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搞好经济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党的工作重心,是邓小平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石。邓小平同志关于金融工作的全部论述,都是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为前提的,这一科学认识使他的金融思想体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金融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金融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试述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耿凤林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一席话,十分深刻地指出了金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与之相对应的金融政策也逐步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最重要工具。因此,认...  相似文献   

3.
影子银行     
《时事报告》2012,(1):68-68
“影子银行”是形容那些“无银行之名、有银行之实”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行为。随着我国金融机构发展日益多元化,因金融监管和准入门槛过高,“影子银行”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它们往往披着四件“外衣”,一是以个人理财、委托贷款等方式向实体经济融资的业务;二是包括投资公司、典当行等在内的非银行机构;三是建立在金融创新基础上的新业务,如资产证券化和衍生品交易;四是以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投融资机构。  相似文献   

4.
你们编写这个读本很好,对帮助领导干部学习金融知识很有益处。邓小平同志在1991年视察上海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深刻说明了金融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首都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的心脏,尤其是在政治方面,北京的一举一动,确实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但在金融方面,北京就没有上海与深圳两地形象鲜明.这并不表示北京没有条件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金融城市或中心.国务院及其包括主管金融经济的各部委,都设于首都,北京大有可能建成有别于沪、深的全国银行枢纽,成为国家提供输送银行体系资金的血脉,便利中央财经部门对国内、外持牌银行的监理.  相似文献   

6.
程和明 《前沿》2012,(12):106-107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而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银行的经营活动总是会与风险相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欠发达,资金的调配和通融主要依靠间接融资,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经济危机,不仅危及银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可能伤及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国际同行对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的实际情况,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邓小平同志在1991年视察上海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非常精辟地指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大国崛起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与总设计师金融发展思想一脉相承,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工作,近年来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论基层银行改革的几个问题关文东,关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金融改革滞后已使经济大发展、大变革赋予银行金融的“主脉”地位极不相称,银行金融对各地经济发展的制约也日见显露。因此,果断地推进金融改革已成当务之急。本...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江泽民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学习金融知识。学好金融知识,领会小平同志的金融思想很重要。小平同志对金融工作一贯重视,早在改革初期,他就反复强调金融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旧的“大一统”的金融体制抑制了金融对经济推动和导向作用的发挥。小平同志要求银行转变职能,真正起到银行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金融改革先行一步,能够同时牵引和推动经济体系的微观基础、中介环节和调控机制三方面的改革,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把金融改革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并以此带动整个  相似文献   

10.
唐云锋  刘涛 《思想战线》2003,29(3):65-68
1914年~1935年云南金融的发展一直是在与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的博弈中进行的。期间又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14年东方汇理银行在云南设行至1915年,云南金融形势稳定,双方力量相持;1916年~1931年,由于军阀战乱,云南经济濒临破产,金融也极为紊乱,东方汇理银行乘机控制和垄断了云南金融;1932年~1935年,龙云政权稳固以后,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云南经济和金融形势逐步好转和稳定,实力也慢慢强大,使云南地方金融最终能打破东方汇理银行对云南金融的垄断和操纵而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如何稳定银行经警队伍吴平经济民警工作是银行保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民警在守卫银行重要目标和要害部位,确保要害安全;在押运现金、金银、有价证券,保证运输安全;在维护银行内部治安秩序,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在开展以“四防”为中心,保障安全等方面做了...  相似文献   

12.
从对银行存差的实证研究可见,我国银行存差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基础,经济总量与银行存差现象是高度相关的;银行存差现象虽不能直接确认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弱化,但给中央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应引导银行扩大有效信贷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改进金融服务;创新和推广信贷产品,拓宽银行增加有效信贷投入的途径;加强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调节协调和信息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13.
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初探乌力吉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经过4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成功经验。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张华 《今日上海》2010,(8):44-47
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可改善社会的储蓄结构,为金融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对于志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而言,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而对于社会来说,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一条不可或缺的理财途径。  相似文献   

15.
《桂海论丛》2021,37(3)
经济基础是中国革命道路实践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通过牢牢掌握经济命脉巩固和扩大新生革命政权成为摆在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头等大事,创立苏区(边区)银行就是其中的重要实践。创立具有中国共产党特色的银行不仅有力清理了旧政权、旧军阀留下的各种金融货币乱象,而且还能建立新的金融供给体系,为根据地或解放区军民生产提供重要经济支撑。中国共产党早期在革命根据地创立各类银行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巩固了革命政权,发展了根据地经济,也为构建新中国金融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银行是金融管理中心,国家经济活动的神经中枢,具有现金、证券集中,货币流通环节多、机构设置分散、与社会联系广泛等特点,已日益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重要目标。几年来,抢劫、盗窃案件成倍上升,仅1989年全国银行系统就发生特大盗窃、抢劫案件184起,比1988年上升61.4%,被盗、被抢现金、债券等2541.5万元。比上年增加4.8倍。不仅使国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还直接危害和威协银行职工的生命安全,严重破坏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为此,不断研究新形势下犯罪分子侵害银行系统的特点、原因及对  相似文献   

17.
银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国内外金融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不仅我国金融业的体系结构、银行业的组织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单个银行的市场运行结构包括业务经营结构、信贷作用结构等也都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银行信代业务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中小企业、个私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也在发生变化,因此,调整信贷结构是银行市场运行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时说:“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与改革思想作为一个统一的战略思想,构成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同志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9.
整治银行假帐的对策探讨曾明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社会上虚报浮夸、假冒伪劣之风的侵袭,经营指导思想上的偏差,银行会计的假帐也随之而生。它将扰乱经济金融秩序,增大金融风险,践踏财经纪律,造成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的混乱。为彻...  相似文献   

20.
百家论萃     
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是新时期的政治经济学李铁映同志最近指出,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就是在新时期指导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要把重点放在准确理解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理论观点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联系上,要学习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把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与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和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学习。要真正掌握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还必须全面深刻领会掌握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政策精神。因为,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