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卢拉的巴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31日,英国著名新左派理论家佩里.安德森在《伦敦书评》第33卷第7期上发表《卢拉的巴西》一文,评述了2010年年底卸任的巴西前总统卢拉所创造的政坛奇迹。卢拉是巴西历史上学历最低、但支持率最高的总统。在民主体制下,领导人下台时比上台时更受欢迎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2.
郭存海 《南风窗》2010,(22):82-84
如果像外界普遍猜测的那样是罗塞芙获选的话,她将领导一个在参众两院占3/5以上席位的执政联盟。如此,巴西未来4年将获得一个极其难得的改革环境。罗塞芙再也不用像卢拉那样慨叹"总统不能总是做自己想做的,他做自己能做的"。  相似文献   

3.
和静钧 《南风窗》2010,(17):80-81
<正>查韦斯的"万世总统"创举没有扩张自己的既有声誉,其南美领袖的名气面临着老资格一代左派领袖卢拉的挤压。把劳工党出身的巴西总统卢拉,与憧憬着玻利瓦尔社会主义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放在一起来拧巴,的确是件充满挑战的事。他们既无楚汉双雄之斗,也没瑜亮之争,他们只不过在政治颜色上碰  相似文献   

4.
德国《明镜》杂志2008年第20期(5月10日出版)刊载了对巴西总统卢拉的访谈记录。卢拉对巴西的社会政策、生物燃料和拉丁美洲国家激进化等问题发表了重要看法。现将其内容摘编如下。《明镜》:总统先生,5年前您就职时,许多人担心从前的工会领导人卢拉会采取一种社会主义路线。但您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巴西选民经过两轮投票,把一位钳工推上高原宫总统座椅,从而改写了巴西实行共和制以来一直由大人物掌权的历史.他就是巴西劳工党领袖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西尔瓦,简称为卢拉.  相似文献   

6.
陈晓玲 《当代世界》2014,(11):54-55
<正>2014年10月26日,变数迭现的巴西大选尘埃落定。现任总统、劳工党候选人、"政坛铁娘子"罗塞芙以51.64%的支持率战胜社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少壮派精英"内维斯,再次当选总统。劳工党因此实现四届蝉联执政,成为巴西再民主化以来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前总统卢拉关于"劳工党连续执政20年以上"的预言也不再遥不可及。治国有方,铁娘子险中求胜此次大选是巴西自1985年再民主化以来竞争最激烈、形势最复杂、过程最扑朔的一次选举。罗塞芙胜选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26)
正这是拉美最风光的一年,也是最悲催的一年。巴西举行里约奥运,巴西总统被弹劾下台;哥伦比亚总统获诺贝尔和平奖,载有巴西球队的飞机坠毁于哥伦比亚。拉丁美洲在2016年上演"悲喜双重奏"。巴西举行里约奥运,哥伦比亚总统获诺贝尔和平奖,秘鲁举行APEC峰会,这些都是世界级盛事。而厄瓜多尔遭7.8级强震死亡700多人,载有巴西球队的飞机11月29日坠毁于哥伦比亚,巴西总统罗塞夫被弹劾下台,这些又是让人扼腕的事。了解拉美在2016年的实质变化,  相似文献   

8.
巴西:新自由主义发展路径与新依附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10月,巴西左翼劳工党领袖卢拉当选总统,取代了自1994年以来任总统的卡多佐。此事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被认为是拉美第一大国——巴西人民渴望变革的结果。英国《新左翼评论》2002年7-8月号刊载了盖萨·玛丽亚·罗哈题为《巴西的新依赖经济》的文章,认为卡多佐当政8年来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使巴西经济  相似文献   

9.
继2002年10月巴西左翼党劳工党领袖卢拉·达席尔瓦(Lula da silva)当选巴西总统后,11月厄瓜多尔前左翼上校卢西奥·古铁雷斯(Lucio Gutierrez)又当选为厄瓜多尔总统。12月2-4日,来自拉美国家以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44个左翼党派和组织的近700名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了在中美洲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于2012年6月20-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伊朗总统内贾德等在内的12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一堂,共商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计.在为期三天的"里约+ 20"峰会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展开讨论,并在闭幕式上通过了会议最终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在1998年12月的委内瑞拉大选中,行伍出身的左翼政治家查韦斯以“改革者”的面目出现在选民面前,提出了一系列激进的竞选纲领,最终获得了56%的选票,当选总统。2002年10月27日,蓝领工人出身的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同样以左翼政治家的面目出现在选民面前,赢得了大选,成为世界上第五大国家的总统。同年11月24日,厄瓜多尔“1月21日爱国社团”领导  相似文献   

12.
卢拉第三次当选总统后领导的是一个温和中左翼执政联盟,面临“朝小野大”的不利格局,“府院之争”激烈。由于巴西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严重,卢拉在内政上施展空间较为有限,在谨慎处理国内事务的同时,或将对外关系和重塑巴西的大国地位作为发力点。作为一位富有魅力的左翼领袖,卢拉此次当选总统,为进一步深化中巴关系和发展中拉合作提供了重要战略契机。中巴应加强战略运筹与政治互信,以高层互动引领双边经贸、投资、能源、科技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并在金砖国家机制中深化合作,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增强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02,(20)
“以前那个激进的工党领袖已经不复存在了。”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卢拉·达·席尔瓦,这位曾是车床工的总统候选人暗示自己更愿意成为“巴西的布莱尔”。也难怪,今年9月,IMF向巴西提供了300亿美元的贷款,这比给其它任何国家都多。IMF的目的就是要巴西遵从它的标准,而这对席尔瓦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9)
正国际金融界忧虑,巴西可能成为下一个希腊。巴西的困境印证了前总统费尔南多·卡多佐在回忆录中的感慨:"希望之后总是失望,这是典型的巴西式循环。"4月11日,巴西众议院特别委员会以38∶27表决通过弹劾罗塞夫总统的报告。众议院预计在4月17日投票表决,如果赞成票逾2/3,弹劾案将被送到参议院;若参议院以简单多数赞成,总统将停职最多180天,由已加入反对派的副总统暂代总统职务。若参议院在第二轮表决中有逾2/3支持弹劾,总统则必须下台,由副总统特梅尔(Michel  相似文献   

15.
巴西劳工党在2022年10月的总统选举中再度获胜,重新成为执政党。该党再度获胜的原因主要包括:迎合了多数巴西民众对变革求新的渴望、上个执政周期内取得的成就获得民众高度认同、竞选纲领凝聚民众共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渠道优势、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竞选同盟、领袖卢拉的旗帜性作用与个人魅力等。展望未来,该党的执政道路不会一帆风顺,相反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保持政权稳定、如何破解经济发展困境、如何弥合社会分裂并解决民生问题、如何重塑大国外交形象等。  相似文献   

16.
中巴关系:历史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巴西建交35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交至今,中巴双边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35年,两国从建交之初的“谨慎外交”发展成多领域广泛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来,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巴关系因此而成为当前南南合作的典范:2009年5月中旬,在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的第二次国事访问中,两国政府着手制定2010--2014年共同行动计划,这也标志着中巴关系正朝着“深化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扩大互利双赢的务实合作”、“促进内涵丰富的人文交流”和“密切协调配合的多边合作”等多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4月,巴西与美国之间两次高级别访问(罗塞芙总统访问美国、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巴西),以及在这两次访问期间举行的第六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使得巴美双边关系成为巴西4月份外交议程的核心内容.美国政府以"大选年"为由不予"国事访问"接待的做法使巴西政府大为不快,而在总统会晤时间上的硬性安排(只能安排在4月9日)更是使罗塞芙总统此前预设的"访美后从美国直飞哥伦比亚参加4月15日开幕的美洲国家首脑峰会"的计划泡汤,这些细节似乎为罗塞芙访美定下了"不愉快"的基调.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17)
正"狂欢节之都"里约热内卢,一个天堂与地狱共存的地方,不仅有阳光和沙滩,足球、桑巴和巴西烤肉,也遍布着过度城市化带来的一个个黑帮统治的"小国家"。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8月5日至21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每届奥运会之前,全球媒体都会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东道主的筹备工作。从距开幕式还有一个月之久开始,在对奥运会的预热情绪之下,全世界就兴起了对本届奥运会的关注,以及对里约热内卢这个面积  相似文献   

19.
劳工党长期以来推进的目标是比其它政党更诚实和更开放,但事实证明他们与巴西先前的所有政客一样熟练地贪污和操纵民主程序。在对卢拉有所醒悟的支持者中,早前的策略是呼吁在第一轮投票时支持埃罗伊莎·埃莱娜,终选时再投给卢拉。这种方法后来证明的确占了上风。但卢拉也因此要在新的任期调和经济政策右转和外交、社会政策左转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巴西劳工党是拉美最有影响的左派党之一,它所主张的"劳工社会主义"可以说是具有巴西特色的社会主义.尽管劳工党目前处于执政地位,但它并不认为巴西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而认为巴西仍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认为卢拉政府所执行的政策是社会主义政策.但巴西劳工党认为,应该提出一个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建立一个超越资本主义秩序的新社会,而建立一个主权和民主的巴西,则是为建立社会主义而斗争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