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曹楠 《北京观察》2021,(5):40-41
1949年5月18日,北平的天气变暖了.深夜,双清别墅的灯光依然亮着,劳累了一天的毛泽东还在不知疲倦地伏案批阅文电,里间床上一位神秘客人已经酣然入睡.这位神秘的客人是谁?为什么留宿毛泽东处?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镜头,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2.
史海一勺     
《乡音》2011,(5):48
谁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了"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相似文献   

3.
文载 《现代领导》2011,(1):39-39
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黄炎培。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二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人民革命万岁!  相似文献   

4.
1949年5月5日,刚进北平的毛泽东把柳亚子接到双清别墅叙谈。两位现代诗坛的巨匠,兴致勃勃地谈到古今不少诗人诗作,分手时,毛泽东应柳亚子之请,在  相似文献   

5.
杨帆 《北京观察》2021,(6):37-39
双清别墅,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南麓的半山腰,是乾隆御题的"香山二十八景"之一松坞云庄的旧址,1916年原民国总理熊希龄在香山创办慈幼院,在松坞云庄旧址上建造双清别墅.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入驻香山,毛泽东主席就住在双清别墅,直至1949年9月21日离开.双清别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指挥部,是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奠基地.在双清别墅的不到半年时间,毛泽东起草了大量电文,作出许多重要批示,仅在渡江战役前后,就撰写发表了著名的《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为英国军舰暴行发表的声明》,以上文章都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收入广为流传的《毛主席诗词》.  相似文献   

6.
1月31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时强调,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政府,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这已是温家宝一年来第四次重申这一要求。事实上,关于"让人民监督政府",早在1945年,毛泽东主席和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就有一段颇有历史意义的谈话。黄炎培问如何打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答道:要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  相似文献   

7.
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宗教界、海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聚集北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战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1945年7月,党的“七大”闭幕之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延安接待了从重庆来的黄炎培、傅斯年等六位民主人士。黄炎培对主席讲,一人、一家、一集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大凡初期都能精神振奋,克服艰难困苦,而往后的日子长了,环境渐好,精神渐退,到风气养成,无法扭转,一部历史总是跳不出这种由盛到衰的“周期率”。他直接向主席问道,  相似文献   

9.
1949年3月29日,毛泽东住双清别墅收到一封来信,打开是首七律古诗,题目为《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落款人是柳业子.诗中弥漫着作者内心的不满和牢骚,深深的失落感跃然纸上,流露出归隐故乡之意.毛泽东读完笑着说,这位老朋友感觉受到冷落了,这是向我诉说呢. 柳亚子是国民党左派,民革创始人之一.1949年2月,毛泽东电邀柳亚子赴北平共商建国大计.3月18日,柳亚子与陈叔通、马寅初等民主爱国人士抵达北平,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住进当时条件最好的六国饭店.  相似文献   

10.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和冷?、褚辅成、章伯钧、左舜生、博斯年等六位国民参政员,应毛泽东主席之邀,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和冷?到他家作客。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大凡初时  相似文献   

11.
不打不相识     
毛泽东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与党外人士广交朋友,情谊深厚,与傅作义的交往算是一段统战佳话.在战场上,他二人斗智斗勇过,毛泽东曾唱出空城计,"吓退"号称"华北王"傅作义的数万大兵.后来傅作义起义,北平以"不流血"的方式得以和平解放.毛泽东接见傅作义时说:"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建国后,傅作义作为党外人士担任了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部长,成为民主人士与共产党合作的典范,两个人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12.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和毛泽东谈话时,提出了“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并希望中国共产党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问题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过时,相反,却因现实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变而发人深省。中国共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年来一些地方因公共权力滥用造成了相当的危害,其结果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逐渐使人们普遍而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约束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1945年7月,中共“七大”闭幕之后,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延安接待了从重庆来的黄炎培、傅斯年等六位民主人士。当年,毛泽东同黄炎培有一段关于民主监督问题的闻名于世的对话,近六十年过去了,今天重温起来,仍然是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在谈到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时候,黄炎培对主席讲,一人、一家、一集体、…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年来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结果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逐渐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一、重温著名的延安对话1 945年7月,党的“七大”闭幕之后,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延安接待了从重庆来的黄炎培、傅斯年等六位民主人士。当年,毛泽东同黄炎培有一段关于民主监督问题的闻名于世的对话,近六十年过去了,今天重温起来,仍然是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在谈到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时候,黄炎培对主…  相似文献   

15.
丁洁 《北京观察》2021,(6):40-41
回顾近现代以来中外历史,任何一个新兴国家首都的选定,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其特定的背景.新中国选择北平作为首都,当然也不例外. 1949年3月25日,新任北平市长、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叶剑英专程前往涿县迎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进北平.他介绍北平的有关情况时说:"北平和平解放,不少民主人士来信来电,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要和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的政府."毛泽东说:"他们不知道我们已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把北平定为首都,慢慢他们就会知道的.但是,要最后决定还得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当晚,新华通讯社向全国、全世界广播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到达北平的消息.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     
新中国首届“内阁”中的民主人士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主党派及一切爱国民主人士一道参加了民主联合政府,共同担负起管理国家事务的重任。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精心安排下,各民主党派的...  相似文献   

17.
《政治常识》第一课在“阅读与思考”栏目中附有“民主之路”的阅读材料,其中主要是述及了旧史政权兴亡的历史周期率及新中国民主治腐的方略问题。为了帮助教师更好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现阐释如下,供教学参考。首先,文中引用的材料是根据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的《延安归来》一文缩写而成的。为了使教师了解该问题的来龙去脉,现将原文引述如下。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黄炎培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身分,于1945年访问延安,会见了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导人。在与毛泽东的交谈中黄炎培首次提出了旧史政权兴亡周期率的问题。他说…  相似文献   

18.
吴科发  黄慧君 《前沿》2006,2(10):22-24
半个世纪前,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讨论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课题.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要跳出这一历史周期率需走民主监督之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会人亡政息.完善的民主监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保持长期执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于一川 《春秋》2015,(2):44-46
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山东省教育界有位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他就是济南正谊中学的创始人、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的第一任校长鞠思敏先生,每当回忆起我们在乡师进行的党的活动,就联想到鞠老校长对我们的掩护和支持,不由得引起我深切的怀念。1919年,我国发生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以陈独秀、李大钊等共产主义者,联合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  相似文献   

20.
正黄炎培,号任之,1878年10月1日出生于上海沙县城一个平民家庭。是晚清时期的末代秀才、试举人,是远近闻名的"江南才子"。曾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正规的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他是著名的教育家、爱国的民主主义者,与毛泽东、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毛泽东曾一再号召党外人士学习黄炎培,做党的诤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19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