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云只是高小毕业,但却在莫斯科东方大学担任过代理副教授。这是陈云革命生涯中一段引人注目的经历。陈云离开上海后进入中央苏区,之后参加了在1934年10月开始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长征途中,陈云奉命离开队伍,只身  相似文献   

2.
王彬彬 《各界》2011,(2):88-89
所谓“不得不走”,是指1934年的年初,瞿秋白不得不离开上海,前往江西瑞金“苏区”:所谓“不得不留”,是指1934年10月,瞿秋白不得不留在“苏区”,而不能随红军“长征”。瞿秋白因了这1934年的不得不走与不得不留,才有了1935年的被捕与被杀。  相似文献   

3.
中国记者范长江1935年沿长征路线实地跟踪采访红军,在<大公报>上首次公开报道尚在进行中的红军长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进入陕北苏区采访,全面报道了红军长征及陕北根据地情况,成为采访红色中国的第一位外国记者.美国记者海伦·斯诺1937年的廷安之行,得以系统采访红军长征当事人,详细报道红军将领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0月21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  相似文献   

5.
1934年10月,据守中央苏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因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不得不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及中革军委等中枢机关也随军行动。  相似文献   

6.
白士义 《各界》2013,(1):21-21
从1936年7月至1937年1月,保安(今志丹县)曾作为红色政权的首都而闻名于世,然而,党中央莫都保安并不是红军长征出发时就已经确定的。  相似文献   

7.
1934年10月,据守中央苏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因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不得不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及中革军委等中枢机关也随军行动。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隆重庆祝中共陕西省委党校70华诞。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创建于1934年秋,前身是陕西省委领导的陕甘边特委创办的军政干校和陕北特委的干训班。1935年初,正式命名为陕北特委党校。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一度并入中央党校。1937年9月和1941年9月,又先后发展为陕甘宁边区党校和西北党校。为适应延安整风的需要,1942年2月再度并入中央党校,为第五、第六部。1945年10月,又重新恢复为原来的西北党校。西安解放后,校址由延安迁入西安,1952年1月改为中央西北局党…  相似文献   

9.
长征在邓小平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是一段极其重要的、不同寻常的经历。这段经历对邓小平的一生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研究邓小平与长征的关系,对于研究邓小平的生平事业和思想是不可缺少的。笔者拟对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长征是邓小平一生中的重要转折 邓小平于1920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开始投身中国革命,到1992年春南巡讲话为止,已度整整72年的峥嵘岁月。在72年的奋斗中,经历过许多坎坷,有过“三落三起”。其“一落一起”便发生在长征前后。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邓小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末期,在湖北、河南、陕西三省边境地带,我们党建立了一块革命根据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它是在鄂豫皖红军长征途中,由红25军创建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以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地区为中心区域,包括今湖北省的郧西,河南省的卢氏、西峡、浙川,陕西省的洛南、商南、丹凤、商州、山阳、镇安、柞水、蓝天、长安、宁陕、旬阳、佛坪、洋县等县市的大部或一部地域.先后建立了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镇安、五星、山阳县苏维埃政府,宁陕县土地委员会,以及13个区、52个乡、314个村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鼎盛时期面积达到万余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根据地从1934年12月建立,到1937年4月红军撤出,存在2年4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妇女工作主题经历了从"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到"全面发展"这一具体化演变,这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贵在落实,崇尚实干"的执政理念高度吻合。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妇女运动与妇女解放"仍然是党的妇女工作主题;改革开放初,强调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而对妇女自身的发展较为忽视,1995年北京世妇会的召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标志主题的第一次变化;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主题讲话标志着主题的第二次变化。  相似文献   

12.
社区结构是行为主体为满足居民需求而选择的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方式及由此形成的相互关系。物质资源对行为主体的相互关系的决定性影响以及主体观念对相互关系的能动作用共同改变着社区的结构,透过物、关系和观念审视社区结构生成和演变所揭示出的内在的规律和发展的逻辑,为解释当前社区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的实质是“党纪”严于国法,即“纪严于法”。党纪的严格性应有一定边界。其本质上是党员特殊身份与公民普遍身份何者为先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念与执政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如何协调的问题,是党内法规“姓党”与“属法”如何同时体现的问题。依此,党纪之严,涉及党员基本权利时应与宪法法律相协调,对党员设置更高标准时应根据不同主体分别设计,约束党员内心活动时应配套执纪细则。同时,党纪应限缩绝对服从事项,保障党员权利,并根据党纪的不同类别具体决定党纪“行为模式”的抽象程度,确保其一定程度的明确性和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11)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这对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着责任感(是否愿意干实事)和领导力(是否有能力干实事)两大方面的短板,解决这些短板刻不容缓。为此,在完善基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要选拔高素质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在健全基层领导干部管理方面,要加强学习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素养;完善激励机制,形成物质精神双重关怀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形成全方位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东方大国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且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二代领导集体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把改革引向政治领域,开辟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谭仕荣 《学理论》2011,(7):38-39
领导干部只有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学习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培育其综合能力,才能肩负起领导责任,才能当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6)
作为执政党,必然有力量。究其实质,执政党的力量之源来自于自身力量,来自于人民力量,来自于国际力量。深入探讨执政党的力量之源对于进一步增强执政党的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英文 《学理论》2013,(13):10-11
当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四处兜售其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和平与稳定,而是动荡与不安。从当今世界发展现状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出发,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正确性以及对世界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从实践“三个代表”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时代要求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深刻阐述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辩证统一性,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又鲜明地反映了时代进步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为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污染环境罪主观方面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修正案(八)》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进行了重大修改,罪名也变为污染环境罪.一般认为,修改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过失犯罪,但对于修改后的污染环境罪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理论上颇有争议,存有过失说、双重罪过形式说及故意说等观点.但过失说及双重罪过形式说均不能正确反映本罪修改的实质意义,不利于正确认定污染环境罪,不利于有效打击污染环境的行为,因而不足取.无论从文理的角度,还是从论理的角度,污染环境罪都应当是故意犯罪.将污染环境罪解释为故意犯罪,有利于惩治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