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学,在国人眼中是象牙塔;大学生,不论是往昔还是现在,在国人眼中仍然是有为青年。随着二十一世纪初的大学扩招、教育收费,大学教学普及化日趋明显,大学生也逐渐不再是"天之骄子"。即便如此,与这些象牙塔中的有为青年联系在一起的,仍然是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朝气蓬勃等"高大上"的词汇。但是,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残杀同学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毒杀同学案,2014年台北捷运案等一系列大学生伤害事件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5)
正大学变迁受到两重力量的影响,除了整个社会基础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中国大学的新一轮洗牌和格局调整即将开始。关于大学,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名言妇孺皆知:"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校长说这番话的年代是1931年,当时,高等教育正逐步趋于现代化。如今,大师辈出的时代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两院  相似文献   

3.
唐小兵 《南风窗》2010,(1):104-104
<正>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成立,让人们对于传统的复兴似乎又多了一份期待。今天的人们回忆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经常提起的是校长梅贻琦的"大学,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其实,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府,除了是学术的圣地之外,还是自由民主的堡垒。这并不仅仅意味这些大学的教授是言论界倡导自由民主价值的中坚力量,他们同时倡导教授治校,学术独立,在大学校园身  相似文献   

4.
李克诚 《南风窗》2013,(22):31-33
大学章程实际上是对大学内部的各种权力格局进行重新分配,并加以固化,这必然要涉及众多利益主体的关系的重新调和、博弈与平衡。历时7年,经历了3任校长",草案修改了10稿之多。至今,北京大学尚未拿出一个可供公开讨论的《北京大学章程(讨论稿)》。作为公开宣示办学理念、定位及治理大学的最高准则,大学章程也被视为大学的"宪法"。我国1995年实施的《教育法》也明确要求大学应有章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2000余所  相似文献   

5.
李斯特 《南风窗》2014,(15):46-47
<正>谁都不反对这样一种知识产权制度:既保障知识主体不因物质匮乏而丧失自由和尊严,又使知识不成为少数人的特权,为全体社会成员所享用。熙来攘往的都市里,随处可见盗版游击队,盗版消费者里有公务员、高级白领、大学生甚至大学教师。莫以为又是"中国制造",在知识产权最发达的美国,他们自己承认"下载盗版音乐的人比参加总统选举投票的人还多",外国同学纷纷向中国留学生问道(下载盗版之道)。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15)
正学生总要以一个学校的"产品"的形式进入社会,大学必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和大学教师,必须从功利和短视中突围。大学常常被想象,回忆往往很美好,这是因为青春或爱情本身的美好。每个时期、每个世代的大学都不一样。对我这种把青年、中年以及未来的时光和身家都托付给大学的人,最大的感受却不是美好,而是巨变。我们的大学从来不是象  相似文献   

7.
石勇 《南风窗》2013,(20):42-44
今天的中国政治、社会结构,可以给年轻人受挫的世俗化理想,以及更年长一些的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想象以一个什么样的出口呢?一个人要彻底弄死他的自我的话,是绝对不可能的—理想也是如此。但在今天,说到"理想",已然是一种社会隐痛了。这正暗示了某种秘密:"理想"在今天的命运,大概就是无数年轻人—无论他是大学生、白领、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公务员—以及这个社会的命运,反之亦然。被压抑到内心深处的"理想",它所指向的现实,还有未来,似乎隐含着某种玄机。  相似文献   

8.
南书房     
《南风窗》2012,(13):96-96
《中国的大学》梅贻琦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与蔡元培并称的大教育家梅贻琦(1889~1962),从"大学之精神"、"清华之为清华"、"西南联大的精神家园"、"工业化的前途和青年的使命"四个方面,阐述了他对真正的中国大学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粉丝留言     
《南风窗》2016,(4):12
正1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从没想到自己刚走出象牙塔就被分配到非洲。于是今年也会是20多年来第一次在异乡过年,不免唏嘘。"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在外更是只敢"报喜不报忧",隔着5小寸屏幕传递的温情依旧原汁原味,惟愿父母亲人朋友一切安好!—窗粉"掠水"  相似文献   

10.
阳敏  姚洋 《南风窗》2007,(15):52-56
1979年4月,《读书》创刊。其后28年,这本小小的杂志不时掀动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无论是创刊号上的名文《读书无禁区》,还是10年来讨论诸种中国问题乃至重构世界图景。在它努力为社会发展拓清思想道路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了思想与知识界种种纷争的活化石。2007年7月,负责《读书》长达10年之久的汪晖、黄平卸任。一月以来,种种不同渠道的声音和消息四处传播。当本不该是"新闻"的正常内部人事调整不期然成为知识界人人关注的"新闻事件"时,《读书》再一次显示出它在当代中国思想版图上的重要位置。而在本刊记者试图避免纠缠于单位人事纷争与知识界派系纠葛,努力通过多元视角,还原10年以来《读书》与中国思想界流变之关系时,却发现"《读书》事件"之为"新闻",它的价值可能正在钱理群先生提出的问题:"我们所有的知识分子,不管我们原来是什么派,现在都共同面临着体制的扩张和官僚化,这是对我们的自由空间的挑战,我们要共同来面对!"《读书》随着陈原、沈昌文、汪晖3位主编所处的时代变迁而变。无论今后《读书》往何处去,陈原先生"解放思想,开动机器"的办刊宗旨,乃至"切中时弊"的刊文理念,都当是所有曾受益于《读书》的读者最真实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叶竹盛 《南风窗》2013,(24):27-29
在当前新一轮全面改革的形势下,法治的政治学意义和经济学意义在中国前所未有地统一在了一起。法治理想因此具备了现实推动力,也因此和改革逻辑相结合,成为深化改革的思维和方式。当中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改革走入第四个10年之时,改革话语和法治话语同时向"全面"的层次升级,一方面是"全面深化改革",另一方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遥相呼应。陈云在改革开放之初曾经提出了"笼中之鸟"的比喻,来界定搞活经济和计划指导的关系。鸟得让它飞,捏在手里会死掉,但也不能没有笼子,否则鸟就飞跑了。最理想的状态是根据小鸟成长的情况,逐步扩大笼子的空间。这个精妙的比喻也被法学者用来形容过去30年中国的法治发展:法治之  相似文献   

12.
陶杰 《南风窗》2010,(4):93-93
我国国力的强大,举世共睹;但30年改革开放下来,有识之士对国力的诠释,从国防军事到经济实力,不脱"话语权"三个字的追求。话语权,也就是广东话俗谓的"话事权",国  相似文献   

13.
大学不仅应有“象牙塔”般地独立而超然,也应像“动力站”般地积极回应与反哺社会,这是现代大学的理念。但大学不仅仅是个理念体,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组织体。不同组织型态与结构的选择将会影响到大学理念的践行及其功能的实现。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组织改造问题已成为现代大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概念通过语言赋予事物以意义,所谓概念史,简而言之,正是语言生成的意义在历史中的积淀和流变。方维规的这本《什么是概念史》,可以说是一本"概念史"的"概念史",对概念史这一历史研究领域的起源、发展、演变进行了条析理剖的分析。概念起源于对日常词语的反叛,它以理性逻辑之名,  相似文献   

15.
何建 《法制博览》2013,(5):216+215
民法的出现,使中国的法律文化由传统偏重刑罚的刑治逐渐趋向民法时期,强调损害赔偿。梅因定律谓言之"中国的法制则以逐渐扬弃身份导向,而逐步进入以契约为导向的法律时期。"在民法中,虽说公民权利受到侵害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但民法、侵权责任法未能涵盖完善所有合理的赔偿,侵权行为发生后,往往求偿不可期待。既定法律在实际中并不是都能按照理想的预期发展而成立的。此时,就出现了需要社会的"网",从而来进行一定的社会补偿①。  相似文献   

16.
<正>元旦刚过,西城区98名外来务工人员拿到了西城区经济科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考上大学的农民工兄弟,除能享受到市总工会补贴70%的学费外,西城区总工会将对剩余30%的学费进行补贴,在开学后,学校将与农民工所在单位协调上课时间,实现学员上课、工作两不误。2014年是西城区总工会连续第三年实施"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帮助地区单位的外来务工人员入学深造。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区总工会进一步加大了资助力度,对所有通过成人高考的学员,采用全额资助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影响     
乔健 《工会博览》2013,(23):1-1
影响这个词,拆开了说,就是"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一个人用自己的思想、言行对别人的思想、言行发生作用,就应该被称之为影响. 我们中国人对影响二字历来十分重视.比如"孟母三迁",为的什么?为的就是怕孟子受到不良影响.他们从墓地附近搬到街市,又从街市搬到邻近学校的地方,直到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孟母才觉得满意.  相似文献   

18.
好玩、开心、刺激、有挑战性,这是我在大学读书期间充当校园经纪的切身体会和感受。 或许我是本地人,也或许是我性格开朗、广交朋友的缘故,在商品经济浪潮不断冲击校园之时,我这个校园经纪人当得很顺当。 虽说大学的学习很紧张,但以目前学  相似文献   

19.
联想怎么了?     
《南风窗》2016,(6)
正中国企业的功利性成长路径,外界无法进行道德评判,但却留给了中国企业很多思考。一家被质疑为"衰落"的企业,正在重新赢得"关注",尽管这种"关注"可能来者不善。作为个人电脑领域的本土王者,联想并没有能把品牌优势"平移"到智能手机时代,这是它财务数据平平,并广受质疑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94民謠年 随着以《小芳》为代表的都市民谣和以《纤夫的爱》为代表的乡村民谣急遽流行,大陆校园音乐也迎来了它的民谣年。从去年岁末开始,在大学这个文化象牙塔和伊甸园中,如飓风般卷起了一股自弹自唱、自由创作、自我抒发的校园民谣热潮。 目前,已有40首较有代表性的校园民谣结集出版;一盒由大学生自己创作、演唱并反映当代青年现实生活及其情感的校园歌曲专辑也于不久前问世。《青春》、《同桌的你》等感情真挚的校园民谣已步入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