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治之上     
李北方 《南风窗》2014,(23):2-2
<正>喜剧演员周立波在表演中讲过一个段子,大意如下。东北人嘲笑上海人,说上海人吵架只动嘴不动手,太窝囊了。"周立波"则回应道,知道哪里出流氓不?上海才出流氓,比如黄金荣、杜月笙。流氓从不亲自动手打人,打人的不是真流氓,大流氓都文质彬彬的,看谁不爽只说一句话,"把他做掉"。动手去做的都是东北人。  相似文献   

2.
石勇 《南风窗》2014,(13):26-28
<正>在维护治理秩序上,强调对公共安全的维护是一个新思维,国家权力也找到了更有说服力的运作依据。"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这是千百年来中国民众传统的社会理想:安全第一。乱世是可怕的—比做"犬"更可怕。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一个太平盛世,但安全并非就没有问题。事实上,就近来国内的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看,社会安全的隐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以农民工身份来北京打拼人群中的一员,凭借自身努力成为北京市劳动模范,用罗怀梅的话说:"起点低不可怕,大不了加倍努力。只要你在努力,就会有进步,时代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农民工"华丽转身"刚来北京时,生活条件很艰苦。我来到北京才开始接触电脑,当时学习电脑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5,(16)
<正>请把自己代入到下面这个情境:有一个20多岁的渣男,在公共场所猥亵年轻女子,很是嚣张,引起公愤,于是,人民群众合力把他制服,并"扭送"到了公安机关。他因"猥亵妇女",性质恶劣,遭到治安拘留15天的处罚。这是他应得的,很正义,对吧?但是,我得请问一下:当他被人民群众"扭送",走过大街时,其他的人民群众可不可以站着围观,并指责他是"流氓"?广场舞大妈们可不可以把他猥亵妇女的流氓事迹进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5.
南方朔 《南风窗》2014,(22):90-90
<正>柏克当年就说过,大帝国不能小心眼,而必须用大胸襟看自己,提高自己的格局证明自己也可以变得很伟大。柏克的名言,对中国人应有启发与鼓励!这次我想从两句旷世名言说起。第一句是18世纪英国文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于1774年所写的"爱国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他痛批那些打着爱国旗号而专制滥权的人,是对真正爱国者最大的污辱。  相似文献   

6.
黄纪苏 《南风窗》2014,(16):47-47
<正>北京大学有卓尔不群的另一面。北大的一些师生这次又挺身而出,选择在沉默中爆发。这才是令人神往的北大精神,这才像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毛泽东等先贤呆过的地方。6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暴烈得像五雷轰顶。我去参加了一个会,讨论北大的什么"燕京学堂"。会议通知写得太"价值中立"了,让人看不明白会议组织者到底想干什么。"燕京学堂"当然不看也明白,虽然说得高大上,要"构建中国文化主体性",其实就"办班"、"创收"那点事,早臭一条街了。一个惯见不怪的事情,我倒觉得有说说的必要,理由有两个,一个是它有代表性;第二个么,读者看到结尾就知道了。其他与会者们议论"中国学"、"国  相似文献   

7.
正"家文化"指的是一个"家"的文化,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这个"家"可以是三口之家,也可以是一个国的家,当然也可以是一个企业,一个公司。"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大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从对"家"的定义延伸看,"家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一个家族、家庭的文化。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在企业中如何打造家文化,做有温度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25)
正读史让人明智,首先就是可以有勇气反思下原来的一些定见。所谓流氓,可能他却是站在了历史进步的一边;而在所谓正派阵营之中,有些人的有些做派,未必就比他们鄙视的流氓高明多少。刘邦和项羽,你更喜欢哪一个?这个问题,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阅历的人的回答应该是不一样的。我以前喜欢项羽多一点,这还不仅仅是因为对失败的英雄的同情心,以及类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文学描写的感染,很重要的原因还是对于刘邦做过的那些事情,比如打了败仗逃跑时把子女都推下车不管,实在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4,(5):34-40
<正>全球出产的智能手机,六成是在中国完成最后组装的"中国制造"。经过多年苦干实干,中国的GDP规模已经世界第二,按这个趋势,再过五六年可能就会成为世界第一。这些听起来很了不起,不是吗?可是,在这些表象背后,藏着什么呢?拿智能手机打个比方吧。当我们玩手机的时候,看到的是漂亮友好的界面,我们看不到芯片,也看不到操作系统。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表象,不是本质。智能手机简单好用,好像人人都了解它,但事实  相似文献   

10.
正历经孤独的人才知道它不是失败,也不可怕,它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是自己与自己结伴同行最清晰的时光。@王华丰同学:这些年,常需要痛下决心扔一些衣服,删一些照片和号码。就像饭锅里的饭,使劲铲能下来,四壁伤痕累累。用水泡一阵,也能下来,一切完完整整。很多事,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5,(24)
<正>作为一直在国有单位工作的劳动者,我对"集体"的温暖印象深刻。比如,如果有职工遭受重病或家里有什么意外,工会就会站出来,发动大家捐款助其渡过难关。有"集体"罩着就是好。要是没有"集体"的温暖呢?也会有社会上的温暖。像这类事就有很多:张三的小孩得了可怕的病,没钱动手术,实在没办法了就通过媒体求助,然后,大家看到报道后,也会帮忙;而李四如果因生活陷入绝境上街"募捐",同情心也会驱使有的人掏钱,而并不总是把脸别向一边。这些,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啊!"集体"也好,  相似文献   

12.
开放的限度     
《南风窗》2014,(9):8-8
<正>观念这个东西很奇妙,它是人的大脑创造的,但一经创造出来,它就取得了自己的独立性,与人对立,进而把人置于它的统治之下。这个特征在宗教中表现得最明显,但又不限于宗教,很多世俗性的观念也是如此。这样的观念有很多,"开放"便是其中之一。为什么要开放?回顾走上对外开放的历史,逻辑是清晰的,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实现三个"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是个立体综合的过程,既包括  相似文献   

13.
李北方 《南风窗》2012,(21):13-13
伦敦的海德公园有一个"演讲角",世界各地有很多"演讲角",这一个发源最早,也最有名。每周日下午,都有若干演说家站在自带的凳子(或其他什么东西)上高谈阔论,口才好声音大的能吸引数十人驻足倾听,也有人门前冷落,只有寥寥数人捧场,或者干脆就争取不到听众。这样的"演讲角"早就失去了思想传播和辩论的实际意义,变成了一个文化的象征,传统的传承。听众多是游客,把它作为伦敦的一个景点;那些演说家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1)
正"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一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比如,历史学者张程所著的《制度与人情: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下称《制度与人情》)一书所发掘的政治智慧,虽然产生于封建社会,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也反映了治国理政的一般规律,是宝贵的思想财富。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状态中所形成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  相似文献   

15.
石勇 《南风窗》2013,(7):58-59
很多东西"再也不能这样了!"—包括社会治理的思路,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处。中国社会,急需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中国社会能更好地转型吗?很多人都明白:就看未来的5年、10年了。这也是"两会"后,人们的普遍期盼。今天各种社会问题的确不少。它以普遍缺乏信任和不安全感为标志,来到了"是否变坏"的临界点。不下大力气进行"社会拯救"的话,也许会积重难返。  相似文献   

16.
李北方 《南风窗》2016,(4):87-89
正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能仅停留在自发的状态,民间文化自发地生长了几千年,成果不可谓不丰富,但思想上毫无突破。新工人文化的发展恐怕也脱不开这样的规律,它亟需摆脱自发状态,向更成熟的层面迈进。一转眼,"打工春晚"已经办了5届,每一届都会吸引一些媒体参与报道,知识界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讨论中来。"打工春晚"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已经基本确立起了它的影响力。2012年初,我在网上看到首届"打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3)
正"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对它的害处,我们至今认识得还很不够。世界是复杂的,人脑应该是与世界对应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只是人脑的运作,世界本身没有变简单,只是人脑变简单了,一简单就会丢失很多信息,带来的就是认识、处理问题的偏差,思考不缜密,行动不慎重,往往导致更复杂的后果,事与愿违。每个问题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在一定的背景和条件下产生的,它是一个更大问题的一部分,它本身还包含着若干个小问题,以及还会衍生出一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5,(17)
<正>最近重翻赵树理的书,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赵树理最恨什么人?答案出乎意料:赵树理最恨的,既不是地主,也不是巫婆神汉之类,而是流氓。赵树理是个讲规矩、有秩序的人。他最恨的是流氓,最怕的也是流氓。流氓厌恶劳动,不事生产,不讲良心,不守规则,易被收买,厚颜无耻,把社会秩序、是非标准都弄乱了,他们是社会的大害,是人民的公敌。赵树理几部主要作品,《李有才板话》里的闫恒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精神     
<正>城市,尤其大城市,人们普遍缺乏归属感。怎么提高城市的归属感?最重要的方法是提高城市的精神,培育每个城市独特的东西。市的归属感?最重要的方3年前我写了一本书,比较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很多人提出批评,质疑所谓的"东方"有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比方说,印度、印尼、中国、马来西亚这些亚洲国家有没有所谓的一种亚洲价值观。包括西方,所谓的"西方"有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呢?—好像加拿大的价值观与美国的价值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加拿大比较受社群主义的影响,但是美国就比较偏自由主义。再到欧洲,每个国家也有很多不一样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甘地的教训     
甘地被刺的那天晚上我在比拉大厦。我记得当时的情景太可怕了。用言语是无法表达的。当时天上一定挂着一轮明月,但在我的记忆中,那天晚上一片漆黑,只有甘地睡觉的屋子里投出一片光亮。不久花园里就聚满了人,但花园仍显得很空旷,人们一个个神情木然。可以想像,罗斯福摔倒时也是这种情形。甘地当即就死去了。透过低矮的窗户,人们可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