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课题组 《理论视野》2014,(11)
对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已发债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认为现阶段投融资平台自身负债规模远超出自身偿债能力,且在未来信用风险将呈上升趋势。而由投融资平台本身属性和业务特征决定,地方政府信用构成了投融资平台信用的最终保障。但目前由于难以对地方政府信用状况进行系统性评估,加之受中国竞争模式之下的评级体制约束,信用评级很难真实揭示投融资平台信用风险。提出如何化解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地方债务问题息息相关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方面解决了地方政府融资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伴随着融资平台数量和规模的迅速扩张,其带来的问题和风险也愈发明显。为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亟须尽快解决融资平台带来的问题,及时化解风险。从分析融资平台现状入手,归纳出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积累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最后归纳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的信用失范与信用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信用,就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因信守规则、遵守诺言而取得的信任.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失范现象严重,如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寻租"现象,一些地方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严重,还有些地方政府决策随意性大.因此,应该通过提升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健全信用监督和约束机制、完善政府决策机制等途径,改变这一现状,加强地方政府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运行过程中,面临行政化风险、担保风险和偿债风险。应当撤销不具有稳定经营收入的公益性融资平台公司。对于具有稳定性经营收入的公益性项目融资平台、非公益性项目融资平台,应当着力规范平台公司的治理结构,落实出资者的出资,以经营业绩为导向,完善董事的选任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增强地方政府财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拉动内需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设立之日起就有着设立不规范、企业管理制度落后、信息披露不完全、杠杆率偏高过大、融资渠道单一、现金流覆盖偏低的缺陷,最终可能产生不良贷款率提升、地方财政间接还款压力增大、国进民退、经济波动等风险。规范现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长期健康发展,需要尽快清理现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其债务,同时着力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治理的长效机制,使地方政府从过度依赖融资平台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6.
政府创新已成为地方政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政府创新和政府日常行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需要在理论和现实层面上得到回答。根据政府系统理论,政府行政行为可以分为要求性行政行为和支持性行政行为两大类。支持性行政行为在效用的产生时间、社会总效用以及最终命运上要明显优于要求性行政行为。而成功的地方政府创新更易以支持性行政行为的方式出现。因而,政府需要正视经济社会环境提出的各项要求,自觉提高创新意识,选择促进社会公民发展而非依政府意愿限制公民的行为,注重公民参与和多方合作,充分估计和应对创新中的内部阻力,加强分权和还权而非集权。 相似文献
7.
一、理性的地方政府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20世纪80年代后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地方政府引导与推动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性,理论界基本匕达成了共识。如林毅枞为,“一个发甓中国家,展经济,绝大多数产业和技术可以利用后发陟暖绔从发达国家引进,因而其发展轨迹是较可以预测的。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证明了信用评级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它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及信用评级业的监管,我国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应通过立法明确评级机构的性质和监管主体,加强对外资评级公司的市场准入和业务规制,建立健全内部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强化对外部信用评级的监管与约束。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19,(3):117-123
因为我国"政府投资法"尚未出台,目前对政府投资的规制以各地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主,但各地关于政府投资范围的规定差异很大,法治化不足。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行政官员"政绩"的片面追求、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现行投资体制及财税体制的弊端共同促成政府投资范围"泛化"的现象。新时代政府投资范围的合理界定,需要确立行政任务性质标准、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标准和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标准等法律标准。在立法实践中,还需从法律上构建政府投资的清单制度,分别对禁止投资、应当投资、可以投资的项目清单做出规定,同时构建相应的定期评估机制,从而规范和控制政府投资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一、理性的地方政府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21世纪80年代后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地方政府引导与推动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性,理论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1.
李志强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5):17-20
政府能力政府诚信与政府公信力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政府诚信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础和源泉。诚信的政府将获得更大的公众信任,而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则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地方政府来说,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树立廉洁、有效、公正的政府形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晶妹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2):9-13
本文从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入手,阐述了起步阶段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要由政府协调和引导,及政府在该体系建设中的具体作用.最后从政府也是社会信用活动参与者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政府守信和相关约束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石亚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1)
在对12个省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地方政府行政改革创新举措的现状,总结了其中的成绩,分析了出现的普遍性问题.问题主要为改革理论研究不足,改革系统化程度有限、透明度不高、创新空间不足、法制化程度低、没有触及政府职能的核心领域.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在宏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的规划,中央政府在实践中应通过政策制定强化分类指导,激励地方政府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4.
The Big End of Town Meets the Local Council: The Investment Habitus of Four Sets of Australian Councils during the GFC
下载免费PDF全文

Greg Jones Claire Beattie Graham Bowrey Ciorstan Smark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6,75(4):441-456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led to a substantial write‐down in the value of investments such as collateralised debt obligations (CDOs) with one class of investors being NSW Local councils. This article analyses interviews with four different investor types (or sets) of local councils, each of which took a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approach to CDO investment. This categorisation into sets was based on interviews of 28 individuals working within 14 local councils as well as commentaries on legal cases involving a class action of local councils suing Lehman Brothers Australia as well as Grange Securities over losses in their investments. This article adopts Bourdieu's Theory of Practice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behaviour regarding decisions to invest (or not) in CDOs. Interesting themes arise regarding differing views on the appropriate role of local councils, and on the degree and form of ‘capital’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competencies, skills, and economic resources) that a council should have before investing in sophisticated financial produc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ole that field, habitus, and capital played in moderating and influencing council investment making decision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se Bourdieuian concepts can be utilised to help explain individual behaviour. This case study shows that excessive capital left in the hands of individuals may result in suboptimal decision making. Local councils may need to consider ways of implementing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that can be used to moderate individual action. 相似文献
15.
白艳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6):36-38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部分是运用财务杠杆负债经营,蕴藏着巨大的偿债风险,地方财政收入的不确定性及其他因素都加剧了融资平台的偿债风险.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基于财政方面的支持,分析了其带来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杭州市15名地方政府干部的非结构式和半结构式访谈基础上,设计了一份“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的问卷调查表,对浙江省185名地方政府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有效调查问题的隶属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社会信用的法制化管理、加快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机制、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实施政务公开和阳光行政等治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六项对策,并对各项治理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成因—治理对策的结构模型,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悖论及其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乃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5):6-10
中国在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遇到的悖论是:绩效评估的科学理念与传统政绩观的悖论、绩效评估的信度要求与信息不对称的悖论、绩效评估的多元主体与单一治理主体的悖论、绩效评估的绩效测量与政府产出特殊性的悖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缺失、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测量工具选择单一、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消解悖论的主要路径在于: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共享经济正在成为“双创”的重要切入点。较之实物商品,知识技能更容易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但也更容易因为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引发各种纠纷,进而导致共享平台难以为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强化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对供需双方身份、交易和评价内容的信息审核机制,充分反映双方交易历史、交易能力和信用现状的信用评价体系,动态保证金、第三方资金托管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信用保障机制,有第三方参与仲裁的在线争议处理机制,及平台、政府和行业协会协调运行的三方联合监管等五个方面。这些内容,也构成了共享平台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处于平等地位的政府主体为获取更多的资源、政治影响力和控制权而处在相互争取和竞争的状态。而目前处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竞争的发展态势,正从单纯的国内竞争向国际国内全方位竞争演变,从有形的资金、人才和资源的竞争向无形的制度、服务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演变,从不规范竞争向规范竞争演变。为避免政府的过度竞争及其消极影响,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明确角色特征,调整行为取向,切实维护公民权利,创造竞争机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维护竞争规则;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制定适宜的社会政策,调节竞争结果;进一步在政府自身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政府效能和政府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视角下的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拉大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这可从多重视角进行归因,但制度与治理差异才是地区发展差距产生的根源所在。本文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演变的视角下,运用实证、案例、文献等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我国东西部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实践及其发展历程,从中透视了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在地区经济发展变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文章的结论是,西部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上寻找突破口,优先在西部地区构建公共管理体系则是一条新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