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情的牙齿     
这是一部电影的名字.没有看过,却把我震颤了. 爱情,真的与牙齿有关吗?你听,一首歌里这样在唱:"牙齿会掉,可爱情不会老." 经典的爱情,可以传颂成千上万年,譬如梁祝里的那两只蝴蝶,在天空中盘旋了多少年啊.  相似文献   

2.
奔跑的蚂蚁     
《新青年》2006,(11):28
西方有一位诗人写过这样一句诗:"我想描述一束光,它来自我的内心".我很喜欢这句诗. 与我而言,这束诞生自内心的光有可能是我们体内一只奔跑的蚂蚁、一只飞翔的蝴蝶,甚至是一面为我们呐喊助威的锣鼓.  相似文献   

3.
这个季节我应该写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或者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危情谍战>,是因为<危情谍战>中汤姆·克鲁斯骑摩托车载着卡梅隆·迪亚兹穿过西班牙斗牛阵的镜头与<返老还童>中布拉德·皮特骑摩托车载着凯特·布兰切特的镜头相像还是怎么的?我把<返老还童>拿出来,这个应该在去年写的电影一直放着,刚刚看到这个片子我就知道我会写它,但就那么一直搁着,直到它成为out,写去年的电影像穿去年的衣服,是最老土、最过时的,要么写十年以前的,要么写新鲜出炉的.电影有很多时尚的毛病.  相似文献   

4.
《新青年》2007,(6)
第1名:"坦白说,亲爱的,我不在乎。"即使那些没有看过《乱世佳人》的人,可能也听过白瑞德给郝思嘉的这句临别之言。在美国电影学院日前评选出的"美国电影百佳台词"中,这句经典台词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5.
(一)云戒 2323年的秋天,当然,只有地球还有天气这种东西. 人们已经可以任意去想去的地方居住,喜欢浪漫的去了月亮的家,喜欢热闹的去太阳的窝,喜欢神话的去了天马行空的天庭和圣界和仙女、天使朝夕为伍,喜欢冒险的和享受孤独的去了那些无名小星球,还有的就在云上或飘动房子上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喜欢人间的稀有动物还赖在地球上.幸运的是,大家都相处得很和平,时不时会套上穿梭装互相来往一下.大家依然会工作、生活,没有天灾人祸,更没有谁再知道什么是战争.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一遍遍地看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喜欢其中姜文说的一句话--"我一有空就去找你".无可厚非,这句话是令那个"陌生女人"在无数次寂灭的等待中得以不妄自放弃的光亮,说是"生命之光"也并不过分,因为那是一个视爱情如生命的女人.  相似文献   

7.
《新青年》2008,(10)
电视里播放着二战时候的资料片,有一段画面是关于"飞虎队"的: 随着一架架战斗机的平稳落地,又是一次空战回来.跳下飞机的飞行员们都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彼此庆贺着对方又活着回来.  相似文献   

8.
好像是有这样一些人,喜欢那些看上去和专业搭一点儿边的东西,比如看电影电视,一个家庭妇女,喜欢韩剧日剧不稀奇,但如果是纪录片迷,就有那么一点点另类。还比如,如果她只是看看尤里斯·伊文思、莱妮·瑞芬斯塔尔、雅克·贝汉也就罢了,如果她还知道《不可理喻之人(An Unreasortable Man)》、《闪亮过节(Deck the Halls)》、《可卡因牛仔(Cocaine Cowboys)》等等就有点儿"过分",又不是佐藤忠南,不必这样看电影,我想应该是迷恋惹的祸。  相似文献   

9.
一 她大学业后,进入南方的某公司上班. 三个月后,她认识了同事安安.接着,她和安安相恋了.那个落寂的雨夜,她和安安依床而坐.她搂着他,幸福地发傻. 此刻,一只蝴蝶闯入他们的视线. 她特惊异,在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里,蝴蝶是第二个光临她陋室的"客人".第一个客人,自然是恋人安安了. 她问他:"你想做一只孤独的蝴蝶吗?"他摇头, 她忽发奇想,给那只蝴蝶取个名字叫"梁兄"吧.梁兄化蝶的故事,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新青年》2005,(11):30
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出生,热衷爱情电影,喜欢言情小说,经常在网上贴一些关于"爱情是个伪概念"这样似是而非的帖子.偶尔与14岁的妹妹通电话,听她讲她与同班男生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1.
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书,看书多了,也就萌生出自己试着写的念头。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已经开始教写作文。我特别喜欢上作文课,那些看书时弄不懂的问题,在作文课上,老师都会为我解惑,让我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12.
我是如此感佩那些梦中才可见到的诗人,我是如此迷恋着那些在我生命里让我刻骨铭心的诗句。尤其喜欢古人写的悼亡词,情真意切,"人生有情泪沾臆"我读得直落泪。我欣赏的有苏东坡的《江城子》,还有纳兰的《浣溪沙》和《蝶恋花》。古往今来的人世间,我最喜欢的古人就是苏东坡了,他的才气、他的豁达、他的随遇而安、他的以苦为乐都让我动容。他的《江城子》更是已经刻在了心里。他和王弗应该  相似文献   

13.
好东西     
从那个小纸箱子上用笔标着"好东西".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那个小纸箱子就静悄悄地躺在我书房里的书架上面.我喜欢抬头就能看到纸箱子的那种感觉.纸箱子里装的是那些多少次想扔而又没扔的零零碎碎的东西.这个箱子伴随着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地搬家,也不知道在多少个阁楼上默默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如果小偷把箱子打开的话,他不会拿任何东西.可是,如果我们家着火的话,我在向外跑时,一定会带上这个箱子.  相似文献   

14.
在没有遇见那些绿叶之前,我并不知夏天是会微笑的. 夏天对于很多人来说,唯恐避之而不及--燥热,闷混,潮湿,是极度挑战人之生理极限的一个季节.但我却发自内心地喜欢夏天.  相似文献   

15.
姜米粒 《新青年》2005,(10):44-45
我总是忍不住写黛的故事。我觉得黛一直处于发育迟迟、慢慢长大的状态,她仿佛从来没有为青春不再而忧虑过。当那些“才华横溢”的小姑娘打着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大旗焦急奔走的时候,黛说,我40岁写小说,写20年,写出点模样,再写20年,写出名,然后我就一直写下去,到130岁我死的时候让大家知道有一个写小说的人,名字叫作黛。说这话的时候,黛的语气慢吞吞的,像一个把糖拿到了手中、放进了嘴里的孩子,享受着那落到了心底的甜头。在黛的影响下,我通常忽略了时光的流逝。有时候,这是一件好事情。那年夏天,我和黛坐在紫竹院的阴凉里,看看湖面,看看…  相似文献   

16.
她是名副其实的苏米拉女侠! [1] "我最崇拜那些武功高强,除暴安良的侠女了,她们多威风呀!"在几个女生叽叽喳喳地聊起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时,苏米拉挤过身去,不合适宜地插了一句. "切!老土!什么年代了,还侠女?苏米拉,你是武侠书看多了还是有病呀?"司桌柳叶不屑地抛了记白眼给她.几个女生也迅速转移阵地,把苏米拉一个人撇下.她们喜欢周杰伦,喜欢飞轮海,喜欢所有大红大紫的当红明星、帅哥靓女,谁会去喜欢传说中的侠女?在她们眼中,苏米拉就是头脑有问题的胖妞,她们从来都不屑于和她说话.  相似文献   

17.
姜米粒 《新青年》2008,(7):48-49
哈尔滨话剧院1990年代初期的时候经常上映老电影,那时我住在和话剧院相隔两条街的地方.话剧没有看几场,周末常常去看老片子,票价很低,那些四五十年代的好莱坞和前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电影算补齐了.  相似文献   

18.
记者:由于妈妈的缘故,你很早就开始接触这个圈子,特别小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当演员?
  董子健:我妈妈一直在这圈子里混,但我没有,在《青春派》之前从来没有当演员的念头,就是喜欢电影,但我妈给我影响很深,我觉得每个人都一样,比如我爸是厨子,那我自然喜欢做菜,懂吃的可能比别人多;比如我爸是银行家,那我懂银行的东西可能就比别人更有见解,因为我耳濡目染的多,而我妈对我的影响也是这样。总而言之,戏是我来演,如果演的好,大家认可我就很满足。  相似文献   

19.
看着新一期的<环球银幕>,我指着<阿凡达>的宣传剧照说,我不喜欢这样的电影.身边的女孩说,我也不喜欢.翻过几页纸,是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零零三>,我说我也不喜欢这样的电影,还有<9>我瞅着也不怎么顺眼……我有点沮丧,唉,明年也没什么看的了.  相似文献   

20.
我认识克里斯特夫·瑞夫的时候,他正在纵身一跃就可以跳上摩天大楼,像子弹一样迅速飞上天空,而且力大无比,无人能敌.那一年是1977年,他刚刚25岁,正在拍摄电影<超人>,这部电影让他一夜成名,从此成了美国的偶像人物.我是一名摄影师.专门为杂志封面拍摄明星照和电影剧照.在<超人>剧组工作的时候,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高高大大、当时还没有什么钱的年轻演员.我们有一次还一起吃了顿晚餐,但是,当时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位演员会对我未来的生活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