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析巴西的印第安人土地政策吴德明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面积851.2万平方千米。农业相当发达,目前有耕地9000万公顷,可耕地4亿公顷,占世界可耕地的20%。1995年全国人口估计为1.558亿。农村人口占25%,城市人口占75%。巴西是个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2.
巴西是一个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国家。它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不仅有着丰富的铁、锰以及许多其他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而且还有极其丰富的水力资源和位居世界第二的巨大森林资源。它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拥有全世界25%的可耕地,农业潜力很大。据估计,巴西的土地可以生产足够南美大陆全体居民的粮食。  相似文献   

3.
东亚(包括日本、中国、韩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及我国的台湾省)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东亚土地面积14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大陆的10.7%,耕地1.6亿多公顷,占世界耕地12%,人口18.5亿人(1993年)占世界总人口的1/3。近些年这一地区农业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概况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35%,丘陵占42%,平原仅占23%。这种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造成了耕地支离破碎、农场过于分散和规模较小的不利条件。目前全国305万个农场中21.8%分布在山区,50.5%在丘陵地区,27.7%在平原地区,平均规模只有7.4公顷。全国农场拥有土地面积2258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74.9%;农场中耕  相似文献   

5.
农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巴西幅员辽阔,领土面积八百五十一万一千九百多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五。1980年全国人口一亿二千万,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美国和印度尼西亚而居世界第六位。据巴西官方估计,目前全国可耕地面积约为二亿八千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6.
日趋严重的印度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环境 ,是指气候、土壤、水、空气和生物等各种因素。它们是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条件。印度处于南亚次大陆中部 ,北依喜马拉雅山 ,南濒印度洋 ,东西两端直线距离将近30 0 0公里。印度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国土面积中 43 %为平原 ,2 8%为高原 ,18%为山区。可耕地占国土总面积的 5 0 %以上① 。森林覆盖面积为 75 0 0万公顷 ,约占地理总面积的2 2 8% ② 。印度大部份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热量充足 ,水资源丰富 ,农牧渔业资源相当丰富。印度独立后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 ,旨在迅速发展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是一个农业国家,七十年代末期,农村人口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1980年底,在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为905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0.1%。菲律宾有可耕地1,400多万公顷,到1978年已耕地约为1,200万公顷,约占可耕地面积的86%。战后以来,由于菲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国民经济,改造经济结构,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以1972年固定价格计算,农业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1946年的44.3%降为1981年的25.6%,同  相似文献   

8.
缅甸经济的一般概况 缅甸的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发展经济有很大潜力。全国可耕地面积为四千五百八十三万英亩(约合二万七千八百万市亩)。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一九八三至八四年度约为二千五百二十多万英亩(合一万五千二百九十万市亩),占可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四点九。还有将近一半的可耕地没有开垦。缅甸不仅耕地多,大部分土  相似文献   

9.
非洲石油开发与西方大国的争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巍 《西亚非洲》2003,(4):74-76
非洲油气开发的良好前景油气资源蕴藏丰富的大陆。非洲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非撒哈拉油区、苏伊士湾油区和西非几内亚湾油区。非洲已探明石油储量近 80 0亿桶 ,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 7% ,非洲剩余探明石油储量 664亿桶 ,剩余探明天然气储量 9 3万亿立方米 ,分别占世界剩余探明储量的 6.63 %和 6.64%。非洲平均日产原油 80 0万桶左右 ,约占全球原油日产总量的 1 0 %~ 1 1 % ,预计到 2 0 2 0年 ,非洲的石油产量将占世界总产量的 1 5 % ①,届时非洲所产石油大部分面向出口。非洲主要产油国产量呈上升趋势。非洲有 2 0个石油生产国 ,其中尼日利亚…  相似文献   

10.
一、东北亚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统计和预测,1990年的世界人口已达53亿,到2000年将增加到63亿,2025年将猛增至85亿.而到2025年,世界上增加的绝大部分人口,即占人口增加总数的62.3%,将主要集中在亚洲大陆.届时亚洲的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57.8%.因此,亚洲需要大幅度增加粮食作物的主产,这就需要彻底摆脱过去那种集约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或者说,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需要依靠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应有计划的开耕剩余的荒地,增加耕地的轮作制.只有这样才能在不过分破坏土地环境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应该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是最早开始和实现农  相似文献   

11.
俄远东与贝加尔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俄罗斯远东与布里亚特共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简称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总面积占世界各国面积总和的5.37%以上,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16%,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1.4人.该地区人均拥有2.7公顷农业用地、1.3公顷耕地和26 400立方米淡水,分别是中国同类指标的6.5倍、13.7倍和12倍.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裕廊出口加工区,位于新加坡的西南部,创设于1961年10月,到目前为止,该出口加工区的已开发土地面积有5,661公顷,占全国出口加工区已开发土地总面积6,274公顷的90.22%,是新加坡和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出口加工区。据统计,至1980年12月为止,全国出口加工区共有19个,已投入生产的工厂数为2,260家,所拥有的工人数达198,119名,其中在裕廊的工厂数有1,099家,占工厂总数的48.62%,裕廊的工人数有99,809名,占工人总数的50.37%。由于裕廊集中了全国出  相似文献   

13.
越南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2003年人均土地面积为0.4公顷从,人均农地面积为0.12公顷/人,农业人口人均农地面积0.16公顷/人,人均土地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①.  相似文献   

14.
沙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问题之一。全球沙漠化面积近40亿公顷,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4,影响到全世界1/6的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受沙漠化的影响最大,沙漠总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并且还以每年3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已达4亿。加之生态环境恶化,旱、涝、沙灾害威胁着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越南现有森林面积101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6.9%。然而,在50年以前,森林面积要比现在大得多,达19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3%。1973年,森林面积减少至14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下降至44%。到1983年,森林面积已减少到7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则下降至23.6%。据《越南概况:1996-97)的统计资料显示,50多年来全国毁林面积已达1117.5万公顷。导致森林大面积消失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长期的战争破坏、传统的刀耕火种农耕方式、大规模的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俄罗斯作为世界上的两个泱泱大国,一个拥有12亿人口,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一个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4%.中俄两大邻  相似文献   

17.
拉丁美洲幅员辽阔,面积为2,070多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8%,超过了整个欧洲加上美国面积的总和,人口达3.7亿,共有32个国家和11个尚未独立的地区,资源丰富,是第三世界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近二十年来,达一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同美国矛盾非常尖锐,同苏联也展开斗争,在第三世界反霸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普遍开展了“绿色革命”,东盟农业国也不例外,在六十年代中、后期,相继推行了绿色革命。在东盟农业国中,首先采用高产新稻种的是马来西亚,1965/66年度便已种植高产稻种4,23万公顷,占稻田总面积的10.3%;其后为菲律宾,1966/67年度种植高产稻种8.26万公顷,占稻田总面积的2.7%;接下来是印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第三世界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全国耕地面积二千九百八十万公顷,占领土面积的10. 7%,其中水浇地约一百四十万至一百五十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 7-4. 9%。按人口平均的耕地面积为一点零七公顷,比世界人均占有耕地数零点五公顷高出一倍,仅次于澳大利亚(一点二七公顷),属于人均  相似文献   

20.
缅甸投资的硬环境自然资源丰富, 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土地资源。全国土地面积为16718.6万英亩,可耕地面积为4517.4万英亩,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7%。人均占有可耕地面积为1英亩(合6.07市亩)。1996年,缅甸全国净耕地面积为2302.2万英亩,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50%,也就是说,至今缅甸还有一半的可耕地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耕种和利用。缅甸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数国土地处热带,全年均可种植农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其它油料作物,可种植的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橡胶、甘蔗、油棕、烟草和香料作物。可以搞种植园,也可以搞水产养殖和家禽、家畜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