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我国社会流动出现了阶层“内卷化”现象,严重威胁正常的社会流动与和谐社会的建构。为此,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流动中出现的阶层“内卷化”现象,并就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现象作了初步探讨。最后,文章提出了若干破解阶层“内卷化”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杨柏 《当代贵州》2008,(20):46-46
贵州西红柿“生产过剩”与新疆西红柿加工“原料短缺”,都是伪问题,它只表明西红柿供应链管理缺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资源在具体地区远没有实现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任学敏 《山西青年》2023,(9):130-132
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2022届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首次突破1000万人,创历史新高。随着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已成为一个常态化问题。在新冠疫情期间,“慢就业”现象更为凸显,部分学生甚至发展成为“懒就业”“不就业”,具体可以细分为优越型、逃避型、准备型。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从个人、社会、学校、家庭不同层面深入剖析了“慢就业”现象,推动“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构建“全过程”生涯教育体系、提升“全方位”就业服务质量,打好“三全育人”组合拳,进而削弱“慢就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下,我国社会处于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型期。这种“治理转向”给传统法律模式带来了诸多挑战,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法典化进程。法典化不仅要确保自身完备,还要契合社会治理的理念。回应型治理理论能从社会治理的角度为探究法典化的模式选择与立法技术提供适宜的理论框架。该理论主张:及时回应社会需求、发挥目的和价值的支配作用、扩大民众参与。法典化的本质属性为价值完备性,其模式有二:一为体系型法典;二为汇编型法典。在回应型治理的视阈下,汇编型法典因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故而更具优势。在立法技术上,汇编型法典可以借鉴我国《民法典》的编纂经验,以“编制活页册”为立法技术,将能串联起各分则的法典特殊价值,以法律原则的形式安置在法典总则部分。  相似文献   

5.
2004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突然出现企业工人大量短缺的“民工荒”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量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民工荒”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工资水平低,务工条件差,基本权利受到侵害;国家扶持“三农”,农业收益有所提高。进而,文章由“民工荒”现象、原因分析而展开关于“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的深层次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内生型民主”、“外生型民主”两大类型化新概念,并通过比较性研究,深入剖析外生型民主的特征、缺陷与生成发展条件等问题,以期在宏观层面上加深对民主的理解,同时给我国民主化进程以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一、“政治家型报人”及其典型人物“政治家办报”,不仅是重要的社会主义新闻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新闻史现象。作为新闻思想,所谓“政治家办报”之“政治家”,主要是指报人应具有政治家的一些重要素质,如政治头脑、政治眼光、政治智慧等。作为新闻史现象,“政治家办报”所说的办报人,除包括具有政治家素质的报人以外,还包括既从政也办报的真正的政治家,这两类人物可以统称为“政治家型报人”。“政治家办报”,或曰政治家型报人办报,在我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从我国报业史来看,远源可以追溯到我国报纸的萌芽期;最早的雏形报纸…  相似文献   

8.
是否存在“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的理论是否正确,“普世价值”对现实是弊是益,我国学术界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研究出现了百家争鸣现象。把“普世价值”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和综述,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这一理论学说究竟是科学抑或是伪科学。  相似文献   

9.
岑树海 《世纪桥》2008,(6):101-102
讨论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建立一种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启发的动态教学模式。把讨论互动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政治学原理》课程中,使政治学的课堂教学由“传授”型、“灌输”型、“被动”型向“体验”型、“实践”型、“主动”型转变,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把握政治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对政治问题、政治现象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理论分析素养。  相似文献   

10.
张鑫 《求实》2006,4(7):7-10
列宁的阶级分析理论认为,阶级的划分应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首要标准。这一理论长期被奉为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分析的唯一经典。但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中间阶级”、“政治权力寻租”等现象,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暴富阶层”的出现等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我们在运用这一阶级分析理论时遭遇到了现实难题。财产、收入、知识、政治权力等因素在阶级分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彰显,任何单一划分阶级的标准都已无法解释越来越复杂的阶级现象。因此,探讨列宁的阶级分析理论及其在当代的不适用性,建构适合于当代社会尤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社会阶级结构的阶级分析理论,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普遍对我国的“两极分化”问题予以关注。有趣的是,他们虽然都运用了国际上通常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但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对种种“倒挂”、“不公”现象作出热烈讨论之后,《经济学消息》最早于1992年发表了某经济学博士的文章,指出:我国的两极分化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之后虽偶有文章也持此说,但总的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缺乏响应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领导干部“主动辞职”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这种现象引发社会注目有“主动辞职”行为的超前性、彻底性、趋利性和群体的特殊性四方面的原因;产生“主动辞职”行为有行为主体———“主动辞职”者自身、行为客体———党政部门、行为所处的社会环境三方面的原因。同时,文章指出应从正视现象、提升规范、反思党政机关自身三方面积极应对领导干部“主动辞职”现象。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外贸带动,国内消费一直是弱项。这不仅使我们在国外出现经济危机时处于不利地位,而且会出现内生性的生产过剩问题。近代瑞士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指出:“一个国家并不只是使资本增加就算得上富裕,而是在资本增加的同时,也使本国的人民能够生活得更富足的时候才算富足。”  相似文献   

14.
《前线》1999,(7)
仲大军日前在《中华工商时报》上指出:经济界近来有一怪现象,对明明白白的生产过剩不认为是过剩。他指出:判断经济是不是生产过剩,最好的办法是看消费增长。去年我国的这—数字是6.8%,加上物价回落的因素,消费增幅应该是9%,增速不低。因此,可以说我国目前并不存在消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东西还是卖不出去,问题就是建设过度、生产过剩了。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停产限产。但这种明白无误的做法似乎至今未被我国企业界和经济理论界接受。人们似乎很不情愿减少产出,习惯思维仍然是刺激市场、降价竟争,以保持续增长。由于从主导思…  相似文献   

15.
1987年高校毕业分配时出现的“大学生分配难”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给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据统计,全国1987年有8‰的大学毕业生被用人单位退回。在人才远不能满足我国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今天,何以会出现如此突出的“退人”现象呢?  相似文献   

16.
欧阳兵  王飞 《求实》2004,(7):63-65
对于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政府催民致富”现象及以其为表现形式的政府决策理念的非合理性 ,文章不满足于从感性层面进行评析 ,而是从人性理论尤其是国外激励理论的核心之一———人性欲望只可被满足不可被激励的经典结论中寻找理论依据 ,同时阐述了否定“政府催民致富”与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同一性 ,在这之上 ,进一步演绎出应由“政府催民致富”实现“政府让民致富”的转变 ,并赋予其政府决策和政府职能改革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刊2002年第10期刊发了“中商现象敲响国企人才警钟”的文章,立刻引起了读者们的关注。随着中国加入WTO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突出了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了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对“中商现象”人才流动的关注,折射了不同的人才理念,此文可作为上篇文章的续篇,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中商现象”。  相似文献   

18.
写理论文章不易,写出高质量的理论文章更难。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理论文章的质量呢?联系写作的具体实践,结合编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撰写理论文章必须防治“五病”。一病“选题重复”。有的作者在写理论文章时,往往忽视选题重复,以至文章不仅主题与人家相似,甚至具体内容也大同小异,让人读后大有“似曾相识”之惑,难有新的突破收获  相似文献   

19.
(一)近几年来,我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无不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而深感困惑和忧虑。全国每年1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仅占12.2亿人口的千万分之零点零八,平均到全国440.2万个基本单位,每个基本单位接受大学毕业生仅0.23个,大学毕业生仍属于紧缺的高层次人力资源。但为什么非但不“紧缺”,反而“滞销”呢?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在“供大于求”的背后到底潜伏着哪些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首先澄清以下几种错误论调。错误论调之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说明人才生产过剩,应当压缩高校办学规模,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11,(8):15-15
一、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本期在“特别报道”栏目转发了重要文章《薄熙来:高举共同富裕旗帜,坚持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七一”讲话解读》,在“理论与实践”栏目刊登了重要理论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文化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