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全新 《前沿》2012,(20):135-137
茅盾对狄更斯的接受分三方面,一是通过高尔基、托尔斯泰等俄苏作家间接接受,二是由对狄更斯的阅读与评价直接接受,三是通过对受狄更斯影响的作家展开评论来接受.他接受了狄更斯批判社会、表现理想等方面,批判了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价值立场和平面化人物写法.他对狄更斯的接受是依据社会时代需求的功利性活动.  相似文献   

2.
论人物在狄更斯长篇小说中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人物在狄更斯长篇小说中的位置赵炎秋T·S·艾略特认为:“狄更斯塑造人物出色,何林斯以情节擅长。”①人物是狄更斯长篇小说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它在狄更斯的小说中究竟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是研究狄更斯小说人物首先应该明确的。本章试图从人物与情...  相似文献   

3.
市长作家李太银言风当市长难,当作家亦难。要在当好市长的同时成为一位成功的作家则难上加难。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遂宁市市长李太银,却是一位在我国当今文坛和政坛颇具影响的“市长作家”。李太银,50多岁,满脸红润,看上去很难将他与市长、作家两种头衔联系...  相似文献   

4.
秦俊勇 《小康》2004,(5):20-22
一市之长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100 位美女是城市中很小的一个群体。  被关注的焦点与小群体之间的沟通,联 系他们的是人的魅力。 101位美女包括100位记者在武汉街头 随机遇到的女性,还有一位则是武汉著名女 性之一的作家方方。  相似文献   

5.
法国作家于斯曼写过一部小说《逆流》,书中的主人公德埃桑迪斯住在巴黎郊区的一幢宽敞的别墅里,离群索居,足不出户,有一天,狄更斯的小说“引发了他对英国人生活情形的种种想象”。于是,他打算  相似文献   

6.
用爱心回报社会———记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赵燕本刊特约记者李纯勇知识的丰富和个性的成熟,会赋予女人特有的气质和风度。———〔英〕狄更斯了解她的人说她善良,认识她的人说她慈祥,理解她的人说她很谦虚。她是一位好妻子,也是一位好母亲,更是一...  相似文献   

7.
走过2007     
200多年前,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的开篇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不幸的时代。”这句话好像成了2007年的解说词。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1,(10):49-51
在无数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垃圾己成为困扰政府和百姓的难题。 黄小山是一位律师。这位居住在北京市阿苏卫周边的居民,决心探索出一条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从2009年到2011年,这3年中他的以下经历与他的律师职业似乎没有关联:  相似文献   

9.
刘诞丽──一个执着故土的华裔女性任保华刘诞丽,美籍华人,祖籍河南西平县。我们是老朋友,但已多年没有见面。她是一位常常为华文报刊写文章的半职业作家,过去回河南也多是陪丈夫、孩子探亲访友的。97年伊始,她突然来到郑州,说是回来做生意的,而且因这笔生意对推...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似乎进入了一种进退维谷的尴尬状态,进又进不了,退又退不得。今天中国的现实,有人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话来形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这是一个可以奋起  相似文献   

11.
庄会宁 《人民公安》2013,(15):11-12
2002年,德国一位图书出版商的去世,惊动了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他与全球数十位欧洲政要、著名学者、作家等一起,参加了出版商的葬礼。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国会立法,法院判案,总统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可不简单,按照我们的观念,行政长官不是职业革命家也起码是职业政治家,不说一级一级的官当上来也要有相当的从政经历。所以对美国有的如里根这样的电影演员出身的人也能连任两届总统感到大惑不解。到美国后请教一位资深人士,  相似文献   

13.
易宋江 《湖湘论坛》2009,22(3):105-106
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位一流的作家,也是一位博大精深的思想独特的文论家。过去,人们在研究托尔斯泰时,多从再现与反映论的角度去分析托尔斯泰理论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因素,而事实上,托尔斯泰极其推崇情感表现,尤其是在对艺术本质的认识上,他从艺术的功用这一角度来界定艺术的本质,认为艺术是情感的交流与传达,因而他特别强调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强调艺术的感染力。从这一角度上看,托尔斯泰也是一位十足的浪漫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4.
孙达丹 《前沿》2010,(8):151-153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篇《双城记》充满了监狱和死亡的场面,涉及了大量的法律元素,还原了当时法律界的诸多场景。在作家笔下,死刑已经成为表演。本文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场景,从法学视角对死刑制度及其作为景观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作者的刑罚观及其人道主义理想。最后阐述死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高茂生  秦俊勇 《小康》2005,(2):29-30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16.
2014年7月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一个爬满青藤的安静院落,记者见到了因“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而为海内外熟知的作家二月河。通过两天的专访,二月河讲述了一位作家丰富艰辛的创作历程、一位历史研究者对当代政治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整个访谈都闪耀着二月河先生的人生智慧和历史洞见,体现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7.
东行 《新东方》2000,(2):38-38
在西方,男士们总是比较喜欢金发美女,但一位英国作家预言,天生金发的白种人将因与深色发肤的人种结合而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18.
当市长难,当作家亦难。要在当好市长的同时成为一位成功的作家则更是难上加难。中国作家协会全员、全国八届人大代表、四川省遂宁市市长李太银,就是这样一位在我国当今文坛颇具影响的“市长作家”。1963年,当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两张录取通知书飞到李太银面前的时候,19岁的地站在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D。与当时多数青年人一样,自幼喜爱读书的李太银向往一个美丽的“作家梦”,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文学也就从此与其结下了难解之缘。大学读书期间,在搞好学业的同时,写出了长篇小说(淑芳)和(古典诗词…  相似文献   

19.
闯进文坛的青年“职业稿手”冉父“职业稿手”,社会上的“自由撰稿人”之别称也。1993年在各行各业一片“下海”声中,文坛上出现了一批青年“职业稿手。他们既不是专业作家,又不同于新闻记者,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也说不上有固定的收入,完全靠稿酬来养活自己,养...  相似文献   

20.
吴妍妍 《求索》2011,(1):212-214
批判与迎合是新时期以来"城裔城籍"作家城市书写的普遍心态,这在王朔、邱华栋、朱文等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批判与迎合的矛盾体现出作家"身为作家"与"身为市民"两种身份间的矛盾。身为作家,批判城市既定文化;身为市民,又不愿意放弃身处之城,批判与依恋的矛盾使他们与城市的关系含混暧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