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平稳、较快的增长并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一、现实经济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GDP有望增长95%左右 从现实经济增长因素看,2007年,国际国内的环境仍然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首先,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2009年,在扩大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政策的带动下,四川经济呈现加快回升的发展态势。目前外部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国内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但整体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已明显好转,促进四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2010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实现“开门红”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宏观税负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效中  赵利民 《探索》2005,(3):100-104
税收通过影响投资、技术进步等因素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理论上存在一个最优税率,实际税负高于最优税率就会对抑制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中国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判断出我国已进入课税“禁区”,结合我国宏观调控的实际情况提出税收及其相关方面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法国战后头30年经济发展较快,后30年经济发展缓慢以及对未来20年经济发展的可能状况的分析.认为,法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国内制度环境、资源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已经不支持法国经济的较快增长,缓慢增长是法国经济过去30年的特征也将是未来20年的特征,而且平均速度可能更慢.并从中认识到,经济发展基本因素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应有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5.
2010年,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国内问题仍然十分特殊,十分复杂,处于多重的二难局面。在这一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既保稳定发展,又促调整转变的政策方针,明确传导出最新的政策精神,即在首先保证2010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更为重要的任务是在发展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把“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因应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步入自主增长的轨道.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趋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保国 《唯实》2002,(2):33-37
经济增长趋缓是国内外都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保持经济一定的增长是各国中央政策的一项基本内容。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中央政策 ,对我国治理经济增长趋缓问题可提供一些思路。我国当前的政策目标 :长期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和运行环境 ;短期是通过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政策来扩大内需从而提高价格总体水平 ,遏止经济增长趋缓的持续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现实的经济环境是未来经济发展以及发展战略选择的前提。90年代末 ,中国经济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从而表明中国经济经历了20多年高速增长后进入转型期 ,外生变量———经济体制改革、调动积极性政策、下放自主权等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将由内生变量———劳动力和资金所替代。90年代末买方市场中的资金剩余意味着经济增长脚步放慢。由此 ,适应资金剩余现状 ,选择促进经济增长的适时发展战略就显得甚为关键。一、适时调整战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国20多年高速经济增长的实证 ,已充分证明选择适时调整战略对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  相似文献   

9.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动力结构还不协调,“三驾马车”的经济拉动作用还不均衡,具体表现为投资过热、内需不足和外需不振等问题。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日以强化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攀升,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亟待调整,而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功转型则取决于三大需求的协调均衡。  相似文献   

10.
“十五”以来,内蒙古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有所增强。但自主增长机制还不稳固,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和外部力量的推动。内蒙古经济发展要保持长周期、快增长和高效益的态势,必须进一步增强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完善自主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