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晨林 《法制与社会》2013,(28):163-164
当前,我国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方面仍存在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公安信息化建设效益的发挥。文章首先阐述了公安内部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内涵与意义,然后从政策标准、组织体制、考核激励机制、技术、利益等方面分析了公安内部部门间信息共享的障碍,最后重点提出了推进公安机关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公安信息化建设信息安全与标准化的作用及意义,公安信息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公安信息安全标准化的发展对策。本文对于强化公安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科学、规范管理,在公安信息安全建设中,充分发挥公安标准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公安信息化应用,就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重组传统警务机制,建立全新的信息警务模式。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社会治安实际,坚持把公安信息化建设与警务机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机制,整合警力资源、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使信息化真正融入日常警务,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以科技强警为主的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基础信息化应用逐步推进,“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这些工作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公安信息化作为促进侦查办案、行政管理、基层基础、队伍建设等方面变革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提升公安工作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绍兴公安经过近几年的大规模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信息应用的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5.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有效促进和提升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水平的重要前提,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公安信息化建设不但体现公安机关的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彰显一个地方公安机关的综合实力,更会在深层次引领和促进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进步,神奇地带来了社会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运用.也给公安工作的革新带来莫大的机遇。以往拼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去搜情报、翻案卷、查资料等传统办案、破案方式,当今可借助公安信息网络轻松实现。今年,公安部高瞻远瞩地提出“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三基”工程建设,那么如何加快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并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搞好公安信息资源大整合,提高公安信息的利用率,有效服务公安机关侦查办案,就成了当务之急。当前,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各基层公安机关对信息化建设存在观念认识不够、能力水平有限、素质参差不齐等主客观因素,甚至出现领导不够重视,口头文件提得多,实际投入少;合理规划不行,盲目收集多,系统建设少;科技人才不足,科盲民警多,专家能手少;运用效率不强,传统手法多,科技手段少的“四不四多四少”现象困扰了公安信息化建设。面对现状,克难奋进,确保公安信息化建设呈良性、快速、可持续发展态势,笔者认为应抓好“四个‘着’字”、走好“四个之路”。  相似文献   

7.
樊超 《刑警与科技》2007,(2):128-129
为科学分析全国公安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客观评估公安信息化的实现程度,推动和引导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深入发展,并将“基本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这一目标具体化,公安部科技局日前在广州南海举办“公安部信息化综合评估试点工作培训班”,在全国部分省、市及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江西全省11地级市开展公安信息化综合评估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金盾工程”全面实施以来,公安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公安机关提高工作效率的“倍增器”、提高战斗力的“增长点”及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公安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与公安工作、社会发展需求差距很大,特别是整合应用方面,已建和在建的信息系统相对孤立,服务实战、基层、社会的能力较低。公安信息化建设正值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将分散的信息系统和资源加以整合、改造、提升,增强查询、检索、比对等服务功能,形成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综合平台,是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1、前言 随着公安科技的发展,为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需要,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正按照金盾工程建设规划的部署,建立梯层式的公安专用计算机网络,以实现公安业务的网络化管理,解决公安信息跨地区、跨部门交流共享的问题,提高公安信息的及时性和共享价值。但公安计算机网络在给日常公安工作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由于计算机病毒的不断入侵,也给网络信息系统带来许多问题,不但容易造成公安信息的泄密或丢失,还会形成业务系统瘫痪、网络阻塞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安信息化的普及,大多公安业务工作实行了网络覆盖,开启了警务运行模式新纪元。“上班先开机,开机必上网”,“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信息研判”、“信息主导警务”、“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追逃”等,已经成为各级公安机关为深化应用而采取强行入轨措施的响亮口号,特别是参与科技强警示范建设的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应用,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1.
陈志军 《政法学刊》2007,24(2):12-16
信息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媒介,它与其他客观事物一样也有其基本属性。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新标志。信息化是公安侦查工作必须依靠的手段,是公安侦查科技发展的基础,是侦查队伍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公开行政、公开执法的主要措施。侦查信息化是侦查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数字化侦查员”是侦查现代化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公安信息化兴则公安工作兴”。我们认为加快基层所队科技强警的步伐,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向基层所队辐射,确实在信息技术上给予基层所队支撑,使信息化技术真正起到基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金盾工程一期建设,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软件或硬件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为公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和信息保障。但是,在信息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刘衡 《政法学刊》2012,(1):68-70
河南省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公安信息化引领实战的本质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在应用水平、实战效果、系统建设、专业队伍等方面还需完善提高,结合目前河南公安信息化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共同探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敏 《法制与社会》2012,(12):231-232
公安信息化对警察信息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安院校教师在警察信息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几方面分析了公安院校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信息素质,并讨论了培养公安院校教师信息素质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朱晓祥 《法制与社会》2010,(15):157-158
公安边防部队在进行巡逻时受到不法分子袭击从而造成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伤亡数字还在逐年增加。这不仅严重的扰乱了正常的边境地区秩序,而且还直接威胁到公安边防部队警官的人身安全。本文试分析公安边防部队在巡逻时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加强公安边防部队在巡逻时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金权 《刑警与科技》2014,(18):147-151
公安监管场所由于其关押人员的特殊性,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对于公安信息化技术特别是安全防范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几年网络科技、智能信息、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也让“科技强警”从口号开始逐步走进监所单位,当然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本文将以监所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为例,结合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监所智能化领域的丰富实践,介绍一下目前公安监所单位视频监控、视频智能分析系统的应用现状、遇到的问题,发展的趋势,以及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监所管理深度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监所智能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政府法制》2009,(19):F0002-F0002
2009年以来,山西省介休市公安局在介休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队伍自身建设”为统领,努力推进新型警务机制建设,实现了警务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执法工作规范化、队伍建设正规化的历史性转变,全面带动了打、防、查、管、控各项公安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苏俊锋 《法制与社会》2011,(24):195-196,200
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最直接、最广泛、最敏感的信息来源,是对各种违法犯罪现象施加压力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人民群众在对付各种犯罪及治安问题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是公安工作取之不尽的社会资源。长期以来的公安实践证明,群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安工作的效能和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为此本文作者对做好公安群众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狠抓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诚信公安形象;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使做好群众工作成为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三是改革运行机制,使基层民警真正走进社区、融入到群众之中;四是从事公安群众工作,与群众打交道,还要善于采取多种方法,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公安信息访管理系统的目标、原则、主要特点以及效果等,并对关键技术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