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朱文婕 《学理论》2013,(16):199-200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通过网络平台、社会实践、理想信念、校园文化四项实施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全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并内化为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孙丽丽 《学理论》2009,(26):226-22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宣传导向、教育引导、凝聚激励和实践创新功能。并进一步探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策略和途径,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抓手,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社团组织培育为载体,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实践路径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涣茹 《学理论》2012,(15):45-4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学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群体中扎根、开花、结果,让大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作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苏碧芳 《学理论》2012,(9):192-19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三进"工作,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的氛围,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力和感染力,促进青年大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对现代化高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戈丽薇 《学理论》2012,(29):247-248
如何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创新高校网络文化;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7,(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在4月底开会,研究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时特别要求,各个网络文化单位要自觉担负起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任务,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网上传播,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中央在一个具体的领域,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部署。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实践中,要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性与传播工具双重性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性与社会生活实践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创新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径是党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这需要创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平台,培育成熟的网络平台主体,变革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宣传模式为语言传播与非语言传播相结合的方法,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精髓、价值规范和实践诉求以具体的行为准则或道德、法律规范之形式融入到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成为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条文。创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辐射载体,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信息,营造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胡久青 《学理论》2012,(1):122-1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的必然选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成为建设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解决低头族现象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如下:高校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齐抓共管,努力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高校主体力量的特殊构成,使得高校要承载此重任,必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的和谐校园,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互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导和谐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的理想信念、建立和谐的社会道德规范、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坚信者和践行者,是当前高校宣传教育工作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干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以德治国的方略决定了领导干部要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表率作用,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和示范机制,为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的重点和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应该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明确内容,分清层次。同时,高校还应该改革教育方法,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6.
陈东旭 《学理论》2012,(25):188-191
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师生员工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为创建富有特色的一流高职院校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金燕  张秀敏 《学理论》2009,(24):154-15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的重点和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应该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明确内容,分清层次。同时,高校还应该改革教育方法,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8.
石晶  刘丹  于杰 《学理论》2013,(3):247-248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而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具体做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打造网络教育平台,这些方法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侯彦杰  杜雪 《学理论》2012,(4):185-186
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十七大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等院校的统领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9)
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群体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较为全面地了解广东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路径:发挥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用;通过制度创新体现价值观;通过道德文化渗透核心价值观;注重地区差异,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