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南风窗》2016,(11)
正我表示,这篇文章是励志鸡血文,是思想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最近,重读了一下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谁是卢梭,可有几个人知道曾经"包养"过卢梭的几个贵妇叫什么名字?如果不是因为卢梭,这些上层社会的夫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吗?288年前的法国,16岁的卢梭只是一个屌丝,当然,也算是"文化小鲜肉"。他成了白富美华伦夫人的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1)
正"魏则西事件"看似告一段落,但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之路才刚刚开始。魏则西这个名字,会以今天这样的方式留在大众记忆中,大概是他生前始料未及的。在知乎上,他曾经分享了从仿佛抓住救命稻草到绝望的过程,为了不引起麻烦,他隐藏了涉事医院和医生的名字,只是希望能够"让受骗的人少一些",因为代价太大了。他盼着自己能够好转,可以找到活下去的办法。但是写下这段话不到两个月后,魏则西就病故了,留下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1):8-8
<正>知识分子未必是有知识的人。王小波写过,"我年轻时当过知青。当时没什么知识,就被当作知识分子送到乡下去插队"。他还说,当年他被硬推为知识分子,实际上是有人要收拾他。先扣帽子再整人,这是那时的套路。后来知识分子终于正名了,王小波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这个称谓很快又变得不纯粹了。一些在公共话语圈踊跃发言的人,被戏谑称为"公知",也就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有时候为了表达更为强烈的感情色彩,就说是"臭公知",算是对"臭老九"的继承。  相似文献   

4.
你们觉得刘德华成功吗?他是被所有的媒体神化的一个艺人,都说他勤奋、他努力、他不会干坏事、他可以不吃、不眠、不喝,光是呼吸就可以活到五十二岁的人.其实我是一个普通人,我也会紧张,我也会因为讲事情讲到自己心里不那么稳定的时候,会出现有一些讲得不好的状况. 成功不是自己说得算,是历史说了算.也同样,喜欢我的人,他会觉得我非常成功,为什么?因为我事业做得非常好,我家庭非常幸福.不喜欢我的人说,这个人的事业,一部作品好一部作品不好,一部票房这样,一部那个烂片,他是靠运气.他为了虚荣,把家庭就搁在那里,所有他的家人,都舌在一个阴霾里面,他们说我失败中的失败.我无所谓.不争,那是一种慈悲,不闻,那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16)
正此番去青岛,见到的是作家刘杰。这是个丰产的写作者,他有一种自觉,认为作家存在的一个基本价值在于"修复文化",但他并不是从新儒家的角度提出的。在他看来,"修复文化"包括了帮助大众建立基本的理性能力,至少不总在网络空间里一张嘴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傻话。就此而言,我认为恐怕不能称之为"修复",因为理性地判断与思考,从而理智地说话与行动这种能力,看不出曾在哪个时代或朝代被大众拥有过。大众受教育水平和社会的理智程度似乎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我觉得刘杰这样的态度是对的,总还是要寄希望于教育,除了学校教育,还有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就要依赖人的阅读习惯的养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自杀     
李北方 《南风窗》2014,(18):96-96
<正>最近,有人问我可不可以帮个忙:他的一个朋友是个风格偏玄幻的美女作家,要办一个对话会做宣传,想请我去对话一下,因为我是他认识的唯一的"作家"。我当然帮不了这个忙,因为我根本就不是作家。这个事倒是引起了我其他的一些联想。"美女作家"这个词,已经不像数年前那么时髦了,"身体写作"或者"欲望写作"的浪潮好像也过去了;"玄幻"则正当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1,(24):61-61
鸿鹄立志,笨鸟也能驰骋文学高空经过10多年的奋斗,张启雄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拥有了自己的成就,也挂上了广东省作协会员、鹤山市文联副主席、市文学协会会长等耀眼光环。面对成绩,他只是谦虚地说:"我并不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而且基础差、起点低,只是我比其他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曾国藩在《挺经》说得很好心力不刚,多中道沮废。"张启雄出生在一个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家庭,文革、父亲早逝让他流离失所,不能接受正规的系统教育,也正因为如此他不能像父母那样担任老  相似文献   

8.
<正>安钟岩曾经说:"功成名就不是我的梦想归宿"。当记者问及安钟岩的梦想时,她说:"我认为,自己生活好了,还不是最好,我的梦想是希望大家都能够享受美好的生活。我现在是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我会和我们协会的女企业家们为社会多做些贡献,希望通过我们做的一些事情,带动更多的人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9.
在这里,没有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的人,只有迎难而上的男子汉和压不弯脊梁的铮铮铁骨。实际上,他不是不苦,不是不累,只是因为这里有着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兄弟情,只是因为自己是公司开拓西北的主力军,只是因为自己拥有着一份"中国建筑"的骄傲。  相似文献   

10.
赵灵敏  张墨宁 《南风窗》2010,(10):66-68
一年多的时间里,李乾源多次奔走于北京和福建家乡之间,到处递资料和申诉,在遭遇了无数的白眼和歧视、经历了不断的争吵和周旋、动用了大量社会关系、花费了近10万元之后,李乾源终于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但他也很无奈,"这个结果不是我想要的,但如果要达到理想,一定会影响工作生活,代价会更大,我也不想继续下去了。"虽然帮助过很多来信访的人,但轮到自己维权时,最初的信心也在渐渐流失,"我一开始很有信心,首先我觉得自己维权能力比较强,其次有信访的工作经验、而且或多或少还有一些资源,最重要的是,我一直相信理在我这边。"一路下来,他只剩下了一个感受:在中国维权太难了。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这里,没有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的人,只有迎难而上的男子汉和压不弯脊梁的铮铮铁骨。实际上,他不是不苦,不是不累,只是因为这里有着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兄弟情,只是因为自己是公司开拓西北的主力军,只是因为自己拥有着一份“中国建筑”的骄傲。今年9月底,48岁的张久成告别了秋意正浓的桐乡市(公司上一个项目所在地),坐上了开往新疆乌鲁木齐的火车。车窗外的风景从南方的清婉柔美渐变成了塞外西北的  相似文献   

12.
石破 《南风窗》2008,(17):61-64
"我觉得有些人对农民是假爱,即使他心里是真爱,他的身体也不允许。"曾经努力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何慧丽如今认为自己的未来在农村,并满意于自己的"回归"。对于发展生态农业,何慧丽只问了一句:"你可以不爱农民,但你爱不爱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13.
李北方 《南风窗》2012,(8):14-14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自杀需要多大的勇气,人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才会决然放弃生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里举两个自杀的事例。2012年4月5日,一位77岁的希腊老人在雅典的宪法广场饮弹自尽,他在遗书中说:原本我是可以靠自己缴  相似文献   

14.
我所栖居的小城,环境优美,人也和气。 宁在小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倒不是他当了多大的官,也不是他富甲地方,更不是他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他只是小城的一个普通百姓,也是大家公认的那种老实人和老好人,但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14)
正"一年到头总在外面跑,一定会碰到很多有趣的人,好玩的事吧?"我总被人这样询问。重复早已让自己厌烦,所以我都是一笑而过,而那笑,主要是苦笑。这一次,飞北京。提前一天选好了一个靠窗的座位,这是我的习惯,因为飞行过程中总有十几二十分钟会入睡,而我不想在睡着的时候不知不觉靠在别人肩膀上。邻座的人就是潜在的"有趣的人",只是我一般碰到的,有趣是有趣,但总和人们期待的不是一回事。我安顿完毕,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过来,颧骨高突,皮肤黝黑,  相似文献   

16.
李淳风 《南风窗》2014,(1):84-88
<正>一切似乎都是因缘际会,张鸣的人生经历、性格脾气、研究的领域与最近10年来的社会现实一对接,注定了他将成为一名"公知"。在一个凌厉萧索的北京冬日到达张鸣家,他很快拿出来一部单反相机,请教随行的摄影师一些技术问题。他那年轻貌美的妻子随后抱怨,张鸣摄影技术太差,把她拍得很矮,一米七的人,看上去像一米五。张鸣一听不干了,直直地往卧房里冲:来,你把照片都拿出来给人家看看,是不是真有这么差。妻子立刻站到房门里,紧紧把住,不让进。这是张鸣的小世界的缩影,一台电脑帮他接连外界,一个小家庭让他  相似文献   

17.
解放第二年,我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工作。工余之暇,偶尔听到同志们对朱光市长的议论,因为他兼任市委书记,在儿童公园后面那幢破旧的市委办公楼,经常看到他的踪影。议论比较多的是,认为他动不动就“训”人,怕同他打交道。 1951年,我第一次参加国庆节。在那次庆祝国庆的活动中,有飞机散传单一项,这任务落到市委宣传部的头上。任务是把传单印好,送往机场。当然,这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传单的数量大,时间紧,得跑好几个印刷厂,还要校对、搬运、  相似文献   

18.
崔卫平 《南风窗》2011,(4):88-91
哈维尔试图表达的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了自己全部独立的力量,它不是因为自身匮乏而不得不寻求一个依托,因为感到自身没有意义而寻找一个意义。而是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唯一真正的创造者",你自己的意义首先应该在你的手中,而不依赖任何别人乃至任何外部事业。  相似文献   

19.
点击     
"无论是农民工就业,还是大学生就业,以及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都时刻摆在我心里。因为我认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20.
腐败进行时     
王文学一开始是想利用合法的生意手段赚钱的,虽然他认为的“合法的生意手段”未必真合法。“尽管现在犯了罪,我还是真心拥护党,爱我一生中倾注了心血的农电事业。”王文学在狱中忏悔书中写道。他的如意算盘是:由于身份关系,自己不好直接出面运作生意,就需要找一个信得过的、有能力的人代替自己操作,并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人要很精明,做事要很隐秘,必要时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他想到了一个相识已久的年轻人——王亚星。“国家安全机关特工”王亚星的父亲是王文学的老同事,两个人一起在陕西省府谷县电力局工作过,住过一个家属院,两家关系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