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民族魂主宰的一次新诗革命——台湾新诗论争二十年回眸古继堂*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小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却是一个社会意识的实验场,拥有极其丰富的社会意识斗争的历史经验。仅以当代文学意识的呈现来看,就比大陆要丰富得多。初期有中国文学与皇民化文学残余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23)
正看来唯有迪伦在他那个时代充分体现了对伟大诗歌至关重要的音律性,这种隐藏的声音在每位诗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但却往往只能留给背诵或朗诵诗歌的人,歌曲的力量是他终极的秘密谜底。宣布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奖激起了守旧派何等的愤怒!学院派强烈抗议—记住,这绝非是来自瑞典文学院,而是世界文学殿堂的抗议。文学官僚的恐慌浸透在确定性及琐碎的算计当中,已经可以明显察觉到它草率的预言和狡猾的立场变化。  相似文献   

3.
1、关于共生的概念。 共生这一概念,由于其含有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给人以全人类都是朋友这一印象,因而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可是,本文在这里所要论述的共生这一概念和一般意义上的共生概念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因此,关于共生一词的概念问题,在这里有必要把一般意义上人们所讲的共生和本文将要论述的共生作为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加以区别。 与协调合作意义相联系的共生,是社会  相似文献   

4.
正《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作者:[美]加瑞尔·萨维译者:杨向荣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年11月15日定价:36.00元这是一个关于勇气、陪伴和如何认知这个世界的故事。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安娜只有七岁,但更坏的消息是,安娜的父亲被德国人带走了。在安娜艰难无助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神秘的"燕子男"。他像安娜的父亲一样能说多国语言,甚至还能和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深味过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人,知道希望之于人生的意义。《做人的权利——马斯洛传》一书的作者在谈到马斯洛时这样写道:“正是由于有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分享。”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如获至宝。早在上大学时就知道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却未深及他的真知灼见——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可以说,这是他对光辉的人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如同一面镜子,既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素养,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社会风尚.文明用语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青少年自我保护的题中之义.有人可能认为,语言的文雅粗俗是一件小事,其实不然.这是因为,不文明用语,使用被污染的语言,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有时还可能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一战"期间,德国建立起了历史上第一个战时计划经济。参照德国的战时计划经济,列宁开始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制度选择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原初制度设计。德国的战时计划经济在苏联计划经济模式源起的过程中具有历史原点的意义,认识这一点对于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内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个崛起的中国,绝非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充斥着文化傲慢(骨子里却是极端自卑)和价值偏见的中国,而是一个更加谦卑自省并且真正将自由作为一种不可割舍的价值的国度。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26)
正"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这是北岛的散文《波兰来客》里的一句话。天生的诗人,张口就是一首好诗。11月份在北京,和李广平聊天,谈及他上世纪80年代的青春,他引用了这句话。李广平是一位著名的歌词作家,歌词和诗,其实是一体两面,因此可以姑且把他算作诗人。他有虔诚的信仰,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来自神赐。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并不排斥人对神性的趋近,"兽性——  相似文献   

10.
混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杂性或杂糅性一词从词源上来讲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的是生物或物种意义上的杂交,特别是人种方面的混杂;另一方面指的是语言,尤其是不同语系、语种或方言之间的混杂,典型的例子有西印度群岛流行的法语或西班牙语与其他当地语言混杂的克里奥语(Creole)以及在东南亚一带流行使用的英、汉混杂的洋泾浜英语等等。在当今的跨文化研究和后殖民研究中,混杂性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词汇,这不仅仅是因为混杂性可以消除各种等级制严格的界限与桎梏,而且可以在混杂相交的地带生成多力抗衡的空间。追根寻源,混杂性这个概念在后一个意义上的发展得…  相似文献   

11.
1970年中国的国庆之际,斯诺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站在了中国的巨人毛泽东的身边。斯诺所站的位置是任何一个美国人从未得到的,这正象1936年他的陕北之行,是当时一个外国人难以做到的一样。 1936年,当仅幸存几万人的中国工农红军以他们的双脚走过了万里征途到达陕北时,斯诺以一个自由的、独立的美国新闻记者的身份,穿过国民党的军事封锁,采访了陕北苏区。他告诉全世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不是“赤匪”,而是纪律严明的革命者,是  相似文献   

12.
南方朔 《南风窗》2012,(3):94-94
我们忘了希望总是在小事上,在伟大的小人物故事里,我们才可发现一个社会生生不息的真正动力之源,因为这10个人的故事,我过年的心情也变好了。我喜欢文学,常常在想,影响我最大的作家和作品是谁呢?几经琢磨,雨果这个名字就会第一个跑出来。现代文学里有太多伟大的作家作品,使人赞叹佩服,但会以伟大的小人物  相似文献   

13.
种族和谐的新加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是世界上极为复杂、多样的地区之一.在这个广阔的地区,除了地理构造的差异外,还表现为人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东南亚国家大多面临着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即消除种族和宗教的矛盾,达到种族和宗教的和谐.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新加坡可以说是东南亚国家中成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典范.从人种上来看,新加坡国内有黄、棕、黑、白各色人种.新加坡总面积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1年),人口为326.32万(截至2000年6月),其中华人占76.8%,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的占1.4%.此外还有欧洲人、日本人、阿拉伯人、犹太人、菲律宾人、泰国人以及缅甸人.语言有华语、闽粤方言、马来语、泰米尔语和英语.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锡克教以及民间流传的一些宗教.大体上来讲,华人信仰佛教,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美国人来谈论中国的事情,首先我想澄清的一点是:我并不认为我自己对所有的重要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我也并不认为根植于一国的制度可以被移植到另外的国家。西方的制度不能仅仅只是从美国连根拔起然后不加修剪地栽入中国的土壤。关于这一点,我想说明:除了我的国家之外,涉及别国我都持这一观点,甚至涉及象加拿大这样一个与我的国家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化和美国殖民地史的国家也是一样。如果我到加拿大去,游说加拿大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后结构主义是对语言比较关注的一个流派。和语言建构主义相比,语言在后结构主义理论中具有完全的本体意义,语言被认为具有建构性、结构性,主要通过语言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体现出来。语言的表述形成话语,话语建构知识和常识,是一种建构社会现实的意义结构。就国际关系而言,后结构主义主要从表象政治入手,关注话语、身份和对外政策。身份和政策在话语中相互建构,相互调整。体现在对外政策上,尤其是国家安全方面,"我"的身份通常被表象为受到"他"的身份的威胁。从后结构主义角度来研究身份的表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国家的对外政策。后结构主义关于话语的理解,也为我们加强国际政治话语建设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因为朱元璋所创功业的巨大与辉煌,又因其屠杀开国功臣的恶名,所以朱元璋一直是中国古代最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应该说,朱元璋固然是雄才大略、人中之龙,但他一个人本事再大,也绝无法独力创造出这样巨大的功业的;还应该说,大明朝的事业也和许多其他的事业一样,绝非是某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缔造的,  相似文献   

17.
创作是一种孤独的长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你们出的这个关于成功的题目,把我吓了一跳。 在《白门柳》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这些日子里,各方面都很关注,不断有记者前来采访。然而,我却在想,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一本书,一次获奖,一时间的红火,在我看来都不是真正的成功。一下子红火起来的东西往往很快便会被遗忘,而成功却是需要时间和历史来证明的。 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家,我所追求的并不是一时的轰动。一部文学作品如果经不起时间的  相似文献   

18.
何东平 《南风窗》2008,(8):96-97
2008年,距那场骇人听闻的屠杀已经过去整整68年。瓦依达绝非在制造不和谐的音符,他只是在用自己的全部心血,表明立场:这部电影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阮直 《法制博览》2011,(10):30-31
更喜欢刘再复《双典批判》的下部,这是我读到的关于《三国》最有独到见解的解读。它不是对这部经典文学文本的艺术审美,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一次透析。记得小时候就听老人讲“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老看三国老奸巨猾,少看水浒血气方刚,男看西游胡思乱想,  相似文献   

20.
时过境未迁     
35年前,华允庆26岁,他的女儿华华只有1岁,两人在镇江金山塔影湖边留下来第一张合影;此后,除了1998年因女儿出国没能拍照外,父女俩每年都会在老地方合影;现在华允庆年近花甲,华华也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近日,这35年来的合影被发到了微博上,“编年体”的父女照片让众多网友不胜唏嘘. 人们常说亲情来自血缘,爱在最普通的日子里.也有人说亲情平时看不出来,只有遇到难处时才最能显现.当绝大部分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中未曾发觉大家慢慢成长,慢慢变老时,这位有心计的父亲却精心策划了这个变化的过程.尽管35年的时光在人的一生中仅占了不到半程.但这35年却是人生中最最珍贵的35年,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最具传承意义的35年.华允庆先生此举,不仅仅体现了对“小棉袄”的爱,同时也体现了对自己和对这个家庭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