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重庆日记》,是印度新闻记者、作家多索·弗兰杰·棵拉卡(Dosoo Framjee Karaka或D.F.Karaka)的一本个人日记。棵拉卡,1911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30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林肯学院攻读法学。在校期间,棵拉卡开始着手撰写纪实类文学作品。1938年棵拉卡回到孟买,任《孟买记事报》记者,之后升任该报编委。二战期间,棵拉卡作为战地记者采写了一系列深入报  相似文献   

2.
军垦树     
人们把你叫小拐,玛纳斯河曾经在这片热土上拐了个弯.但是在我眼中,你是一棵树,一棵饱经风霜,永远年轻的古树;一棵枝叶婆娑的参天古树;一棵不为环境所折腰、耸立于人们心中的“英雄”树.  相似文献   

3.
孟红 《党史纵览》2004,(5):8-10
有一首歌,很动听很耐人寻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栽一棵,留下一片阴凉,我栽一棵,留下一片阴凉……"  相似文献   

4.
何处是乡愁     
乡愁,这个词有几分凄美.原先我不懂,故乡或儿时的事很多,可喜可乐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说乡喜乡乐,而说乡愁呢?最近回了一趟阔别六十年的故乡,才解开这个人生之谜. 故乡在霍山脚下.一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水多,树多.村中两庙、一阁、一塔,有很深的文化积淀.我家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翻到窑顶上遮住了半个院子.  相似文献   

5.
山沟里的白桦林曾令我惊诧.它们一丛丛挤挤挨挨地长在一起,一棵棵细高细高,都在拼命地向上拔着自己的身子,就是为了见到阳光,免遭淘汰.可以说,某些官场上的"人情风",对"送礼者"来说,就是一种典型的"白桦效应".  相似文献   

6.
正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贵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最鲜明的特色。一棵棵"树",是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缩影;一棵棵"树",用绿色托举起贵州奇迹。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贵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最鲜明的特色。在贵州,关于"树"的秘密,你知道多少?赤水有棵"常青树"——竹子。  相似文献   

7.
在一师十团七连的一个枣园里,有一棵老枣树.远看时,它的树冠像巨大的云朵,待到树下仰望,五股大树权暖瓶一般粗,像伸开的大手掌托起天空.这棵枣树已有62年树龄,是十团最早种植的枣树,其他枣树因年久,树龄大了,衰老而死去,而它却顽强地存活下来,活得旺盛,充满勃勃生机.现在塔里木的枣树都是用它的种芽繁衍的,它是塔里木枣树的祖宗.这棵枣树苍老而繁茂,巍巍然站立着,一站就是62年,它像是在向人诉说岁月的沧桑磨难,还是 在展示生命的坚韧强大?没有人能说得清,令我一见到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8.
情系边疆     
67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广西龙州亲手栽种了两棵柏树,至今已巨树参天,郁郁葱葱,时时表达着小平同志对边疆人民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9.
QQ友凉雨向我诉说了心中的强烈委屈.她是博士,在大学做讲师,专研植物孢子,在国家重点期刊上年均发表论文15篇,与她的博导合带四名硕士研究生,被评为校科研骨干教师、学科梯队带头人(准带头人)."我是工作狂,晚上做实验,整宿不睡觉,实在挺不住了就趴在实验台上眯一会儿.去农村采集样本,蚊叮虫咬,蹲在荒地上一棵草一棵草扒拉.  相似文献   

10.
□曾经是一位手上磨成趼子的人,现今迷上了种树,他一棵一棵地栽,一棵一棵地精心呵护,不求索取,只求奉献,为后人留下了一笔财富。他就是居住在艾比湖畔、博尔塔拉河下游的一位普普通通的百姓—何孝凡。世界著名的阿拉山口口岸,亚欧大陆桥从九十团经过。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有165天  相似文献   

11.
1952年的春天,第一代养路工人郑占乾带领工友和他怀孕4个月的妻子,在嘉峪关戈壁西郊中新通道旁,用炉钳和铁勺挖开坚硬的砂石,种下了12棵白杨树.历经70年沧桑,成活的8棵杨树背依祁连,面朝雄关,似城市哨兵,目睹着嘉峪关从一点绿到绿满城的梦幻变化;陪伴着酒钢发展壮大成国家经济命脉之一的大型钢铁集团;更见证了甘肃交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我心有主"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前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13.
"我心有主"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前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14.
贺捷生 《学习导报》2013,(12):48-50
回到张家界,无论时间多么仓促,无论要走多么远、多么难行的路,我都要去看那棵挺立在旷野中的大树,那棵在风雨中生长了千百年的古树。就像我每次回到故乡桑植,必去看五道水那棵千年攀缘的紫藤;每次到了贵州,必去印江县木黄看那棵双躯交缠的古柏。这三棵站在湘黔大地上像传说,又像绝唱的树,是父亲当年艰难转战的见证者,又是父亲离开后忠实地等待他归来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5.
关心至死     
非洲尼日尔大沙漠有棵生长了1800多年的金合欢树.它是那片沙海里唯一生存下来的古树,当地人视它为"神树".  相似文献   

16.
李江红的微信头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而她本人亦如这棵绿树,寻光而生、温柔坚定. 李江红是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幼儿园园长,扎根幼儿教育一线27年,她的身份不断变化,从教师到园长再到专家,始终不变的是热爱和信仰. 教师: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7点半到幼儿园写工作笔记,7点50分准时晨检接园,在一声声亲切的"园长妈妈好"的问候声中,李江红开始了充实的一天.  相似文献   

17.
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对面山梁最高处有棵大柳树,当地人称其为“左公柳”,相传为晚清名臣左宗棠栽植.140年前,左宗棠率兵途经定西,当时的定西“赤地千里,十室九空”,左宗棠不禁感叹:“陇中苦瘠甲于天下!” 虽然历经百年的风雨侵蚀,可这棵“左公柳”依然深深地扎根大地,春吐新芽,夏伸绿枝,秋落黄叶,冬御风寒,傲立在山粱上,见证着大坪村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18.
一棵参天的木棉树.绽放着红艳艳的木棉花,犹如搪天动地的一团团火焰,照亮了岭南大地,锻造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座丰碑--这就是原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苟海明 《当代贵州》2009,(16):61-61
一棵参天的木棉树.绽放着红艳艳的木棉花,犹如搪天动地的一团团火焰,照亮了岭南大地,锻造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座丰碑--这就是原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比喻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那党的基层组织无疑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在乐山,"护根"行动在基层公务员和普通老百姓中都广为人知.今年3月以来,乐山在全市开展"护根"行动,拔"烂根"、治"病根"、理"乱根"、育"新根",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与管住"最大多数"同频共振,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探索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乐山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