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4,(13):6-6
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乱花钱、胡花钱,花国家的钱不守规矩,用过去的俗话说,就是“孙花爷钱不心疼”,就是花财政的钱不心疼。这不仅仅是个花钱的问题,它反映出的是我们的为政理念、是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问题。国家的钱都是人民的血汗钱,是劳动人民积累起来的,花钱随意,不守规矩,  相似文献   

2.
声音     
道德这个东西,经常被装在手电筒里,只是用来照别人,唯独不照自己。不谈自己的责任,只扯社会的不是,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表现。平装版的书籍是用于阅读的,精装版的书籍是用于收藏、装饰、炫耀的。购买精装版书籍的大多是名人、富商、领导,他们或不怕花钱或不用花自己的钱。  相似文献   

3.
“表面看外面工资高,但步步要钱,吃的、穿的、用的、喝的、路费,都要花费,一年下来积攒不了多少钱。在家乡企业打工呢,工资虽说低一点,但很多地方不需要花钱,还能把庄稼种好,一年两季粮食也要卖不少钱。这样一年算下来,反而比在外打工多收入不少。”在江苏省沭阳县湖东镇残联举办的外出务工返乡残疾人座谈会上,李场村轻度肢体残疾人张步同发自内心地向在座残疾人“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4.
﹃钱花人﹄还是﹃人花钱﹄杨君府杨君胤钱本来是被人花掉的,可当人变成钱的奴隶时,就会反过来,被钱“花”掉。有的人为捞钱,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坑害了无数消费者,是钱“花”掉了他们的良心;有的人为捞钱,出卖肉体,出卖灵魂,害己又害人,是钱“花”掉了他们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Situation:Johnconsultshisfriend,XiaoLi,onaproblemhehasencountered.)约翰:有一件小事我不太明白。小李:什么事啊?约翰:我今天去李老师办公室,很不巧,他不在。我问另一个人,“请问,老李呢?”那人奇怪地看了我一眼。难道我说错了吗?小李:你确实说得不合适。对自己的老师不能称呼“老…”约翰:有的书上说,称呼“老…”是表示尊敬、亲近,我为什么不能这样称呼呢?小李:书上的说法不全面。能不能称呼“老…”,要看双方的身分、地位。学生对老师,孩子对父母,都不能这样称呼。约翰:嗅,原来是这样。汉语的称呼比英语复杂…  相似文献   

6.
双手:一只手花钱,一只手挣钱。因为懂得花钱的人,才会挣钱。 双眼:一只看着他人的长处,一只看着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7.
心中无钱     
有位作家曾这样妙论金钱与苦乐:口袋里无钱,心里也无钱,这样的人不算苦;口袋里无钱,存折里无钱,但心里装满钱,这样的人最苦;口袋里有钱,银行里有钱,但心中无钱,为此大福。  相似文献   

8.
徐娟 《八桂侨刊》2005,(1):51-51
居家过日子,一天也离不开购物和消费。自打价格放开以后.你会发现同样花钱消费,有时不等于钱花得越多.消费质量就越高。那么,日常生活中.当家理财.我们该如何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合理消费,精打细算呢?愚以为.购物消费莫“赶节”大有值得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9.
建设资金的问题,人们异常关注,担忧它成为加快城镇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很显然,城镇化的过程中,要花钱的地方有很多。那么钱从哪里来,又该花到哪里去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种报刊、杂志纷纷刊登大量致富信息和广告,例如:养牛蛙,一年抱个金蛙蛙;特大最新发财项目——收藏钱币,一本万利等等,都是说扎上一两万元的钱培训或引种、或购买资料,一年纯利润在10万元左右,果真如此吗? 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经过大量调查和咨询,我们对这些致富信息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剖析,希望读者能够多一份清醒,少一份盲从。 (一)收藏钱币类 收藏钱币的广告经常登某人购买他们公司的资料后无意发现家中有一枚值多少多少钱的古币。某某一月收多少钱币交给他们公司后赚了多少钱,言之凿凿,不由你不动心。…  相似文献   

11.
家庭生活,既要开源,又要节流。如何利用手中富余的钱的确是一门学问。 一是花钱。在花钱上,量人为出只是低水平操作,还应有一种“投入产出”意识:花钱后,是否会带来真正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同理,当为该不该花这笔钱犹豫不决时,也以“投入产出”理论来分析,“产出”是否大于投入,什么时候投入为最佳时机,其实抓住时机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了解市场行情,不了解消费潮  相似文献   

12.
信访的历史惯性 从《(活地狱)评语》中可以看到,过去打官司时请官出差所花钱的名目繁多:“要官出差,请差费是第一,书办起稿费是第二,差人要发路钱安家费是第三,差人动身吃神福是第四。差人吃茶吃饭吃烟是第五,客寓钱饭钱是第六。凡打官司者,不可不记清以上名目。”又写到,那些关进监狱的人欲知自己所犯何罪,亦是非钱不行。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与思考》2009,(11):12-13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社会上有人爱收藏玉,有人爱收藏古玩,局长大人爱收藏钱,看来也挺正常。 ——卧室内搜出221万港元,还硬着头皮说是自己的工资,放在家里是个人的爱好……日前,广州开发区规划国土建设局原副局长黄鹏被控受贿50余万元人民币在越秀区法院受审。除此之外,公诉机关还指控黄鹏另一项罪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相似文献   

14.
姚同发 《黄埔》2012,(2):68-70
初次听到许老爹的称呼,是在1998年赴台访问的一次聚会上。说实在的,对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儒将,用一个近乎邻家老伯的称呼,感觉上总有点不甚习惯。后来又有几次赴台学术访问的机会,与许老爹有了进一步接触,才发现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称呼,  相似文献   

15.
有钱的人,中国人叫“大款”,美国人称“富翁”。这两种称呼,虽说不出孰优孰劣,但凭感觉,“大款”有点张狂浮漂,而富翁却显得平易得体。虽然“大款”兜里的钱要比富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6.
面孔     
北京时间9月19日晚9点半,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列正式登陆美国纽约汪券交易所,创下美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IPO融资记录,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也借此问鼎中国新首富。 对此,马云轻描淡写地说:“你有100万,是你的钱,等你超过一个亿的时候,这是别人对你的信任。那么多人给了我信任,觉得我们花钱更有效、更有价值,后面我要把这些钱花出去,我连我们小区首富都不想做、对我们来说,钱是用来做事情。”  相似文献   

17.
苏白老师是我的业师,我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从一开始,舅父说好了给我介绍一位篆刻老师的。  相似文献   

18.
观点看法     
<正>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社会上有人爱收藏玉,有人爱收藏古玩,局长大人爱收藏钱,看来也挺正常。—卧室内搜出221万港元,还硬着头皮说是自己的工资,放在家里是个人的爱  相似文献   

19.
痛快哭一场     
就这样默默地站着,要在这个只有他一个人的夜晚,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有多少泪水也不擦。李洁上高中了,上高中要住校。一来是高中功课紧,上课太早,下课太晚,还要自己加班学习,时间不能浪费在路上,二来是学校离家太远,要坐车,坐车要花钱。他没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份钱,所以要住宿。住  相似文献   

20.
眼下持续不衰的古董热,有人说,跟流行的“雅贿”有关。此言不虚。君不见,有些贪官败露,赃物中除了现金、名牌表和包,还有古董字画。行贿送古董字画,人称雅贿,有别于直接送钱,显得有文化,有品位。当然,主要是彰显了受贿人的文化和品位。古董越是热,价钱炒得越高,雅贿就越是流行。收藏了文化,又收藏了文化里的钱,何乐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