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书而远舞     
时下,干部队伍中的舞迷越来越多,书迷却越来越少。据某市城调队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该市科局级以上干部85%的会跳舞,75%的干部一周要到“舞池”潇洒两三回。 跳舞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消除工作疲劳。但是,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时下民间顺口溜里的“喝酒半斤八两不醉,打麻将通宵达旦不睡,跳舞三步四步都会”就是  相似文献   

2.
情义无价     
社会发展到今天,好像人人都在说钱,人人都在想钱。“羞于言利”、“耻于谈钱”,已经成为过去。有不少领导干部也把钱当作各项管理的法宝。能干的有贡献的多发钱,不干的甚至捣乱的不发钱或者罚钱。诚然,这种管理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也会带来一些明显的效益。但是,要知道人的需要是没有止境的,人的胃口也会越吊越大,长此下去,你有多少钱才能满足人的贪欲呢?更不用说近几年来因为单纯的钱管理闹出一些人命案啦!固然,在商品社会里钱是重要的,没有钱什么也干不  相似文献   

3.
蔷薇园     
《前线》1986,(8)
一旦你钻进钱窟窿,通往监狱的那堵墙也就让你打通了。向顾客推荐某饭馆 老盯着别人口袋的人最计较个人的得失。罗庆朴 爱爬杆的人,脚总是踩在下头,而眼睛总是盯着上头。 猫害怕老鼠,说明猫的致命弱点被老鼠掌握了。此家饭馆美名传.顾客绝无“吃饭难”,座位不多常有空,爱吃什么随您点:名闻遐迩“三鲜汤”,—带毛肉皮葱花软;“辣子肉丁”有真钉,—一寸来长锈斑斑;货真价实“回锅肉”,—残羹剩菜装新盘;“四喜丸子,’i颐为主,吴作望 一旦你掌握了权力,许多带饵的钩便会朝你伸过来。外表焦黄内发枯;“特曲”担保不醉人,一半凉水搀里边;主食选料…  相似文献   

4.
蒋骁飞 《廉政瞭望》2013,(10):74-74
一位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自测“人缘”好坏的便捷方法。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在你的寝室里还住着另外三个同学,在这个小环境中,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受欢迎程度如何,你不必委托第三者搞问卷调查,只要问问自己——三个同学中,我喜欢(或者讨厌)几个人?如果你喜欢的人越多,表明你的受欢迎程度越高,你的人缘就越好;反过来,你讨厌的人越多,你的入缘就越差。也许有人不理解,明明是要调查自己的受欢迎程度,现在却问我究竟喜欢或讨厌多少人,这不是南辕北辙吗?心理学家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在交际中,人的情感是可以相互作用的:当你真心喜欢一个人,即使你不对他说出来,也没有为他做过什么特别的事,但时间久了,对方就能感觉到,就会以同样的情感回报你;如果你心中很讨厌一个人,哪怕你将这种情感隐匿得很深,从未给对方什么脸色,最终也会被他感知、回击。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13,(21):64-64
我经常接触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我也曾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6.
中美经济冷战和未来大趋势:人民币怎么办人民币的问题,是中国人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当你勤劳却不富裕而大洋彼岸的人不劳而富,当人民币在国际上越来越贵而你手中的钱却越来越毛  相似文献   

7.
钱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钱”,大家都认识,不过也有人叫我“孔方兄”。奇怪的是大家谁也都离不开我,可不知为什么,大家却越来越都瞧不起我,让我弄不明白的同时,也让我心里很恼火,这难道都是我一个人的错吗?说起来也真是的,我的名声不好,也许还真的怪那个又臭又硬的南阳人鲁褒了,作什么《钱神论》,并满嘴胡言什么“钱的形象,像天地一样有圆有方,人们亲它爱它如同弟兄,尊敬地称它为孔方兄。没有美德而倍受尊崇,没有权势而炙手可热,出入宫廷高门,可以转危为安,起死复生,变尊贵为卑贱,使活人被杀死。所以愤怒争论时没有钱就不能取胜,…  相似文献   

8.
感悟平凡     
齐蒙 《党建》2005,(Z1)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又到了3月5日,不禁想起雷锋;想起雷锋,就想起这段话;想起这段话,就对“平凡”二字又有了一番新的感悟。假如这个世界什么都缺,但是就不缺人;假如这个世界什么人都缺,但是就不缺凡人。凡人就是平凡的人,不起眼的人。在封建社会,人们向来认为“命由天定”,富贵是天给的,贫贱也是命里注定的。如今科学发达了,社会进步了,人们也都不再迷信神灵宿命了。凡…  相似文献   

9.
以人事为业     
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1986年底转业,同学相见必先问起:“高就何处?”“在人事局上班”,“好单位,你真幸运!”议论之,谓鄙人幸运者有四:多年飘零,想不到今日得人人皆想挤入的单位,可谓苦尽甘来,此幸一也;尼采言人人都有权力欲,而立之年者更甚,今在此公认有权力的部门,岂非能使自己的欲望有所满足,此幸二也;“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什么好事先沾上,亲朋好友可以先关照,人人见你都感亲切,你的自我感觉也就会好得不得了,此幸三也;当今社会,万事均求人,君不见,人求你时点头哈腰,人不求你时两眼朝天?谁都有三亲四戚七姑八姨,儿女大学毕业分配,亲朋调动工作,兄弟从部队转业,还有本人的工资、福利、职称,哪一样都得过人事局这一关,显然,今后人求你时多,而  相似文献   

10.
拾“话”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拾钱、拾物、拾金、拾银,但是,拾“话”者却很少听说过。可是,此义如果说透,你就会明白,这“拾话”者,不仅不少见,并且比比皆是。比如,一个具有演讲艺术的领导,一个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工作者,无一不是拾“话”的爱好者。拾钱拾物,此失彼得,失者有痛,得者不安,而拾“话”者却相反,拾者有增,失者无减,双方受益,皆大欢喜。前些日子,我拜访一位老领导,他是一位演讲艺术家,也是一位拾“话”家。老领导掏出一个小本子说:“你看,这是我拾话的新收获。”我拿过来一看,活像一个青年人的笔记本,什么GDP啦,恩格尔系数啦,城镇化率啦,…  相似文献   

11.
完美旅伴     
皓月 《廉政瞭望》2012,(1):73-73
我几乎总是独自旅行。按理说,这不是个好主意:别的且不说,光说花费一项,一个人旅行就不是聪明人的办法:一个房间一个人住那么多钱,两个人住也那么多钱;一辆车一个人坐那么多钱,两个人坐也那么多钱……还不谈那份寂寞:等你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总要身边有个人理会得你的“登临意”,才不辜负良辰美景。  相似文献   

12.
她八岁那年,由毛泽民的妻子做媒嫁给了毛泽东的堂弟毛泽青,解放后随改了名字的丈夫在东北一直过着普通的平民生活。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世,以至在丈夫去世后因生活困难,不得不为居委会扫了三年的街道,每天只有一元钱的收入。半个世纪以来,她从不向人讲述自己的身份,却常常告诫子女:“要像你爸爸那样,什么时候也不要给毛主席抹黑啊!”  相似文献   

13.
李建功 《共产党人》2005,(10):24-26
皮肤黑红,个子不高,身着一身牛仔服,相貌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偶尔你在街上碰见这样的一个人,一旦汇人人流,你既不会对他留下任何深刻印象,也不会在再次遇到他时认出他。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国电大武口电厂,人人谈论他就像谈论新闻焦点人物一样,有说不完的话。他,就是翁亚伟,一个37岁的普通工人,其貌不扬却本事一身。  相似文献   

14.
快乐大叔 《党课》2010,(9):100-102
如果说现在还不会用电脑的人算是“文盲”,相信很多人不会站出来反对。但是如果一个人不会理财、不了解用电常识、不懂得教育孩子,甚至不太遵守交通规则,小心也会有人说你是“文盲”哦!  相似文献   

15.
第一,拥有一个目标,不远也不近,却恰到好处。一来,你不会因为它太过遥远而轻易放弃;二来,你也不会因为它近在咫尺,反而慵懒地停驻不前。它该是一种激励,让你每天为其奋斗,在充实的同时也能收获乐趣。  相似文献   

16.
赵俊枫 《学习导报》2012,(10):43-43
第一,拥有一个目标,不远也不近,却恰到好处。一来,你不会因为它太过遥远而轻易放弃;二来,你也不会因为它近在咫尺,反而慵懒地停驻不前。它该是一种激励,让你每天为其奋斗,在充实的同时也能收获乐趣。  相似文献   

17.
“次 道 德 ”是 个 新 词 ,选 自 一 本 新出 版 的 书 中 ,一 些 权 威 的词 典 还 没 来得 及 收 录 。 这 个 词 所 要 表 达 的 意 思是 ,一 些 实 施 不 正 当 行 为 的 人 ,有 时在 实 施 不 正 当 行 为 中 却 遵 循 某 种 道德 规 范 。 如 小 偷 窃 取 他 人 钱 财 以 后 ,把 对 自 己 无 用 而 对 失 主 很 有 用 的 证件 、钥 匙 、手 机 卡 等 “完 璧 归 赵 ”;绑 匪劫 持 人 质 后 只 勒 索 钱 财 , 不 伤 害 性命 ;盗 版 软 件 也 贴 上 防 伪 标 志 ,声 明确 保 质 量 并实 行 “三 包 ”之 类 。这 种近乎 “盗 亦 有 道 …  相似文献   

18.
“山姆大叔”也“打假”钱黄生或许有人以为,像“山姆大叔”──美国这样的国家,搞市场经济年头已久,市场秩序井然,法规健全,一定不会有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吧?其实不然。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新谚语:"被假冒是一种商品成功的标志,没有人假冒,证明你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问:现在流传一种说法:“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你同意吗? 答: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认为还要加上一句:“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也是万万不能的!” 问:我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靠党的政策、靠自己的劳动和经营致富了,但社会上却有很多人骂我们。你如何看待? 答:人们大可不必见“富人”便骂,只骂那些为富不  相似文献   

20.
假的变迁     
世上之假多矣,有假烟假酒、假衣假食……,可以说从吃的穿的,到用的住的,几乎无处无假,无物无假。“小假”让你花了钱,却买个不愉快,“大假”搞得你不死也伤,甚至家破人亡。倘若遇上谋财害命的假酒、假油,那就更可怕了,成百上千的人,动不动就像割草似的倒下,一时满城皆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