湾(含琉球、钓鱼列岛)、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九龙、大连,拟人化哭诉"七子"受尽欺凌、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七子之歌·台湾》中有如下沉痛之句:"琉球是我的群弟……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相似文献   

10.
一、华人经济动向概观 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地发展、变化,但也有很多问题。中国甚至被称为具有绝对成本竞争力的“世界的工厂”。其结果,海外的华侨华人经济开始产生很大的变化。在进入正题前,先概观一下当前中国大陆外华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短期动向。 一个世纪前的20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尤其是亚洲经济具有日本的勃兴这一特征。当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不仅解决了香港问题,也为和平解决复杂的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香港成功地实现“一国两制”,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内涵,也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树立了榜样。“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将长期执行的基本国策。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香港当地又涌现了大批热爱祖国、热爱香港、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这一切保证了“一国两制”必将在香港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与澳门两地人员往来逐渐增多,经济合作不断发展.随着香港的顺利回归,再过两年多的时间,即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在澳门后过渡期以及回归以后,内地与澳门的经贸关系已经并将更加密切,从而有助于澳门的平稳过渡和长期保持繁荣.上述新的发展势态,要求广西和澳门的经贸合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档次、扩大规模、上一个新的台阶.(一)香港回归,给我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包括桂澳合作的发展机遇在内.香港回归,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它已经开始对澳门产生了积极影响和示范作用,据外电报道,“香港已圆梦,澳门盼归切”,澳门居民对“一国两制”充满信心.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桂澳两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做好有关工作.其中,从思想认识来说,部分人头脑中的“不重视桂澳合作”的倾向应予纠正.我们认为,近年来的桂澳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不尽人意”,还大有潜力可挖,两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并逐渐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在广阔的珠江口东西两侧,座落着香港和澳门这两颗光射寰宇的灿烂星辰.两者都是弹丸之地.香港拥有一个半岛和大小230多个岛屿,面积1092平方公里,人口630多万(1995年底统计数字),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澳门只有一个小半岛和两个小岛,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42万多(1995年底数字),是一座超微型的国际性城市.澳门的实力远逊于香港,但幅射出来的能量却大大超过其面积和人口的比例,影响同样及于世界,其中以同中国内地的关系最为密切.作为近邻,澳门在广西的对外经贸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还有待挖的巨大潜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见微知著:当前广西同澳门的贸易1995年,广西澳门贸易占广西对外贸易的第12位,进出口总额为1565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6月6日,作为第十届海峡论坛分论坛之一的2018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海峡两岸暨港澳侨界圆桌峰会在厦门成功举办。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侨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凝聚侨心侨力,深化融合发展"的主题深入交流,为进一步扩大两岸侨界交往、深化人文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万立骏、副主席乔卫,福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部  相似文献   

15.
一户人家需要窗口,一个国家也需要"窗口"。在香港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方针的是邓小平,然而,把香港作为我们这个国家的"窗口"的思想,从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主席、周总理那里就开始了,而且实际上一直是这样做的。50年代末赫鲁晓夫曾向我们的领导人挑衅地发问:"你们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么?那你们怎么会容忍在你们的国土上继续存在两块殖民地?"从50年代直到80年代,我们确实继续"容忍"了香港和澳门这"两块殖民地"的存在。然而,如果设想我们不容忍他们的存在,立即用武力将它们收回,情况又会怎样呢?这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区位,不只是以东三省、山东为主体的北方地区,而是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完整的中国”。NIES在东北亚国际经济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和日本相比,更倾向于东北亚。在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日本政府和财界的态度比较消极,低姿态。东北亚经济合作将向“NIES先导型”发展。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对于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建立具有关键性意义。因局势变化,朝鲜半岛问题正在由世界级问题向地区级问题转化。韩国经济正处于“再发展”的前夕。今后南北朝鲜的合作所产生的效果会是不可小觑的。朝鲜半岛将成为东北亚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7.
2002年,适逢叶剑英元帅诞辰105周年。人们熟知,叶帅戎马一生,多所建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许还不大清楚他为促进香港、澳门、台湾早日回归,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了大量工作。本文试就这个侧面作些追记,以为纪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我了解到澳门永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慈善家林东先生积极响应中国侨联"侨心工程"倡议,在仅半年多的时间里赞助6所地处祖国西部的侨心小学,他热心公益事业,慷慨捐款的事迹,使我十分钦佩。去年9月中下旬,我有幸陪林东先生一行22人赴天津、内蒙、山西等地考察侨心学校。在短短几天的接触中,加深了我对林东先生"留有余之地以还国家,留有余之财以还造化,留有余之禄以还社会,留有余之福以遗子孙"这一博大胸怀的认识。从澳门西行时装集团主席、中山市荣誉市民谢冠豪先生的太太周慧珠女士、中山市坦洲林东小学首…  相似文献   

19.
台湾问题:中美互动的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形成了新的互动态势.两国在维持台海现状方面形成了共识,都认为台独势力谋求"法理台独"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挑战,并为维护台海稳定展开了积极互动.中美在台海问题上的积极互动是两国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可预见的将来,出于维护中美关系的大局和台海地区稳定的需要,中美两国有望继续保持在台湾问题上的正面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20.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在插手、干涉台湾问题的同时,保持台海相对和平也已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重要内涵之一.这意味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将可能进入一个更为复杂,而冲突却有所缓解的新阶段.但由于美国不可能停止插手、干涉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将继续严重干扰中美关系.不过,中美双方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保持中美关系相对稳定,发展中美更广泛的合作,符合双方在21世纪初期和更长时期的利益.这决定中美关系持续改善、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