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光"选举深得民心 "这一届村、组干部没有选错,与以前的干部就是不一样!"问起"公推直选"出来的干部的工作情况怎样?芦山县飞仙关镇村民陈国祥翘起大拇指这样说.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今年我省农村党支部换届,主要采取"公推直选"的形式选举村支书,这是全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公推直选"普遍采取的是"两票制",即先由村民投信任票选出候选人,再召开党员大会进行差额选举.选村支书,让村民先投信任票,再进行党内选举,选什么样的"当家人",得先过群众"信任"这一关.人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选出来的村支书,不仅党员满意,而且代表了群众的意愿,群众也满意.可以肯定地说,"公推直选"这种选举形式,无疑对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闻背景: 近年来,南京市成为中共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试验田:2004年开始在单个社区试点"公推直选";2006年,所辖高淳县全部八个镇进行社区党委班子"公推直选"试点;今年8月,南京市363个城市社区通过"公推直选"的办法,票决选出了包括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在内的社区党委班子.这些社区覆盖了南京市近半城区人口,7万名社区党员参与选举,投票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4.
从村民自治到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 2007年7月8日,通江县涪阳镇火石岭村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这天下了大雨,但全村在家的404个村民打着雨伞、戴着斗笠参加了选举,一些边远山区农民为了不误开会时间,打着电筒、火把冒雨赶路,老党员、老农民拄着拐棍前来参会,会上有30多名群众现场提问。这就是巴中市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5.
谭景峰 《实践》2010,(2):45-46
<正>2009年,阿拉善盟在新一轮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嘎查村党支部普遍实行了公推直选,变以前基层组织党内"关门式选举"为现在的"开门式选举",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提高了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的公信度和权威性,在积极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农牧区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公推直选,全盟169个嘎查党组织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公推直选面达88.5%。其中54名嘎  相似文献   

6.
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班子换届"公推直选"是改进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公推直选",党员和群众的意愿得到了充分体现,调动和增强了当选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形成了联系服务师生的长效机制,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环节。应从公推方法优选化、选举过程透明化和配套保障制度化三个方面优化"公推直选"工作,进一步扩大高校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1998年初以来,我们在四川全省33139个村(占全省总村数的60.2%)全面推行公推直选村支书的工作,在选举村支书时采取公开报名、公开答辩、公开选举、公平竞争的新方法,以求选出真正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村干部。实践证明,公推直选村支书是一个值得推行的选举方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最近,我们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8.
民和县在全县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采取“公推直选”新机制。选举产生了群众拥护、党性观念和创业致富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试点村磨湾子村“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实践。探索出了一些成功做法。为进一步推开“公推直选”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社会的新形势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各方面的改革,“公推直选”是新形势下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一大创举。其中杭州市2010年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不仅全面推行了“公推直选”,而且同时通过选举技术的创新、治理理念的贯彻将党内基层选举与城市治理格局结合起来,由此所产生的影响突破了选举本身的民主效应。本文回顾杭州市2010年社区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的整体过程,之后提出其较之于各地各类以往“公推直选”的创新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这些创新对于发展民主选举、推动党内民主和完善治理格局的意义所在。最后,本文亦提出此次“公推直选”的实施对于将来发展党内选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党内"公推直选"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组合式选举和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一种创新模式。党内"公推直选"的结构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主协商功能,在协商中充分体现出多元主体参与功能、竞争中理性与有序功能、民主整合功能以及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兼容功能。这些协商性功能的发挥进一步促进了"公推直选"成为党内一个充满活力的自我更新机制,有利于推进党内民主发展和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学习月刊》2009,(24):76-76
"公推直选"是近10年来党的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选举民主模式。根据要求,武汉市汉阳区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为创新基层干部选任方式,扩大农村基层党内民主,从源头上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今年以来,眉山市在合村并组后的村党组织选举中,全面采取"两票制"方式选举村党组织书记."两票制"既坚持"公推直选"的精神实质,又进一步拓展其内涵,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公推直选”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选举模式。文章介绍了该校院级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工作的具体做法,阐述了“公推直选”的重要意义,重点对高校院级党组织“公推直选”的创新价值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民主价值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推直选"作为近年来基层党内选举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已成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乃至整个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又一新亮点.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试点,培育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实现了党员民主权利的应然回归,释放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功能,塑造了基层党组织执政合法性基础,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被称做"党内民主的试验田".从公推村支书,到直选乡党委书记,再到区党代表常任制,党内民主改革的路径渐次显露. 操场上的"直选" 2006年4月8日一早,雨城区合江乡魏家村党支部书记冯学富赶到了合江中学的操场上.全乡将在这里首次公推直选乡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汶川县威州镇新桥村村民投票选举村主任,全村1100多人投票,28岁的年轻党员冯丛军得800多票,当选为村主任.选举后,村民高兴地说:"这次‘公推直选'真的公正,我们选出了肯为大家办实事和值得大家信赖的‘当家人',我们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农村基层选举,是党内民主的具体体现。"公推直选"是党内基层选举方式的一个创新。近十年来,在基层党组织选举中逐步发展并被广泛采用,其价值不言而喻:产生方式的改善;选举范式的发展;民主模式的突破;监督形式的优化,但也存在着发展的困顿,需要进一步发展和突破。W镇的选举试水,对于传统"公推直选",无论是外延和内涵都有新的拓展和提升,民众测评,扩大了党组织的群众基础;竞争性选举,真正体现了民主的本质,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达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村民委员会实行直接选举以来,个别村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不够协调,有的村主任与村支书比职务高低,争权力大小,影响村上工作,损害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康发展.为了克服这种不良倾向,使村支部选举与村委会"直选"相衔接,高台县率先在罗城乡天城村实行"两票制"选举村支部班子,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乡镇领导干部,以及"两票制"直选村党支部书记试点工作中,遂宁市不断创新成果,取得良好成效.但我们始终认为,如何通过制度的设计、方法的创新选出群众满意、党组织满意的干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2004年7月,在船山区桂花镇开展了"结构推荐、全委会票决、党员大会直选"的"三票制"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新路子,探索出一条基层党内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公推直选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公”上,所要选举的对象都是群众信任、群众认可的。公推直选更有效地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社区民主管理的政治热情。公推直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满意这个基本价值取向,必须始终坚持党内民主引导示范基层民主这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