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本文阐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校扮演的角色和高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人才培养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吉林作为东北老基地的一员,如何振兴这一地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而吉林省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省振兴的关键,所以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业经济条件的分析,系统地阐述了振兴吉林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辽宁省已经进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高精尖人才.因此,优化配置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实现服务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是关系到吉林省根本利益、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核心在于创新,关键是人才。本文从吉林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以及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入手,分析了人才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现实作用,结合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找出了吉林省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人才支撑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尹华  崔燕 《行政与法》2004,(9):49-51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2003年8月3日温家宝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上,再次指出要把振兴东北摆在突出位置。要振兴东北必须找出东北落后的原因,对于东北落后的原因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而笔者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地方政府工作的创新。因为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的。本文以创新的角度从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这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良好的行政法制环境,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要条件。近一段时期内,长春市行政法制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部分问题,如何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行政法制环境建设的完善与否将是其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在于人力资源能力的开发。本文从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四个方面探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路径选择,以期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东北老工业基地自史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地,而中央的"振兴东北"战略正是对其地位的肯定。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是复兴东北的关键,亦是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石。"循环经济,立法先行",我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刚刚起步,而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框架更是基本空白。基于此,本文从老工业基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循环经济立法现状、立法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制定《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9.
夏雨虹 《行政与法》2005,(11):52-54
由于众所周知的“东北现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障碍,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国家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至关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区体制和制度的创新,使国家的投入和扶持建立在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基础上,这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力 《行政与法》2007,(7):49-5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生产要素与人才资源实现最佳组合、优化配置,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也必然引起东三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流向的变化。然而,人才资源与各种生产要求的合理配置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消除体制性障碍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只有实现了人才的自由流动,才能实现人才资源与社会资源、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从而促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人事代理制度的分析,阐述了高校引进人事代理制度的积极意义,探讨了在人事代理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仁山 《法律科学》2011,(2):195-200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的重要时代标签,它已经并将继续引起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于我国而言,全球化已经对高等教育中的法学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新要求。立足国际视野,建立创新机制,探寻法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必将给当前的法学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基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理解,对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机理和机制性作用的认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10种法律机制,即构筑民主与共和的机制,尊重和保障权利和人权的机制,激发活力和创造的机制,公正合理协调利益的机制,重建确保社会信用的机制,维护生态平衡、天人和谐的机制,保证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机制,反腐倡廉、守护认同的机制,定分止争、化解纠纷的机制,建构和谐世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贝尔 《行政与法》2013,(11):54-57
高级人才队伍的状况代表着一个地区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吉林省在高级人才队伍建设中一直存在着良性的引导政策落实不到位、高级人才知识需要更新以及对高级人才激励不足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吉林省高级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吉林省高级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袁冀 《行政与法》2013,(5):49-50
人才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人才市场如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探讨,指出人才市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新形势下人才市场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人才流动无论是在国家之间还是地区之间,都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的重要性及影响人才流动的不利因素,提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的建议,即以经济结构转变吸引人才,以高质量社会服务水平支持人才流动,以政府政策导向引导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17.
张卫华 《政法论丛》2014,(3):127-135
人才培养目标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本科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构成要素应当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因社会需求和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不同,不同层次或类型的高校,其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内涵也应有所不同.教学型高校本科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基层培养人才;二是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突出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必备的身心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8.
徐文林 《行政与法》2007,(12):19-20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把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作为重点,把促进人才工作和谐作为目标,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激发整个社会创造活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王文兵 《行政与法》2004,(10):43-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人才观念以新的内涵,是人才战略的主观基础。而人才战略的法律制度为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制度支持,并确保人才战略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20.
人才强国战略是国家三大核心发展战略之一。本文从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入手,阐述了其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发挥其重要作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