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3)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从开题到定稿答辩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构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对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论文选题、开题与评审、答辩、抽检、导师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27)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大,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成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对Q大学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的详细调查,分析了Q大学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存在的问题,并从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三个角度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昊 《学理论》2013,(30):300-301
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步晚,规模小。以会计硕士为例,探讨了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利珍 《学理论》2012,(14):61-62
近几年,研究生的队伍逐渐壮大,与此同时他们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导致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研究生大幅扩招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二是学校培养机制不完善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三是硕士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过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两点建设性建议:一是完善培养机制;二是开展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5.
李振谊 《学理论》2013,(15):289-290
近年来,就业压力日渐成为文科硕士研究生面临的主导性压力,使其择业就业的焦虑感激增,对研究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其中,培养质量的下降降低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模糊的主观认知放大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过高的择业期望加大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难度。作为研究生工作管理人员,深入分析造成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动因并提出化解的具体管理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何英惠  王子怡  李媛 《学理论》2011,(32):221-22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实习是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管理及学校学情的影响,使教育硕士专业的教育实习活动变得复杂起来,并且影响着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教育硕士教育实习质量的对策有四:加强教育硕士实习的管理;提高教育硕士全面掌握教材的能力;重视教育硕士标本研究;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育硕士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5)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探讨21所相关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法学门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指标体系的各权重之间的关系,通过调研得出较为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法学门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10)
按照一级学科格局进行硕士生培养已渐成为新的趋势,针对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问题,深入研究培养目标的优化路径、课程设置的创新方式、导师团队的协作对策、培养过程的完善途径等问题,并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以此创新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2)
为了完善生物学科动物学方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总结近几年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情况,对硕士研究生动物学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运用、教师配备、授课形式、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阐述和综合分析,提出教学改革措施如下:在动物学授课中应加入最新研究成果;应加大实验课的教学;更新科研仪器设备;与其他院所联合培养;提高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11)
研究生是培养单位的一支重要的科学研究辅助力量。在招生环节中如何使研究生科学合理地分配给导师、充分发挥研究生最大科研潜力是培养单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培养单位导师的现状分析,揭示研究生导师岗位设置及研究生导师分配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单位实行导师招生资格审核机制的路径如下:设置导师招生审核科研量化指标和量化方法;通过科研量化扩展模型确定导师的招生数量;以学生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导师招生限定的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中日两国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可以发现我国在硕士研究生的选拔制度、课程设置、培养方法、研究生的管理和考核等方面都和日本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改善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对策有:改革选拔方式;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研究生教学监督管理考核体系,实行淘汰制;加强科研及论文管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在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也逐渐提升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视。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研究生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影响到专业硕士教育的质量。也使得在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时出现许多难点,本文试图找出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应破解策略,以期为加强新时期研究生的教育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升为一级学科,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作为研究生群体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也可看作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此方面的培养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通过对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如下:提高自身创新意识;提高教师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2)
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目标。基于新建构主义的视角,针对当前研究生应用能力偏弱的问题,提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应更加注重以生为本与实践应用,注重"交流"与"创新"。据此,以安徽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为例,构建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如下:创新招生模式;优化培养方案;实行联合指导制;提供实践应用机会;改革评价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和完善奖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闫小磊 《学理论》2009,(32):265-267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从源头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路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6)
美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已经很成熟。我国国际商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高校可以科学地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在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师引进与培训四个方面完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6)
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总体水平不高。存在着硕士生、导师和学校三方面的原因。提升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需要推进学术道德教育,完善学术道德的法律约束与监督,合理运用学术评价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孔祥义 《学理论》2009,(29):95-96
随着公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公安院校研究生综合评价体系亟待完善。依照科学、可行、全面和目标一致的原则,根据公安院校研究生综合素质结构,构建科学的公安院校研究生综合评价体系,使公安人才培养模式得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张建锋 《学理论》2011,(11):329-330
中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制度自1991年正式实行以来,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同时也必须正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不足加以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的四维视角出发,构建中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08,(1):F0002-F0002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方向)、国民经济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七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经国家批准.从2004年开始招收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的研究生,2007年7月首届毕业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52名。学校努力建构合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导师与学生“一对一”培养的方案,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及其成果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