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兴远 《群众》2020,(10):10-11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的日趋完善,以网络购物与网上服务为代表的新消费模式和新服务场景正在国内持续涌现。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消费大省,近年来新兴消费蓬勃发展,成为畅通经济良性循环体系、激活消费需求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引擎,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北京建设新场景项目,应具备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新技术,技术具备全球竞争优势;二是新基建,是新型基础设施,可持续促进资源配置;三是新产业,产业潜力大、增长动力强,符合新经济特点;四是新生态,可形成生态辐射效应,提升北京系统性竞争优势;五是新价值,无论是商业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是巨大的.当前,北京的新兴研发机构的新技术,产业化.场景化不够,建议以"长安链"为技术基础,建设"国家市场监管链"新场景项目,抢占监管科技新经济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方案》的出台,以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和培育优化新经济生态为主线,以场景驱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场景创新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为引领,北京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用提供了更多"高含金量"场景条件.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是高科技应用的重要场景,通过数字化可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新场景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可最终实现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的目标. 突破融合关键技术 当前,各行业的跨界融合和深度应用,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数字文化产业要积极融合新的关键技术成果,用新场景的需求带动科技的突破,用新技术的发展推动场景的丰富,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创新深度融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为新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2020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方案》提出,新场景的主线是以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和培育优化新经济生态. 基于北京市过去在数字产业化领域的积累以及在城市场景中产业数字化的实践,建议"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根基,以拉通产业生态为桥梁,带动区域经济转型"是释放北京经济新动能、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川经信服务[2021]41号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局: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积极抢抓"十四五"重大战略机遇,培育壮大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形态,推动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四川省新经济示范企业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促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互动不仅能使旧技术升级为新技术,而且最重要的是能使旧产业升级为新产业,从而使经济发展实现从低层次经济形态到高层次经济形态的演变并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模仿性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互促和原发性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互促虽然都能使旧技术升级为新技术,旧产业升级为新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的演变,但两者起步模式不同:前者是"产业发展拉动技术创新","后者是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解学芳 《人民论坛》2020,(3):132-135
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塑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走向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随着数字创意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智能+"时代,区块链(Block Chain)技术悄然走进数字文化领域。作为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和分布式计算范式,区块链与数字文化产业的开放性、场景化、互联互通等特性高度匹配,紧跟区块链技术演进脉络,实现与数字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5,(3)
<正>当前,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网络经济对传统的发展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创造了推动经济增长新的途径。新沂市主动适应"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抢抓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的战略机遇,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县"和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县"为抓手,充分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交通物流条件,把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加快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0.
新场景是推动创新应用的新孵化平台,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新试验空间,也是推动产业爆发的新生态载体,能够提供需求、打磨产品;提供数据、改进算法;提供市场、迭代商业模式;已成为推动新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引擎.当前,北京正在积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新场景建设项目将成为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新兴产业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是引领未来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全球产业发展既定节奏,为欠发达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窗口期"。一、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2.
沈佳薇 《今日浙江》2021,(15):22-23
今年以来,浙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新一轮数字经济变革在之江大地激荡开来.半年来,浙江数字经济动能加速释放,新技术、新制造、新基建、新业态、新治理推动经济发展步入新纪元. 1-6月,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3959.3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1.5%,同比增长17.6%,高出GDP增速4.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崛起,支撑起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创新决定了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创新驱动是一个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广西贵港市委书记李新元代表说。  相似文献   

14.
正10年前,产业是广西沿海地区的"最弱一环"。10年后,这里,已经卓然矗立起石油、电子信息、冶金、粮油加工等千亿元临海产业集群新高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产业的崛起,正改写着中国经济版图,推动着我国经济增长"新一极"形成。临海产业强势崛起乘车进入钦州港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6,(2)
正近年来,常州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努力建设智能制造名城和现代服务业高地,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产业发展质态有效提升。一、实施"三位一体"战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工业是常州兴市强市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工业经济优势,我市形成了推动十大产业链建设、"双百"行动计划和"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三位一体"工业经济  相似文献   

16.
枣庄市山亭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和新途径,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和谐监督"作为人大工作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为"幸福新山亭"建设充分发挥人大应有的作用。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全力履职,工作监督凸显新成效。一是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重点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常委会多次组织代表对天康生物科技、TOD产业新城开发、聚福源食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9,(16)
<正>当前,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动能。面对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要有新动力,数字经济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1,(9)
正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定荣一直在思考"国家为什么要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今年全国两会,他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动县域经济融入全国双循环新格局的建议》。从前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创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县域"的重要性,在新发展格局中,再度升级。  相似文献   

19.
正新经济、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智慧经济、信息经济风起"云"涌,为创新党建和组织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时代资源。树立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到党的建设中,实现党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新时期党建面临的新契机、新挑战。那么,何为"智慧党建"?如何利用"智慧党建"更有效地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推动党建工作的新发展?本期党建栏目就此话题进行探讨,并报  相似文献   

20.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对全省各地的调研中多次强调,未来江苏产业发展着力点要放在控制力和竞争力上,把丰富的产业、科技、人才资源整合起来,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释放出扶持新经济发展的强劲信号。目前,江苏新经济正呈现出规模壮大、技术驱动性更强等新亮点,发展势头愈发强劲。"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正成为江苏推动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