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对戈尔巴乔夫改革中政治与道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酝酿和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特别强调道德原则,强调人道主义.这首先源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一斯大林模式、特别是对斯大林的农民政策和斯大林对无辜者进行镇压的否定,他想重新塑造社会主义的形象,让社会主义为人服务.在改革过程中.苏联各种矛盾暴露出来,地方分离势力迅速发展.道德优先的政治理念阻止了戈尔巴乔夫用武力去维护国家的统一.苏联解体了,但没发生流血冲突.戈尔巴乔夫改变了俄国政治中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传统.他不仅注重目的的合理性,而且注重手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活动准则,我们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的实施。1.强化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国家法制的统一。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讲大局。地方人大常委会把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国家的法制统一作为首要任务,是讲政治、讲大局的具体体现。为此必须强化宪法意识。为增强宪法意识,保证宪法实施,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近期着重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及时传达了九届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3.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在维护社会稳定,遏制犯罪方面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犯罪率却有所上升.文章阐述了道德的三大社会功能,列举了当今道德功能弱化的表现,并经分析认为道德功能的弱化是犯罪率上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苏联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政治体制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苏联混乱和解体的直接原因。然而,在仔细考察苏联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苏联政治体制弊端后,我们可以发现,戈尔巴乔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乃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失败,以及导致苏联解体,则原因众多,应另当别论。一、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历次改革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在苏联历史上曾进行过多次改革,这些改革都没有使苏联真正摆脱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走上民主化的道路,使苏联社会主义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其重要教训之一便是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1921年苏联从军事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  相似文献   

5.
现行双重检察领导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检察机关行政化、检察权地方化、检察官大众化,宪法定位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没有完全充分地起到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完善现行领导体制,以利检察机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根据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的含义、作用、要求,作了全面、科学的论述。当前全国正在学习和贯彻依法治国,对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李鹏同志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举办的法制讲座上指出:"依法治国,归根结底就是依照宪法治国。"本文拟就依法治国首先要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的实际内容是什么以及怎样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谈些看法,以和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国家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是居于最高层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加强对宪法和法律的监督,维护法制的统一”。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加强宪法实施的监督,对于健全国家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法制,推进依法治国进  相似文献   

8.
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法治体系,首先必须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这些方面,来进一步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由此清晰地表明,通过有效的宪法监督(备案审查)才能让高高在上的宪法权力在现实社会中落地见效,以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实现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目的。法制的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基本前提。我国作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单一主权制,在幅员辽阔的国度要实施有效治理,应该允许地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法制建设的基础与核心价值首先来源于宪法精神。我们通过分析30年法制建设不同阶段的特点,可以揭示宪法发挥的功能。一般把30年法制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变(1978—1982);第二阶段:从法制原则的确立到宪法秩序的建立(1982——1994)。  相似文献   

10.
袁兵喜 《求索》2008,(2):217-220
近代中国出台了多部宪法文本,但产生实效的宪法却很少,基本上都处于虚置状态。对西方宪法观念与宪政价值的误读和曲解是重要的思想原因;而自上而下的有限观念启蒙又违背了宪政发展的自然规律;多元对抗社会结构的流产成为近代立宪失败的直接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它们都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着反作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国家,为维护社会秩序,“治国安邦”,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要兼施并用“德治”和“法治”这样两个社会职能。从我国文化传统来看,向来重视道德甚于法。  相似文献   

12.
法制统一是整个国家以及各行政区域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宪法将法制统一确定为一条基本原则,说明了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体现在立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各个方面。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从广义上说,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从立法上讲法制统一,就是要保持这个体系内部关系的和谐一致。现在国家尚未制定立法法,但有关各级国家机关的立法权限(这里讲的是广义的立法权限)及其监督,已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中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这是保持法制统一的依据。从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1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决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文章通过对现行宪法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宪法实施机制的完善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较为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正以特有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正威胁着社会治安。因此,从道德失范的原因出发,分析道德失范对社会治安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道德失范带来的不良后果,以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这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苏共执政失败的原因时,最具争议的便是对戈尔巴乔夫和由他发动的那场改革的评论。是否需要改革?改革导致苏联解体的那些事件是否可以避免?一场由苏共发动和领导的、旨在拯救自身和苏联社会的改革,为什么会走向它的反面?改革给社会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它留下了哪些遗产?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不停地在追问,探寻。有一本书,对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这场改革以及改革的历史命运,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张培炎 《桂海论丛》2001,17(6):67-69
以德治国不是传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而是法制道德化和道德法制化的双向运动,只有这种双向运动才是连接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纽带和桥梁,道德只有在为以法治国提供道德基础的过程中,在借助于法制形式而发扬光大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其治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如何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地方性法规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原则,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的社会作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不抵触原则是地方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对于地方立法,宪法和法律规定: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  相似文献   

18.
<正> 今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设总统职位的立法。会上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第一位总统。苏联总统制法称,苏人代会决定设总统职位,是为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改革进一步发展,加强宪法制度和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9.
第一 ,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不断提高全党全国人民对宪法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宪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贯彻落实宪法的重大意义的认识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学习宣传宪法紧密结合起来 ,把贯彻实施宪法落实到全面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上来。第二 ,要切实加强法律监督 ,保证宪法和其他法律得到贯彻实施。这是我们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要加强立法监督和执法监督 ,坚决纠正各种违宪现象 ,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第三…  相似文献   

20.
宪法监督与人大监督的区别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国家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是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公民权利的重要法律制度。我国宪法对此虽有明确规定,但宪法监督制度至今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认识上的偏差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部门,都有一些同志将宪法监督与人大监督等同起来,认为我国已普遍建立了人大监督制度,而人大监督又与宪法监督大同小异,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建立宪法监督制度。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宪法监督和人大监督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联系,并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却是两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