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执政体制:概念、结构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军 《理论探索》2006,4(1):52-54
构建科学的执政体制,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执政的基础条件。党的执政体制就是党在执政过程中政党、国家和社会政治团体之间政治权力的配置、设置及其形成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党的执政体制结构指党与其他政治主体之间所形成的政治关系体系,包括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等。党的执政体制具有阶级性、整体性、动态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精神,积极探索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条件下村两委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国钧 《理论探讨》2005,(1):103-107
党的执政能力既反映在党的自身建设过程中,也表现在党控制国家政权的行为中,最根本的是体现在党执政的体制和机制之中。所以,通过深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进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最聪明的选择和最根本的举措。深化党内领导体制和机制改革,一要完善保障党员权利制度;二要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三要健全党的委员会领导制度。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规范党与人大关系的制度;二是规范党与政府关系的制度;三是规范党与政协关系的制度;四是规范党与群众关系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失败的历史教训,我们党执政的历史经验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都说明,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面临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如何使党的执政方式走上科学、民主和法制的道路,解决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人治”现象,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对党和国家政权建设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课题。学习领会《决定》精神,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些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执政方式是指党通过掌握、运用和控制国家政权,实现党的执政目标的途径、方法和机制的总称,是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在执政行为中的具体化。核心是怎样处理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即执政党以什么样的途径、方法把其政治主张变为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6.
政党执政文明与党政关系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政党执政和党政关系构成国家政治文明中至关重要的政治要素。政党执政文明包含政党自身民主、政党间接执政、合法性执政、受制约性执政等基本的内在规定;实现政党执政文明,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政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关系,主要体现为党在国家政权中建立了组织,开展活动和国家政权实行组织上的融合,党成为国家政权机构。改革党政关系,在于坚持走邓小平提出的党政分开之路,使党组织与国家政权机关分开。党的执政,主要是通过政治、思想的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十三大报告对于党政关系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最近,不少地方和单位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有益的探讨。在学习过程中,看法不尽一致,提法未必准确,一时是难以避免的。在这里,就近来学习中提出的有关党政分开的几个理论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一、必须弄清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方式的区别有的同志提出,党政分开后,执政党的地位是否改变了?党是否还叫执政党?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方式的区别。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物,是近代政治生活中普遍的,又是极其重要的政治现象。所谓政党,它都有明确的政治目标,而最终都是为了夺取政权,保持政权,即执掌政权。由政党来领导和执掌国家政权的制度叫政党制度,这也是近代国家普遍的、又是极其重要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就是通过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联合执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总体上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的。但是,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仍然存在执政党职权与国家政权职权的部分性混合,执政党部分地兼有国家政权的职权,执政党和国家某些自身职权相对弱化等问题,要改善中国共产党当前的执政体制,必须做到:制定一部规范执政党执政行为的法律,使执政党执政有法可依;根据党政不同职能进一步形成处理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的关系的机制;实行以党政职能分开为基础的依法执政体制,必须强化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依法规范党内权力运作。  相似文献   

9.
《理论视野》2021,255(5)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建党以来特别是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追求,把提升党和国家治理效能作为现实目标,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促进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实现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党着眼于建设强盛大党和现代化国家,强化政治监督,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创新发展推进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所谓党政关系,亦即作为阶级之组织的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党政关系,不仅是政治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而且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由于党政关系是一个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研究领域,所以,本文只准备就正确处理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的党政关系的几个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一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意义众所周知,无产阶级专政体系是由一系列各不相同的组织和机构所组成的。在这个体系中,不同的组织和机构具有着不同的职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党和国家政权在这个体系中则居特别重要的地位,——党是该体系的领导核心;国家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直接表现。因此,能否正确处理党政关系,不仅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真正实现和国家政权的职  相似文献   

11.
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必须通过宪政体制下的执政活动来体现。党要在宪政体制下,建立“党”与“政”、“党”与“法”、“党”与“群”的法理化关系,做到依法执政。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宪政民主的前提条件。“党”与“人大”的关系,是首要的宪政关系,在“人大”制度的平台上,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政治风险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风险,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新时代防范化解政治风险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党的执政安全和国家政权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一系列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防范化解政治风险提供了理论指导,使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的"时间表"愈加迫切、"路线图"更加清晰、"任务书"越发明确。新时代党防范化解政治风险必须以不断巩固党的政治基础为核心、以扎实提高党的政治自觉为关键、以全面优化党的政治环境为前提、以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为保障,科学有效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3.
民主执政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执政党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追求在执政活动中的应有体现.在当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的执政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国家学说与我国国情实际相结合、构建新型人民国家政权的伟大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毋庸置疑的强大优势和生命力,它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民主执政的根本制度平台.着眼执政体制的改进优化,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进一步彰显和释放其制度潜能,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落实民主执政具有特殊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治合法性是民众对执政党掌握公共权力的政治认同.延安局部执政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法理、绩效、民主以及情感方面积累了重要的执政合法性资源,其对建国后在全国执政及进一步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主角和政府中的主导性政治力量.一般而言,政党主要通过执政、反对、在野或参政等四种不同的方式在政府中发挥其作用.而掌握行政权力、成为执政党,是各政党的首要目标.不同的国家,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各不相同.正确认识和处理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既是各国政治生活的主题之一,又有助于我们比较借鉴其中有益的东西,对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执政党是执政国家政权的政党。执政党执政,就是按照党的意愿控制国家权力的产生和对权力进行科学配置。执政党执政的实质,就是执政党如何控制国家权力的产生和权力的配置以及权力的监督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六十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实现了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执政特色,在政党政治与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上有重大突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0)
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政权兴亡周期律,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九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六十多年的执政历程,党书写了从"一穷二白"到小康社会的壮丽篇章,交上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必须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样才能跳出政权兴亡周期律。  相似文献   

18.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政治建设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政权组织形式实现了人民民主,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开发了党执政的民心资源;孕育了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创立了许多法律,开发了党执政的制度资源;赋予党的领导新的内涵,初步实现了党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转换,开发了党执政的体制资源。其所蕴涵的经验,对我们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掌握全国政权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如何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回顾总结执政四十多年我们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在执政的条件下,把坚持与发扬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盛败、生死存亡的高度,是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从总体上看,我们党对执政以后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认识是充分、深刻的,理论上的探  相似文献   

20.
为了回应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强调重申:"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四个基本要求:"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