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现在高校全面开始的"两课"已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承担着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教学,为此高校应改革当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法律传播研究变得愈加现实,本文联系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律传播的关联性,并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对策问题略陈思考。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育中新型的教学模式,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做足课前探究式教学的准备工作,做好课内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工作,完善课后探究式教学的后续工作,有助于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陈媛 《法制与社会》2014,(32):223-224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在中国有许多高校开设有法律课程或者是与之相关的课程,且理论教学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不足之处是实践模式仍需不断探究,以下将从"完善高校法律实践教学课程";"建立稳定的专业化大学生法律团队";"开展大学生法律诊所式教育";"开拓社团法律情境模拟体制"这四个方面,以《劳动合同法》为例,对法律实践模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法律思维方式的培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关键,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培育学生法律思维方式需要教师做到——深刻领悟课程教学目标,把握法律思维方式的内涵及意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抓好第一课堂,重视第二课堂;学校应关注校园法治文化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6.
魏敏 《法制与社会》2010,(2):225-226
法律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现代法律意识是法律素质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大学生中尚存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观念淡薄、法律信仰缺失、违法犯罪现象增加等现象。本文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主渠道,应当摆正该课程的法律教育位置、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公正考评成绩,以提高教学实效性,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公安边防部队执法规范化建设入手,分析《边防法律基础》课程在边防执法建设中的地位、课程教学现状,重点对"情境教学"在法律教学中的设计、方法、运用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程诗淇 《法制与社会》2013,(33):224-225
本文首先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概况,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文章从课程性质、目标和内容定位三个方面,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定位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策略,包括:深入领会“基础”课程性质,提高教师自身责任意识;明确“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针对性;完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从分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律信仰培育的现实意义出发,思考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法律信仰危机,从而提出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建设性路径,以供法制教育相关部门和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晶  杨震 《法制与社会》2013,(10):223-224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生力军。大学生法律素养如何,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法律素养偏低、近年来犯罪率上升的现状。为此,我们应当改进教学方法、改进考试方案、增设选修课、提高教师法律授课素养和坚持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1.
陈健  邹丹 《法制与社会》2010,(27):252-252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针对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基础课程,然而在实践教学中现行法律课程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缺陷。本文针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理论性意见,以期有助于我国高校法律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巍 《法制与社会》2010,(31):228-22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中法律基础部分主要针对大学生进行法制观念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本文从教材的结构入手,探讨了案例在法律基础部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就案例的选取和运用提出了相关见解,以期对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张颖 《法制与社会》2014,(12):222+235
如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本文以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归纳对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点,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伴随法治话语权力提升的是对民众法律素养要求的提高,如何有效培育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可以以该门课程为依托,通过明确教学目标,适当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法制教育的实践环节等具体教学改革路径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依法治国的脚步,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经历了无数风波和国人的翘首企盼中,我国民商法律体系中一部重要的基础性法律一《物权法》终于浮出水面。《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使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调整纳入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于完善我国物权法律制度,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也必将对以证明民事法律事实和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为主要对象的公证制度带来重大的影响。如何依据《物权法》完善我国公证制度?如何按照《物权法》调整和规范公证工作?如何审视《物权法》后法律服务市场的格局变化?公证行业如何应对“物权法时代”的到来?是每一位公证业内人士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是摆在公证行业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笔者在认真研读《物权法》和总结公证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略书拙见.与业内人士其同探究。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中国的法治在进程中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在这种法治视域下,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业已纳入法制发展轨道,那么如何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问题,在某种层面上可以理解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理之道的问题。本文认为,"和谐社会"的治理之道基于中国特有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历程不应简单的以"法治"代替一切,而应当从"道德准则"与"法律准绳"的双重维度来进行审视选择。只有这个涵盖了"道德准则"在内的法律系统工程运行良好,形成稳定的社会运行机制,也才能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人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17.
有关我国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慧峰 《经济与法》2001,(12):39-3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日益完善,针对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也相对完备,初步建立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劳动法》、《刑法》等为主体的法律保障体系,构建了一个体现民事、行政、刑事法律保护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保护机制,使我国的商业秘密保护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8.
魏永洪 《法制与社会》2010,(18):233-234
法律原则在《法律基础》的知识结构中具有其独特地位,它对优化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促进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并充分运用法律原则,是破解法律基础教学难题,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视知行转化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的关键环节。然而现实中由于该课程体系不成熟,教学内容与现实的差距,大学生过分功利的求学心态等原因造成学生知行脱节,影响该课教学实效。教师应肯定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需要,营造知行转化的教学氛围和教育环境,使课程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要求;同时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践,探索多形式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课外学时,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引导大学生知行转化。  相似文献   

20.
法律基础课是一门面向非法律专业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公共必修课.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提出了相关见解,以期把握学生心理,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