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南方华人移民社群研究中心于2001年9月26日~28日在该校举行了“华人移民社群的移民身份与少数民族”(Migrating Identities and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ese Diaspora)的小型国际研讨会。来自澳大利亚、中国、英国、美国、西班牙、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提交了23篇论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安山博士应邀参加了研讨会,他的论文介绍了中国学者对少数民族华侨华人  相似文献   

2.
曾经是千百万人梦寻中的美国,曾经以侨居美国的华人而著名的唐人街,而今,新一代的移民正不断地涌入,美国一家报纸载文报道说:“这些新移民的到来加剧了本身已负荷过重的唐人街,甚至连很低贱的工作也不好找,移民的收入太低,根本无法维持新生活。”“希望”何在? 有人说,你想了解唐人街里的移民生活吗?那么,去找一本《实用生活英语》的教科书来看看吧。这本书是唐人街的一本畅销书,打开书本,你首先看到的名词是这样的:移民、侍者、妻子、女裁缝……工厂、餐馆、自动洗衣店。曾小姐的家在广州,她曾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小学教师,1989年初,她来到了美国,一番拚搏挣扎之后,终  相似文献   

3.
2005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曾公布一份报告,题为《中国非法移民偷渡到法国和受剥削的状况》。该报告指出,目前在法国的中国非法移民约有5万人,70%的人生活在巴黎,其余30%生活在法国东部和北部。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年来有关华人非法移民的报道经常见诸于法国各大媒体。自2000年来,法  相似文献   

4.
龚小夏 《南风窗》2007,(14):76-78
只要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政治自由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国,就很难避免这个号称"美国后院"地区的人民设法移民到这里来。如何将他们吸收到美国社会中而不是将他们排斥在外,是对美国人的一个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自1872年大清翰林陈兰彬与容闳率120名平均年龄12.5岁的幼童远赴美国学习之后百多年来,200万华人移民已成为美国这片新大陆上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 纽约华尔街,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一向是新移民们最为向往的地方。近年来,活跃在华尔街的华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这片风起云涌、竞争激烈的土地站稳脚跟,成为华尔街备受瞩目的新星。  相似文献   

6.
南书房     
《南风窗》2016,(8)
正《《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美】孔飞力著李明欢译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版从殖民统治者到被奴役的臣民,从独立后民族国家执掌大权的统治集团到洋溢民族主义激情的知识精英;从颐指气使的大富豪到埋头养家糊口的升斗小民,"华人"与周边"他者"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本书熟练运用的社会心理剖析法,对华人移民置身其中的"他者"条分缕析。作者为美国著名汉学家。  相似文献   

7.
非法移民是当下美国政治的核心议题。它争论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特朗普与民主党不同的政策主张?不同族群因何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他们相互间存在怎样的利益冲突和政治博弈?研究认为,美国非法移民议题的实质是"主权为谁服务"的政治问题。在此框架下,本文实证分析了白人、亚裔、拉美裔在非法移民议题上持不同态度和诉求的深层原因:中南部白人因为安全和福利而反对非法移民,东西海岸白人因为价值观以及利益未受影响而支持非法移民;亚裔不满于选择性移民执法以及担心政治影响削弱而反对非法移民;拉美裔持矛盾态度则是因为非法移民入籍有助于增强拉美裔政治影响力,但也会在就业市场上给他们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8.
南书房     
《南风窗》2016,(23)
正《驱逐:被遗忘的美国排华战争》【美】琼·菲尔泽著何道宽译花城出版社2016年8月版19世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过后,大量华工分流到林场、农场和牧场。经济危机到来时,吃苦耐劳的华人成为替罪羊,遭受种族主义者、欧洲移民的共同打击。排华风暴接踵而至,席卷整个加利福尼亚。本书作者经过多番现场踏勘和历史钩沉,将暴民的狂热,美国法律的摇摆,华人商会、华工、华人女性的抗争逐一铺陈开来。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在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移民问题则集中反映了这种影响。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后,移民问题急剧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与美国国内种族关系上的张力以及各种族裔文化特性上的歧异和冲突结合在一起,弥散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在国家安全、社会认同、个人自由三个层面上对移民问题的态度和行动,试图揭示“9·11”事件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和紧张状态。而重新达致各个层面的平衡,则是美国当下在政治、社会和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吸纳了大量的外国新移民,其中来自中国的华人新移民占了很大比例.新加坡政府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保障中国新移民的合法权益,并通过政府机构和华人社团等为新移民的发展提供帮助.中国新移民也展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积极完成角色转换,在逐渐适应和融入本土社会后,为全面提升华人新形象、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新加坡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中国新移民还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动中新关系发展,传播中华文化,在提升中国软实力,巩固双边关系和塑造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良好形象等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传统目标国(地)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留尼汪和南非华人人数和性别的动态统计,可以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非洲华人的增长成为一种常态,在人口变化方面有三种表现,即华侨华人增长出现三次小高潮,华侨华人的性别比例逐渐平衡,老一辈华人中持有中国国籍者日益减少。近年来,尽管大量非洲华人返回中国,但在非华人人数的减少只是暂时的。目前,中非经济关系的基础有望从贸易转到包括贸易、投资和金融等多方位合作,中非产能合作基础上的投资加强,中非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的促进,大部分非洲国家仍愿以宽松的移民政策吸引外资,因此,非洲的中国移民的数量仍会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2.
孙逊 《台湾研究》2005,(2):44-48
众所周知,华侨华人长期以来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华侨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力相较于其它族裔并不明显,一直扮演“旁观者”(bystander)角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中美关系中的“华人因素”开始突显,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国华人在中美关系的各个领域都是即时的参与者。但是这种因素的推动力表现为多维度、多层面和多样性,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本文拟围绕台湾问题全面分析探究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华人因素。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在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移民问题则集中反映了这种影响。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后,移民问题急剧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与美国国内种族关系上的张力以及各种族裔文化特性上的歧异和冲突结合在一起,弥散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在国家安全、社会认同、个人自由三个层面上对移民问题的态度和行动,试图揭示“9·11”事件后美国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和紧张状态。而重新达致各个层面的平衡,则是美国当下在政治、社会和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4.
欧阳晨雨 《南风窗》2013,(11):74-77
对于不平等待遇,第一代华人移民选择"随遇而安"。但是,新一代的马来西亚华人对此并不认可。土生土长的他们,教育水平更高,民主理念更强,对马来人优先政策无法容忍。5月份,一场政治海啸席卷马来西亚,虽未扭转政治格局,却已撼动执政党根脉。5月6日,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选举结束.现任总理纳吉布领导的执政联盟"国民阵线"赢得国会222议席中的133席.反对党领袖、前副总理安瓦尔领导的"人民联盟"赢得89席。面  相似文献   

15.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契合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的竞选承诺,反映了其右翼民粹主义倾向和强势的施政风格。特朗普政府针对部分穆斯林国家公民的入境限令、对拉美非法移民的强力打压、对合法移民"家庭团聚"规则和传统的改变等,呼应了美国白人尤其是中下层白人的诉求,巩固了其在共和党选民中的民意基础。但这种保守政策加剧了美国政治斗争和社会分裂。从外交上看,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损害了美国的软实力,加大了美国与其部分盟国之间的隔阂,冲击了美国与墨西哥的关系,还可能刺激美国推行更具民族主义色彩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6.
虽然法国在1974年已正式关闭了边境,但庞大的移民大军仍持续不断地向这个国度挺进,致使法国成了今天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移民大国。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目前在法国的移民已达400万人。法国每年的非法移民估计占所有移民的2.5%,而移民犯罪率为法国人的3至5倍。  相似文献   

17.
到迪斯尼乐园与米老鼠和唐老鸭合影留念,去拉斯维加斯赌城碰碰运气,在金门大桥边追寻早期华人移民的足迹,进好莱坞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 “到美国去?”,曾是许多人盼望的梦想。一年多前,当一家土生土长的直销公司提出“百人包机美国之旅”的目标时,几乎没有人敢相信。然而,在1995年过去之时,已经有90多张机票发到了成功的直销员手中。这些手握机票者两三年前有的是仓库保管员,有的  相似文献   

18.
从竞选到执政,反移民一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核心议题之一,为此他坚决主张在美墨边境修筑一道墙以阻挡非法移民并遏制毒品走私。由于共和与民主两党的政治精英和普通民众已经高度极化,双方无法就修筑边境墙拨款达成任何协议,于是造成了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联邦政府停摆。两党围绕边境墙的激烈政治斗争实际上反映了当前美国社会的身份认同之争。边境墙的反对者赞同美国社会的人口组成和价值观多元化,而支持者则对多元化充满了恐惧。边境墙原本用来隔离美国和墨西哥,但它实际上却分裂了美国自身。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变化的全球地缘政治秩序中,美国、中国和欧盟之间的互动将会确定今后多年国际体系的特点。这三个力量在全球所拥有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规范和政治影响日益增大。与美国的军事优势和无与伦比的力量、欧盟日益增长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以及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一道,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崛起是定义新的全球秩序的四大趋势之一。在这个新秩序中,中国正在成为全球舞台上的一个日益负责的角色,并且参与解决国际议事日程上越来越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移民权利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五一劳动节及其前一段时期,美国爆发了数百万人的示威游行,反对新的反移民立法。其规模之大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对这次争取移民权利的群众运动,国际上一些左翼组织和人士纷纷就它的性质及特征、历史背景及社会根源、面临的问题及前景发表评论,其中包括美国社会主义平等党题为《移民的示威运动和美国的阶级斗争》的声明;墨西哥裔美国人政治协会主席及墨西哥人拉丁美洲人兄弟会会长纳蒂沃.洛佩兹题为《移民权利运动在健康发展》的记者谈话;“国际社会主义组织”成员贾斯廷.查孔在《国际社会主义评论》2006年第47期上发表的题为《向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