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党的人才工作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工作规律的深刻认知与创新探索,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清晰的逻辑理路和有效的实践路径。坚持人才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世界人才强国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科学内涵的核心要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是贯通这一重要论述的三条鲜明逻辑理路。在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推动党的人才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实践路径是: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主线,不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以建设人才强国战略为统领,开创人人尽展其才生动局面;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着力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契机,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人才是基础,是重要支撑。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准人才工作的战略、方向;不断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实现人才对科技的强支撑;不断优化人才区域布局,实现人才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相关政策与法律。只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为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集聚方方面面力量推动人才事业创新发展,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营造良好氛围,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办、人民论坛杂志社承办的"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征文活动",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文。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期人才治理思想,是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人才治理的战略目标上,将人才的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在人才治理的推进路径上,坚持全面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实行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人才政策,推进国家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人才治理的工作方针上,坚持党管人才与以法治才相结合,充分遵循人才的客观发展规律,积极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在人才治理的标杆向度上,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培养选拔一支党和人民信任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习近平新时期人才治理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内涵和人才强国战略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网络强国建设重要思想对国家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体现时代性,凸显战略性,突出人民性,彰显体系性。揆诸现实,运用网络强国建设重要思想在实践中推进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需要在强化网络安全、创新网络治理、培育高端人才、发展网络经济、拓宽国际网络合作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集聚方方面面力量推动人才事业创新发展,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营造良好氛围,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办、人民论坛杂志社承办的"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征文活动",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文。一、征文主题·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关心和重视,突出了人才工作在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内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推进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现实而紧迫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在科学分析人才成长规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论断,视野开阔、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既有深邃的历史眼光,又有深  相似文献   

8.
<正>为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集聚方方面面力量推动人才事业创新发展,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营造良好氛围,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办、人民论坛杂志社承办的"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征文活动",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文。一、征文主题·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集聚方方面面力量推动人才事业创新发展,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营造良好氛围,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土办、人民论坛杂志社承办的"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征文活动",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文。一、征文主题·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 是宣传文化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适应宣传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四个一批”人才是指一批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0,(6):1-1
<正>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  相似文献   

1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形式,应该发挥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软实力,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两者在主体、目标和内容上具有趋同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捍卫我国文化安全;提高公民素质,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人才基础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安宁 《人民论坛》2012,(17):182-183
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其思想一脉相承并有所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来指导人才的工作与实践,以及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良好互动的结合,对于传承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程旭惠 《前沿》2007,2(3):15-17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不拘一格降人才”、重视教育事业、培养“四有”新人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论断,是指引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尽快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古梦雪 《传承》2014,(12):28-29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党的领导人历来重视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梳理这些重要思想和观点,将对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集聚方方面面力量推动人才事业创新发展,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营造良好氛围,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办、人民论坛杂志社承办的"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征文活动",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文。  相似文献   

17.
强国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巩固"站起来"的发展成果,主导"富起来"的历史演进,为当今中国迈向强国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邓小平强国思想要义精辟,内容丰富,体系丰赡,其强国目标论、强国主题论、强国动力论、强国战略论、强国环境论有机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国思维的重要理论滋养。  相似文献   

18.
从战略高度认识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入党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执政的希望。在新世纪新阶段,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入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应有之义;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加强人才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社会组织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提出"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  相似文献   

20.
吴善超 《群众》2023,(1):39-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