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冲突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政治现象.人类政治生活中冲突的客观性注定了和谐社会并非是没有冲突的社会,社会冲突功能的两面性决定了和谐社会是冲突与合作共存的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特殊场景决定了和谐社会必然是在不稳定中寻求稳定的社会,构建制度化的冲突调控机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腐败--社会整合机制内部矛盾的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期社会整合机制内部法律整合、组织整合和道德整合三种主要整合方式彼此之问功能不和谐,各整合方式内部次因素彼此之间也存在诸多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既是腐败得以滋生蔓延的社会温床,又是腐败难以遏制和根除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3.
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是一种相互促进与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公民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健全而成熟的公民社会,在促进社会整合,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安定与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冲突强度是表明社会冲突激烈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认识社会冲突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冲突强度高低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冲突主体对冲突强度的影响最直接,冲突诉求对冲突强度的影响最根本,社会性质对冲突强度的影响最深刻.理解社会冲突强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善待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随着利益关系的调整,我国社会各阶层出现急剧的分化,社会分层越来越凸显。社会分层的加剧不可避免地会增加社会各阶层的冲突和矛盾,这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的有效发挥是其保持执政地位、获得合法性资源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造成了社会现实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使我们党的社会整合能力面临新的挑战.面对领导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党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加强社会控制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和治国目标。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更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社会出现了某些失序与失控,加强社会控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社会整合是转型期社会秩序重建的逻辑必然,适度控制是现代社会控制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
周志山 《理论探讨》2007,1(5):43-46
建构良性互动和有序整合的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总体目标,在当代全球一体化趋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之际,为我们进一步阐扬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意蕴提供了实践论基础;而彰显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和谐社会意蕴,又为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启示,也必将拓展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领域和阐释力。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社会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本文从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有效的社会预警和应急机制四个方面来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于身处转型社会、风险社会、网络社会同步来临的当前中国来说,社会冲突的出现及其日趋复杂化是不争的事实。但诸多案例表明,社会冲突在具有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有正向功能。它能促进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带动社会整合,发挥"社会安全阀"的作用。农村社会冲突及随之而来的农业税费改革、贵州瓮安事件及其区域政治生态环境的改善、江苏启东事件及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优化等典型样本是对社会冲突发挥建构性作用的直观反映。当然,社会冲突能发挥建构性作用,是建立在相应机制予以承接的基础之上。推动社会冲突成功转化的四个重要机制是:必要的政治妥协:构筑冲突缓释的必备空间;提升政府公信力:释放冲突转化的重要信号;促进协商沟通:为冲突转化提供有效载体;有为的制度建设:为冲突转化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不公并不是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同样也面临着不少与社会公正有关的难题。尽管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不公现象,无论是在实质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从西方的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裴志军 《理论导刊》2007,31(10):45-48
社会资本的培育能够提升公民的宽容和妥协精神、提升公民对制度的认同感、增强公民的合作参与的品质。在转型时期,我国社会资本存在着严重缺失现象,制约着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因此,通过增强政民之间的信任、引入"善治"的社会治理范式、完善规范等社会资本的培育应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3.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于西方,它与西方企业发展程度、社会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联。早期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的是有限责任,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则强调扩展了的社会责任。后者促成了消费者主权、员工参与等新的社会观念的产生,从而修正、限制了企业所有者的权力。从社会运动的角度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将为我们全面、正确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决定和影响着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与不适应,使社会稳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16.
While the United Nations and NGOs are pushing for global judicialization of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ESCRs), little is known of their consequences. We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effects of introducing three types of ESCRs into the constitution: the rights to education, health, and social security. Employing a large panel covering annual data from 160 countries in the period 1960–2010, we find no robust evidence of positive effects of ESCRs. We do, however, document adverse medium‐term effects on education, inflation, and civil rights.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为社会公正实现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社会资本与社会公正之间存在着结构性依赖和制约的关系。目前,我国的社会资本存在诸多缺陷,制约着社会公正的普遍形成。为此,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界定政府权力,加强制度整合、推动法治化进程,培育公民社会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以及促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进而实现社会资本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和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与社会组织运转——以甘东用水协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人们之间相互合作有三种机制——科层、市场和自组织.三种机制在官僚成本、交易成本与结社成本低的情况下都能很好地促进民众之间的合作,但是在缺少社会资本的地方,随着三种成本的上升,合作机制可能都会导致不合作行为的发生.根据对中国目前唯一的整体实行参与式灌溉管理改革并取得成功的中型灌区——甘东用水协会进行实地调研,从协会在现实中所遇到的用水户合作困境出发,针对甘东用水协会内用水户为什么不积极参与和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的建设这个问题,从科层影子、扭曲市场和公民社会缺乏三个方面对甘东用水协会困境进行了分析.得出:政府或者其他外部机构在社会资本缺乏、市场机制难以奏效的地方建立用水协会这类社会组织,要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使其脱离科层控制;而且政府或者外部机构在投资方向上也要更加侧重于促进地方社会资本增加的项目,而不是用时髦的、现代的、复杂的组织或者设备来简单代替原来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9.
阮小云 《学理论》2012,(4):61-6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伟目标之一,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中国到建党百年时要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对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研究。针对当前对社会和谐解读的不全面性,要求正确把握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